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建筑结构材料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优化建筑结构材料

吴波

身份证号:42900619811013xxxx武汉建工科研设计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

摘要:由于现代的建筑工程越来越多,规模也越来越大,因此现代建筑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工程项目,建筑师必须全方位的考虑到建筑中的各种复杂问题,对建筑的结构和建筑的材料也需要有一定的设计和规划,并且通过合理有效的建筑结构和建筑材料来提高建筑的抗压抗震强度和实现环保节能的建筑节能模式,从而保障人们的安全稳定和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结构;建筑材料;认识

1建筑结构的认识

结构相当于建筑的骨骼,是建筑的主要支撑力量,如同世间大部分的生物都是依靠骨骼来支撑着生命的重量,不同的生物往往有着不一样的骨骼形态,并且越是复杂的生物,其骨骼往往也是越发的错综复杂,因此建筑的结构也如生物的骨骼一般,不同的结构则会形成不一样的建筑形式,这就说明了建筑师在进行建筑施工前一定要把握好建筑的不同结构形态,构造所需要的建筑空间和造型。建筑结构的形式是千差万别的,不同的建筑结构在空间、造型、规模等等方面是不一样的,并且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建筑结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例如按建筑的施工方法来看待建筑结构则主要是现场浇制和预先浇制两大类型的钢筋混泥土结构;按建筑的结构墙体材料来看待建筑结构则主要有砌块结构和现浇钢筋混凝士结构;按建筑受力的角度来看待建筑结构则主要有剪立体结构和框架结构。

2结构用材的现状

建筑材料是整体建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建筑材料能形成不一样的建筑风格,而建筑材料也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例如在早期的建筑中,建筑材料往往是由一些木材、瓦片、土砖等材料组合而成的,这样的建筑材料会使人感到一种浓烈的淳朴生活气息,而随着钢材、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的出现,新型的建筑材料改变了传统的建筑方式,整体的建筑风格偏向于浓烈的都市时尚气息。因此建筑材料对建筑的风格具有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我国建筑业每年消耗的混凝土达15亿m3,建筑用钢超过7000万t,几乎占全球的1/3。钢筋和混凝土作为主要的工程结构材料,是国家工程建设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但消费了大量的能源和资源,给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挑战。

3建筑结构材料优化途径

3.1大力发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日新月异的生产工艺变革以及人们对物质文化生活需求的迅速提高,使建筑结构正在向大柱网、大开间、大跨度、多功能方向发展,人们总想在有限的建筑面积和空间内获得最好的使用功能和最佳的投资回报。

经验证明:8m~18m柱网(或跨度)的房屋正处于预应力混凝土建筑结构经济跨度范围内,对于大多数多层工业厂房,各类公共建筑如文化娱乐建筑、体育建筑、医疗建筑、商业建筑、办公建筑、航站建筑等,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常常是最佳的选择,具有良好的技术和经济指标。

预应力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有很大的发展前景,尤其是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平板和预应力混凝土扁梁用于高层建筑的楼盖,具有降低层高、简化模板、加快施工等明显效果。预应力混凝土除用于楼盖外,有时还用来解决大跨度、大空间部位柱网转换时的转换梁、转换桁架,以及复杂柱网情况下的转换板。此外,8m~18m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外墙用的装饰保温复合预应力混凝土墙板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前景也很广阔。

3.2技术性指标对应提升

施工检测过程中,应该将技术融合性的建设技术提升上来,对相应性的建设调整计划重视起来,找到相关的建设实施手段,才能真正将内部与外部的技术性的指标提升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进行技术性的事项扩展中,就应该将细节性的问题掌控起来,找到原有技术项目中的各种问题所在,比如在钢筋混凝土的实施过程中,经常出现调和性与钢筋架设的技术缺陷,因为在长期的建设过程中,结构性的建筑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应该将结构性的建筑材料重视起来,真正找到相应的假设范围与供应点在哪里,并且运用先进的施工设备进行实施;打好地基,将高层建筑中的材料架设提升融合进来,使坚固的材料能够呈现出坚固的状态,将自身的建设范围延伸,按照设计图纸,对相应的材料运用事项进行相应的调控,尤其是对薄弱环节进行相应调整,把握重点的环节实施标准,打好基础建设,才能找到相应的关键技术实施的切合点。检测中,将遗漏的隐蔽环节凸显出来,一层层观察,尤其是对基础性与关键性的建设环节,更应该关注起来,为创新技术的完善实施打下良好的基础。

3.3大力发展可再生技术

建筑垃圾中的许多废弃物经过分捡、剔除和粉碎后,大多可作为再生资源重新利用。如废钢筋、废铁丝、废电线和各种废钢配件等金属,经分拣、集中、重新回炉后,可以再加工制造成各种规格的钢材;废竹木材则可以用于制造人造木材;砖、石、混凝土等废料经破碎后,可以代砂,用于砌筑砂浆、抹灰砂浆、打混凝土垫层等,还可以用于制作砌块、铺道砖、花格砖等建材制品。因此大力发展可再生技术将固体废弃物作为建筑材料生产的原材料:1)实现自然资源的可再生;2)实现垃圾、建筑材料等人造材料的可再生利用。以可再生资源逐步替代不可再生资源,以应对未来建筑必须面临的诸如环境和生态保护。

3.4建筑材料检测质量控制研究

首先,应该将建筑基础材料的原始部分进行相关的监督研究,对其中的材料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生产地址了解清楚,对其基础性的材料进行现场实验,找到相应的技术供应手段,如果发现这些材料在技术实施或者在整体质量上存在着较大的缺失现象,就应该及时进行更换或修复,才能保证基础材料的完善实施下去;再次,在进行施工建设过程中,应该将弥补性与建设性建设的技术进行渗透,把握重要的建设技术的渗透标准,一边施工,一边检测,对隐蔽性的钢筋混凝土、电气设备的支架功效与技术渗透事项掌握起来,把建筑材料的生命周期运行中的科学依据重视起来,使建材工业的建设协调环境能够被关注起来,对生态环境、混凝土环境转化重视起来,使改善性的建设指标能够呈现出来;同时也要注意对专用性材料实施建设事项重视起来,发挥创新延伸的建设手段。

3.5重视结构材料的耐久性

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是当前困扰土建基础设施工程的世界性问题。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混凝土结构是非常耐久的材料,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才逐渐发现原先建成的基础设施工程,在一些环境下出现过早损坏,许多城市的混凝土结构基础设施工程和港口工程建成后不到20年、3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就出现劣化。国内外统计资料表明,由于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病害而导致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而且,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检查习惯上以单一的强度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工程中为满足施工工作性能要求,用水量大,水灰比高,导致混凝土的孔隙率很高,约占水泥石总体积的25%~40%,特别是毛细孔占相当大的部分。毛细孔是水分、各种侵蚀介质、氧气、二氧化碳及其他有害物质进入混凝土内部的通道,使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大大降低。

4结论

优化建筑结构,用较少的材料满足大规模的建设,同时重视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并将成熟和行之有效的科学成果及时纳入国家标准规范,做到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获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贾红昌,王敏.我国小高层住宅建筑结构体系研究[]J.建筑与文化,2012(04)

[2]张黎明.新型保温节能建筑结构体系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3)

[3]周涛.探讨建筑结构概念设计及其协同工作[J].建材与装饰,2012,(1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