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拉夫定耐药患者的疗效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拉夫定耐药患者的疗效对比

王薇

王薇

(成都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药剂科610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拉夫定耐药患者治疗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拉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对照组接受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经治疗后,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拉夫定耐药患者治疗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减少耐药性,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关键词】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拉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1671-8725(2014)12-0100-01

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肝部疾病,诊断标准有乙肝病毒检测呈阳性,且患病超过6个月。临床症状有畏食、腹胀、恶心、肝区疼痛等。在我国,约有3000万乙肝患者,是肝衰竭、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发病原因,对人们的生命健康造成重大影响。在慢性乙肝治疗中抗病毒治疗是主要的手段,拉米夫定是抗病毒治疗中最有效、最常用的药物,但是由于耐药性的存在,严重影响其治疗效果,对抗其耐药性是目前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本文为探究在拉夫定耐药患者治疗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单药的临床疗效,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64例拉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取得满意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128例拉夫定耐药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临床研究,男性86例,女性42例,平均年龄43岁(Max58岁,Min15岁),所有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和感染病学会联合修订的慢性乙肝炎防治指南的标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选择标准

HBeAg、HBsAg检测阳性持续6个月;口服拉米夫定达6个月后;患者经实验室检查均为YMDD变异;ALT超出正常值两倍以上;GBVDNA≥105copies/ml。

1.3排除标准

存在其他病毒的交叉感染;使用了其他免疫调节剂或抗病毒药物;自身免疫系统疾病。

1.4治疗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接受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拉米夫定100mg/d,阿德福韦酯10mg/d;对照组接受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10mg/d,两组患者均接受治疗96周。所有患者均接受肝功能、肾功能、凝血四项、血清白蛋白检查,收集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HBV血清标志物和HBVDNA。

1.5统计学方法

本文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处理,用例数、百分数(n,%)进行数据表示,组间数据用X2检验计数资料,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年龄、性别、HBVDNA、ALT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4周后,治疗组的HBVDNA转阴率和ALT复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48周后,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详见表1。对所有患者进行尿常规、肝肾功能、血常规检查等,未发现异常现象。

3讨论

在临床上,治疗慢性乙肝眼的主要药物为拉米夫定,但是约有60%的患者产生耐药性,从而影响了治疗效果。要提高拉米夫定的临床疗效就要采取手段减少耐药性,本次研究也证实了拉夫定耐药患者治疗中应用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有效减少耐药性。

参考文献

[1]张菊花.拉米夫定联合阿德福韦酯与阿德福韦酯单药治疗拉夫定耐药患者的疗效对比[J].海南医学,2013,24(4):491-492.

[2]喻剑华,施军平,武静等.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恩替卡韦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88-92.

[3]贾红宇,卢微,郑临等.拉米夫定单药及其初始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比较[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1,19(2):84-87.

[4]李茂英,袁学兰,张大志等.聚乙二醇干扰素单用或联合核苷(酸)类似物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与安全性的荟萃分析[J].中华肝脏病杂志,2012,20(6):442-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