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浆脑钠肽和左室射血分数的相关性分析

宋占春张丽莉孙晓东郑宏张建

宋占春张丽莉孙晓东郑宏张建(辽宁抚顺市中心医院心内科113006)

【中图分类号】R54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0-0100-02

【摘要】目的探讨BNP检测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急性STEMI并成功行PCI术的患者49例(AMI组),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入院时血浆BNP水平和入院1周后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AMI组的BNP水平显著升高,直线相关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MI组的BNP水平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结论AMI患者,入院时BNP水平与入院1周后LVEF呈显著负相关。在AMI早期,检测血浆BNP水平可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方法来评价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脑钠肽急性心肌梗死左室射血分数

急性心肌梗死(AMI)主要是由于冠状动脉内不稳定的粥样斑块破溃,继而出血和管腔内血栓形成使冠状动脉闭塞,导致相应支配区的心肌发生缺血性坏死,是心内科的急重症。脑钠肽(BNP)是由心肌细胞合成的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天然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其分泌量随着心室充盈压的升高而增加。众所周知,BNP是诊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重要标志物[1]。近年来,有研究认为BNP可作为判断AMI预后的有效指标[2]。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我院49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BNP水平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之间的关系,探讨两者的相关性及BNP在AMI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收集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因急性STEMI就诊于抚顺市中心医院心内科且行急诊PCI治疗的患者49例,其中男性38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61.2±12.4)岁。STEMI诊断标准采用2010年我国“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3]。同时选取同期入院经冠脉造影证实为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35例,其中男性23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59.7±10.2)岁。排除标准:先天性心脏病、心脏瓣膜病、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及严重的其他系统疾病。

1.2研究方法记录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入院后即刻采取静脉血检测BNP。1周后行心脏超声图检测,测定患者的LVEF。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组间比较用χ2检验,相关分析采用直线回归分析法,计算相关系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吸烟史、糖尿病史、高血压史、高脂血症病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BNP水平和LVEF值比较AMI患者入院时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院l周后AMI组LVE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AMI是心内科常见的急重症,具有起病急、病死率高等特点。虽然近来AMI的诊断和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提高,但AMI仍是心内科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影响AMI患者预后的因素众多,包括高龄、心肌酶谱显著升高、合并心衰等等。

BNP是一种多肽类神经激素,主要在心室表达,同时也存在于脑组织中。心室压力、心室容积和心脏负荷是其释放的主要刺激因素,当左心功能不全时,心室肌扩张可促进BNP快速合成并释放入血,有助于调节心脏功能。目前,BNP是公认的判断心力衰竭有效标志物,是心衰患者预后及死亡率的独立预测因子[4]。有研究表明,血浆BNP水平升高也是无心衰症状的冠心病患者的独立预后因素[5]。

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之初,缺血和坏死的心肌细胞使BNP的释放增加;之后,BNP随着左室收缩功能和舒张功能不全及左室压力的升高而进一步释放[6]。近期的研究发现,在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患者(STEMI),BNP水平升高的患者预后较差[7,8]。

本研究中AMI患者的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与l周后患者的LVEF值呈显著负相关,说明BNP的升高反映了心肌梗死后心室重塑的程度,与心功能和预后差相关。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对于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可以作为预测左室收缩功能的有效指标,完善BNP检查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判断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对AMI入院时BNP升高的患者,我们要积极血运重建治疗并强化药物治疗,密切观察患者心功能的变化,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DanielsLB,MaiselAS.Natriureticpeptides.JAmCollCardiol.2007,50(25):2357-2368.

[2]FazlinezhadA,RezaeianMK,YousefzadehH,etal.PlasmaBrainNatriureticPeptide(BNP)asanIndicatorofLeftVentricularFunction,EarlyOutcomeandMechanicalComplicationsafter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ClinMedInsightsCardiol.2011,5:77-83.

[3]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0,38:675-690.

[4]BalionC,SantaguidaPL,HillS,etal.TestingforBNPandNT-proBNPinthediagnosisandprognosisofheartfailure.EvidRepTechnolAssess(FullRep).2006,142:1-147.

[5]MayerOJr,SimonJ,PláskováM,etal.N-terminalproB-typenatriureticpeptideasprognosticmarkerformortalityincoronarypatientswithoutclinicallymanifestheartfailure.EurJEpidemiol.2009,24(7):363-368.

[6]WatanabeI,TaniS,WashioT,etal.Relationshipbetweentheplasmalevelsofbrainnatriureticpeptideandleftventricularejectionfractioninasymptomaticpatientswithpreviousmyocardialinfarction.IntHeartJ.2005,46(6):1007-1014.

[7]MaiselAS,KrishnaswamyP,NowakRM,etal.RapidmeasurementofB-typenatriureticpeptideintheemergencydiagnosisofheartfailure.NEnglJMed.2002,347(3):161-167.

[8]MorrisonLK,HarrisonA,KrishnaswamyP,etal.UtilityofarapidB-natriureticpeptideassayindifferentiatingcongestiveheartfailurefromlungdiseaseinpatientspresentingwithdyspnea.JAmCollCardiol.2002,39(2):202-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