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2

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

黄玉兴

黄玉兴(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佛山528000)

【摘要】变应性鼻炎是耳鼻喉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一种世界范围性的疾病,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现探讨一下治疗变应性鼻炎的药物。

【关键词】变应性鼻炎药物治疗

【中图分类号】R765.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5-0026-02

一、变应性鼻炎的定义及症状

变应性鼻炎是指具有过敏体质的患者接触了过敏原之后,发生在鼻粘膜的免疫性疾病。在出现变应性鼻炎症状前,患者首先经历变应原致敏阶段,即在一定浓度的变应原持续刺激下,由抗原呈递细胞将变应原传递给T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从而刺激B淋巴细胞,并且使之转化为浆细胞并合成IgE抗体,B淋巴细胞可通过血液和组织液到达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并且与其发生结合,从而完成机体对变应原的致敏过程,当鼻炎患者再一次与变应原接触后,可激发IgE介导的炎性反应。

变应性鼻炎主要以流清涕、鼻塞、鼻痒、喷嚏为主要临床症状。

二、变应性鼻炎的药物治疗

1、抗组胺药

抗组胺药是临床上治疗变应性鼻炎应用很广泛的药物,可有效缓解鼻痒、喷嚏、流涕和相关的咽喉部及眼部症状,但对鼻充血无效。

根据抗组胺药药理特点不同将其分为第一代、第二代和第三代抗组胺药物。但是由于苯海拉明、扑尔敏和异丙嗪等第一代抗组胺药物具有较强的中枢神经抑制、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等副作用,在临床上已较少使用,而逐渐被第二、三代新型抗组胺药物取代[1]。

第二代抗组胺药物脂溶性较低,血脑屏障穿透性低,具有对中枢神经的抑制作用较轻或无镇静作用的优点,并且起效快、作用明显、作用时间长,很少引起抗胆碱等副作用。临床上常见的有:西替利嗪、氯雷他定、氮卓斯汀等。

第三代抗组胺药物在第二代抗组胺药物的基础上副作用更少,起效更快,心脏毒性很小,故临床应用更为安全。主要包括左旋西替利嗪、非索非那丁、地氯雷他定和乙氟利嗪等[2]。

2、鼻用糖皮质激素类

鼻用糖皮质激素类具有显著的局部抗炎作用、是治疗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的首选药物,也可应用于轻度患者。糖皮质激素能抑制炎性介质的产生和释放,抑制参与炎症反应的免疫细胞的活性和数量,提高机体对毒素的耐受力,所以对变态反应有较强的拮抗作用。对于鼻部症状鼻塞、流涕、喷嚏和鼻痒,甚至包括眼部症状均有改善作用,其疗效已得到充分的肯定。目前常用的糖皮质激素鼻喷剂有丙酸氟替卡松、布地奈德、糠酸莫米松等。

3、抗白三烯药物

抗白三烯药物是中、重度变应性鼻炎治疗的重要药物,特别适用于伴有下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如同时合并气道高反应性、支气管哮喘等,常与鼻喷糖皮质激素联合使用。抗白三烯药用于哮喘的治疗已有多年,现在变应性鼻炎治疗中的临床价值也有新的认识。研究表明,抗白三烯药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善优于安慰剂,疗效与抗组胺药相似,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可用于季节性或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并有证据显示,联合使用抗白三烯药和抗组胺药的疗效优于单独用药,对于难治性的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可以选择与鼻用糖皮质激素联合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变应性鼻炎伴有哮喘的患者中,使用白三烯不但能改善鼻部症状,而且可改善下呼吸道症状。因此抗白三烯药不但可单独使用于变应性鼻炎的治疗,而且特别适用于变应性鼻炎伴哮喘的协同治疗。

4、减充血剂

鼻内充血是变应性鼻炎最严重的症状之一,减充血剂具有拟交感活性,引起鼻黏膜血管收缩而缓解鼻充血以及阻塞症状。减充血剂包括口服的伪麻黄素碱,去甲肾上腺素和鼻腔内局部应用去甲肾上腺素、麻黄素等。鼻用减充血剂有可能导致药物性鼻炎,连续应用几天后反跳性引起鼻腔充血和水肿。因此,鼻用减充血剂的使用时间最好不要超过7天。

5、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

色苷酸钠就是一种过敏反应介质阻释剂,其作用机制是稳定肥大细胞的细胞膜,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从而抑制组胺、5-羟色胺、慢反应物质等过敏反应介质的释放,进而阻抑过敏反应介质对组织的不良反应。尽管安全,但与其他药物相比效果差。由于其需数周后方起效,因而用于在暴露于某种已知变应原的预防。

6、抗胆碱药

目前所用抗胆碱药均为阿托品衍生物(如异丙托溴铵等),它可对呼吸道M胆碱受体有一定的选择性阻断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变应性鼻炎的水样鼻分泌物,但对于其它症状无明显效果。

7、抗IgE抗体

奥马珠单抗是一种重组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可以干扰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与IgE的相互作用。奥马珠IgE单抗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游离IgE的水平,改善过敏症状,提高过敏患者生活质量、安全有效,不良反应少[3],抗IgE抗体疗法可与免疫治疗联合治疗,在季节前使用免疫治疗而在季节中使用抗IgE抗体疗法可显著改善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症状。但奥马珠单抗也有一定副作用,可引起头痛、上呼吸道感染、荨麻疹等,而且价格昂贵。

小结

近年来,变应性鼻炎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成为一种世界范围性的疾病,全球平均患病率为10%-25%,严重影响人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治疗变应性鼻炎有多种方法,在药物治疗方面,药物的选用、使用一种或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症状病史和对治疗的反应合理使用药物,实行个体化治疗,才能有效地控制和治疗变应性鼻炎。

参考文献

[1]李明华抗过敏药物的种类、药理学和临床应用[J]中国临床医生,2003,31(9):15-18.

[2]沈丽芳、马淑媚,几种抗组胺药物的作用特点及应用[J]中外医疗,2009,(7):176.

[3]孙晓丽、褚建国、变应性鼻炎,荨麻疹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肿瘤坏死因子的检测意义,空军总医院学报,2002,18(3):176-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