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的指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8-18
/ 2

高血压患者家庭血压监测的指导

周荣刘皇军金立军何小玲

周荣刘皇军金立军何小玲(长江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湖北荆州434000)

【中图分类号】R54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8-0034-02

【摘要】血压测量是诊断高血压病的基本手段,目前主要有三种方法评价血压:诊所偶测血压、动态血压监测和家庭血压监测。家庭血压监测方便、经济,已有大量数据表明:家庭血压监测是评估心血管疾病风险的一个更好的预测因子。同时它能改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利于血压控制。监测降压药物疗效,减少医疗费用。

【关键词】高血压家庭血压监测指导

随着有效的家庭血压监测(HomeBloodPres—SureMonitoring,HBPM)和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toring,ABPM)设备的出现,人们对传统的诊所偶测血压(OfficeBloodPressureMeasurement,OBPM)之外血压测量技术越来越感兴趣。HBPM作为一种方便、相对经济的诊所外血压监测方法而倍受青睐。现就HBPM的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指导。

1HBPM诊断标准

推荐HBPM正常值应是130/80mmHg,并且在高危患者还要更低[1]。

2HBPM测量的方法

2.1血压计的选择

HBPM的标准形式是以柯氏音听诊法记录肱动脉血压,临床以汞柱血压计应用最为普遍,需进行测量培训,听力下降者对结果影响较大,限制了其在HBPM中的推广应用。家用电子血压计有腕式、指套式和上臂式3种,虽然使用方便,但质量参差不齐。腕式测量设备虽然轻便,却要求与心脏同一水平的适当位置才能得到准确读数。由于手指温度易受季节变化的影响,手指血压监测的准确性也未得到证实。因此臂式血压计是HBPM的最佳选择[1]。2005年中国高血压指南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AAMI、ESH)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监测血压。

2.2基本要求

HBPM的频率和间期目前尚无定论,可据血压和治疗情况调整。在初始使用降压药物、调整降压药物剂量、评估治疗疗效时,应在短期时间内多次测量。对已达到目标血压的高血压患者可以减少测量次数。然而对于部分高血压患者,过于频繁的血压测量可能会因不易觉察的心理紧张而造成血压升高。Picketing等[1]认为HBPM应是患者在排空膀胱,坐着休息5min后于早餐前(最好在6:00~10:00AM)和晚上(最好在6:00—10:00PM)各测鼍2次,诊断高血压时需测量3~7d。由于第1天只是让患者适应测量过程,其测量值在参考时予以剔除。为得到最佳的测量值,受测对象须至少半小时内禁咖啡、烟、酒及体力活动,上臂须与心脏在同一水平,袖带气囊须准确定位在肱动脉表面且至少包绕上臂中部的80%,必要时应测量上臂围决定是否需要更换袖带。只有当有禁忌证如动静脉瘘、阻塞性动脉疾病时才可以用非惯用手臂测量[2]。须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测量培训并告知记录方法,同时测量设备须定期校准,与水银计听诊法相差在5mmHg(0.67kPa,1kPa=7.5mmHg)以内。选择带有打印和内置记忆功能的测量设备对避免选择偏倚有帮助[1-2]。

3HBPM的缺陷

HBPM的主要缺陷是患者或其家人在血压测量技术方面不规范和自动测量设备可能不精确。同时,患者可能对HBPM结果产生焦虑,进而自行修改治疗方案。因此,对于精神抑郁或焦虑、或擅自修改治疗方案者,不建议自测血压。另有诸多因素如进食、吸烟、焦虑、紧张、劳累、膀胱充盈、过冷及过热等均影响血压,所以测压时段、自身状态、环境条件等是否一致,影响血压测值的重复性,进而影响血压测值的可比性[3]。此外,在心律失常和频繁的异位心脏搏动患者的血压测量值可能并不可靠。

4HBPM在高血压的管理中的作用

HBPM促使患者主动参与高血压的管理,结果会使服药的顺应性提高,从而改善治疗依从性,是患者主动参与高血压的长期治疗的有用手段。目前有实验试图将HBPM和其他改善依从性的实验相结合[4]。

5讨论

HBPM具有方便、可多次测量、经济的优点,对改善治疗的依从性、良好控制血压有积极意义,同时有助于高血压的鉴别诊断、评估降压药物疗效及预测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使高血压的管理更为方便。

参考文献

[1]PicketingTG,MillerNH,OgedegbeG,eta1.CalltoactionOnuseandreimbursementforhomebloodpressuremonitoring:executivesummary:ajointscientificstatementfromtheAmericanHeartAssociation,AmeriesnSocietyofHypertension,andPreventiveCardiovascularNursesAssociation[J].Hypertension,2008,52:1—9.

[2]SalmanM.RadhikaK,MahboobR.HomeBloodPressureMonitoringinclinicalpractice[J].AmJMed,2009,122:803—810.

[3]ShimizeM,ShibasakiS,KarioK.Thevalueofhomebloodpressuremonitoring[J].CurtHypertensRep,2006,8:363—367.

[4]GerinW,TobinJN.SchwartzJE,eta1.ThemedicationAdherenceandBloodPressureControl(ABC)trial:amulti—siterandomizedcontrolledtriaIinahypertensive,multi—cultural,economicallydisadvantagedpopulation[J].ContempClinTrials,2007,28:459—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