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手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1

培养学生责任心是解决许多问题的关键手段

李相

山东省潍坊市工业学校261000

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应该成为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他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集体、对社会、对国家有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

于自己——要对自己负责,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的前途和命运负责。

于家人——要家人负责,孝敬父母、呵护家人,毫无怨言地挑起重担。

于学校——要对学校负责,尊敬老师、热爱集体、团结同学。

于社会——要对社会负责,中华民族一向崇尚“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敬业正是每个人应当有的责任意识和责任心。这样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会奋勇向前,我们国家就会更快地发展。在做任何事情时,都遵守相应的规范、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履行该承担的义务。他才是一个有用的人,一个能成才的人!

现在的学生存在这样的表现:消极,自私,冷漠,爱攀比,动不动就动拳头解决问题,追求丰富的物质生活,想不劳而获等等。

这些现象的产生的原因:网络游戏影响,社会的影响,家庭的环境,教育的原因。中国五千年的文明首先教育我们,从小在学习文化以前,树立责任心的教育,在家庭、社会、学校的大环境下,逐渐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尊老爱幼、孝敬父母、做事负责任的习惯,这样的人才是将来社会的栋梁之才。

拉纳是法国一名优秀教师,他说过:“只有让孩子懂得自己的行为会产生怎么样的后果,他才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在教育中,教师要试着把孩子学习生活中的每一项责任都放到他自己的身上,让孩子自己承担。如果你无意中帮助孩子推卸了责任,孩子将会认为自己无需承担责任,这对他以后的人生道路是不利的。”

在西方人的眼中,孩子是独立的,他们应该会对自己的行为以及行为引起的后果负责,并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只有付出相应的代价之后,他才能接受这个宝贵的人生教训,对于他以后一生的成长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而在我们东方人的眼中,孩子即使犯了过失也不一定要承担责任,因为他是一个孩子,什么事情都能得到原谅,他也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产生的后果负担应有的责任,因为它还有他的父母。这样就使我们东方的家长忽略了对孩子的责任心,也就是品德的培养。关于责任的问题,成为当今社会的一道难题,。

我们在教育过程中应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让我们知道以后应该怎么去教育学生、用什么样的方式、用什么的言行去影响学生。

从心理学的角度“认识—行为—情感—培养学生的责任感”这一管理教育的模式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班级学风班风班貌改观很大,班级有正确的舆论导向,班上同学们个个有其职、有责可尽,大多数同学责任心强、能力强,优生发展快、差生有较好的转变。

不过于注重学生的分数:求知是人世间最大的欢乐,只要给予合适的环境运用正确的方法,每一个学生都能去快乐读书。对一个学生来说,最关键的是快乐的生活,而不是分数和名次,更重要的是得到这种快乐生活的能力,而学生的能力并不以考试的分数来衡量。我们是否该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负责!不要只看成绩,而应该从学生的全面成长出发。

教师要懂得尊重学生,学会倾听学生的声音:教师不光是在教学生阅读和算术,教师还能给予学生知识以外的更多的东西。如果我们怀揣着一种爱走近每一个学生,去关心、了解学生的并不遗余力地尊重他们,懂得维护他们的自尊,相信他们一定会成为一个自信而有用的人、一个负责任的人。

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喜怒哀乐,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享受师生友好相处的快乐。教师学会了倾听,就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信念,学习中寻找到自信,变得阳光、幸福、快乐!

教育需要爱,更需要无私的、理智的爱,我将会为他们付出更多,帮助学生远离“坏情绪”,并陪伴着他们健康成长。

切记,教师要信守承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影响重在身教。因此,我们教师必须言行一致。信守承诺、言而有信是一种品格,承诺一旦做出就必须兑现。

尽量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无论在哪些方面,教师都要尽量去挖掘学生身上的优点,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并给以肯定。“优点单”记录着每一位学生的优点,使每个学生看到了老师与身边同学的评价,自己恍然大悟,原来自己还有这么多本事没有发挥出来,我一定能行。

循循善诱,教育的至高境界:在每个孩子心中最隐秘的一角,都有一个独特的琴弦,拨动它就会发出特有的旋律,要使孩子的心同我们讲的话发生共鸣,我们自身就需要同孩子的心弦对准音调。

从完成作业,做值日,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班级卫生的小事做起。教师不断给学生一个小目标,不断完成、表扬,提高学生心气,不断养成习惯,在快乐中不断成长。

当一个孩子在闯了祸的时候,不应该得到奖励、保护。而是让他明确自己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引起的后果负责,并为自己的过失付出代价。这是将来他走向社会必须面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