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项目监管探讨

/ 2

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项目监管探讨

肖亮殷俊

泰州医药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住房建设局

【摘要】装配式建筑是我国现今建筑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类型,对于其发展来说,同建筑信息化发展具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在本文中,将就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项目监管进行一定的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发展;项目监管

1引言

对于建筑设计来说,其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设计过程,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在对建筑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就需要能够对建筑设计任务以及外观等进行设计,并通过建立项目工程信息的方式实现建筑信息化。而要想获得更好的建设效果,还可以对本工程建设提供一个统一的设计模板,如使用的入户门宽不能小于多少,梁、柱的承载力不能小于多少等。从这部分草图中,挑选出创意最好的一个,则能够实现建筑的更好建设。为了能够使装配式建筑获得更好的效果,就需要我们在设计的同时做好新技术的应用以及监管工作。

2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随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BIM软件的出现则使我们能够较好的建筑建筑设计从开始的模型形式转变为更为具体的建筑信息模型,在该模型中,对建筑构件的材料、强度以及尺寸等物理特性都进行了良好的体现,并以此将结构、建筑同设备的设计成为了可能。

2.1构件设计流程

对于装配式建筑的模型来说,其也称之为一个信息模型,其中具有装配体以及设备等数据,且能够以三维模型的形式包含在同一个建筑模型中。在对该模型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则具有构件生产、构件装配、构件设计以及构件维护等工艺,可以说,在我们开展建筑设计时,就可以首先以BIM软件的应用对其进行精确的模拟,直至满足我们的设计需求。

2.2并行化设计

并行设计的概念目前已经广泛的应用在了我国的制造业之中,但是在建筑行业该种理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该种技术来说,其可以输欧式现今市场激烈竞争以及建筑环保护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其非常强调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提升施工效率。要想对并行工程进行良好的实现,就需要能够建立起一个集成管理环境:首先,是建筑软件信息化。通过BIM软件的应用对本工程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管理以及协同平台,以此使不同专业都能够在数据层对自身设计进行表达;其次,是建筑设计过程的改变。对于详细设计过程来说,其同敏捷开发较为类似,同一个项目在设计过程中往往需要很多工程师的参与和修正;最后,是在分布式管理中进行统一的协调,当并行工程不断运行之后,其内部系统也具有了更为复杂的特点,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统一协调以及对于问题的持续跟踪,则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可以说,随着近年来我国以BIM为首的技术发展与推广,对于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具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3装配式建筑的项目监管

3.1规划设计阶段

3.1.1规划选址

场地的选择是工程开展的重要基础,对于传统的方式来说,往往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数据信息无法科学处理、定量分析不够全面等。而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同BIM技术的结合,则能够在对施工场地空间、场地信息进行全面模拟的基础上更好的帮助决策者能够在场地分析、规划选址等方面对目标区域的特点以及使用条件进行分析,进而作出更好的场地规划。

3.1.2模型建立

在BIM模型中,其中的每一个图像都具有现实的工程含义,如材料的属性以及构件尺寸等等。而在这个过程中,其中的所有构件模型都是以参数方式进行控制的,并以此使模型参数之间具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而如果其中的参数信息发生了变化,就会使同其有关的构件也发生变化,以此避免了根据实际情况需要对参数进行变化时对三视图分别修改的问题。同时,设计单位也能够根据其所具有的可视化特点及时的同施工单位、构件场上以及业主等进行沟通,以此使工作效率得到提升。

3.1.3设计冲突检查

传统的方式往往凭借主观想象来恢复建筑物的立体图,这样就容易导致与实际出现偏差,设计与施工情况不符,特别是在设备设计上,很容易出现管道之间相互碰撞而无法正常施工。这时就需要重新修改设计方案,导致工期延长,增加建设成本。而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如果在设计过程中的管线之间存在冲突,就能够立刻在模型中进行显示,以此帮助设计人员能够在及时发现问题的基础上第一时间解决问题。

3.1.4工程量统计

在传统设计方式中,设计人员很难对构件以及工程量等信息进行掌握,并因此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对工程量进行统计。而在BIM软件中,其所具有的数据库能够为管理者随时提供工程量信息,并以此使计算机对不同构件进行计算与统计,进而在避免计算错误的基础上大大降低了设计方案同统计数据之间所存在的偏差。

3.2生产制造阶段

在进入到构件生产阶段之后,通过RFID以及BIM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将构件放入到RFID标签之中,以此使构件在生产、运输、施工吊装过程中能够获得更好的管理。通过装配式构件子系统的应用,则能够从BIM数据库中对构件的相关参数以及数据进行读取,并在读取的第一时间将其质量监测信息、生产信息以及存储信息返回到数据库之中。同时,其还具有着编码唯一的特点,能够更好的保证构件在整个过程中具有信息的准确性。可以说,通过两者之间的良好结合,则能够更好的实现零缺陷、零库存的施工目标,且能够在密切联系施工进度的基础上将信息及时的反馈到管理系统,通过对生产计划的及时调整避免出现待料情况。

3.3建筑施工阶段

在建造施工阶段,BIM技术监管主要体现在两大方面:

3.3.1构件入场与管理

在实际施工中,经常会出现构件找不到以及找错等情况,并因此对实际施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避免该种情况的出现,就需要进一步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此时,FRID同BIM技术的结合应用依然是一种较好的方式,能够有效的实现对于构件的跟踪控制,并具有着信息传递速度快、读取准确的特点,能够较好的避免因为人工录制错误的出现。

3.3.2工程进度控制

通过BIM技术的应用,施工方则能够在具体施工之前对方案计划进行真实的模拟,通过时间元素同3D模型的良好结合生成4D施工模型,并使其同原有计划良好比较的基础上获得两者间所存在的偏差。通过这种方式的应用,则能够在实现空间同资源间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消除冲突,进而获得更好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施工方案。而在这部分工作完成之后,则可以进入到系统进行调整,通过一定措施的应用对质量、进度等进行调整,以此保证能够在工程设计进度范围内完成工程、保证质量。

3.4运营维护阶段

在运营维护阶段中,通过BIM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对建筑目前的使用情况、财务以及容量等方面的信息进行及时的监测,而通过BIM文档,也能够将其作为完成建造施工阶段与运营维护阶段的无缝交接和提供运营维护阶段所需要的详细数据。在实际物业管理工作开展的过程中,通过相关设备同BIM软件的连接,则能够对数据库中的参数进行监控,以此对设备的实时运行情况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管理,且能够根据所记录的运行参数进行设备的能耗、性能、环境成本绩效评估,及时采取控制措施。此外,在装配式建筑改造的过程中,BIM技术也能够对建筑的耐久性、安全性进行检测与分析工作,在避免建筑结构出现损伤情况的同时根据模型结构判断是否可以对构件进行二次利用,以此起到降低材料资源消耗的效果。

4结束语

在上文中,我们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项目监管进行了一定的研究与探讨,需要在实际施工中能够良好把握技术要点,进而更好的提升建筑设计、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涂虎强,刘景园,陈康.新型装配式结构体系的发展与住宅产业化[J].科技资讯.2011(04):99-101.

[2]李宗明,王三智,曹保平.装配式住宅与住宅工业化[J].山西建筑.2011(10):55-58.

[3]张驰,李晓林.浅谈装配式建筑的推广与发展[J].辽宁建材.2011(05):77-78.

[4]吕青.装配式节能建筑经济评价体系模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55-156.

[5]李丽红,肖祖海,付欣,杨学会.装配整体式建筑土建工程成本分析[J].建筑经济.2014(11):14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