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孙翠

上海二十冶建设有限公司上海201900

摘要:社会经济的发展为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建筑工程造价作为控制建设工程成本的重要手段,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越来越显示出其重要性。文章主要就建筑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以及如何采取应对措施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失控原因;造价控制;应对措施

1、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管理的重要意义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作为支柱性产业之一的建筑业数量与规模都呈现出与日俱增的趋势,这为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迎来了新的契机。由于建筑工程具有建设规模大、施工周期长、施工原材料及设备采购数量多等特点,导致施工企业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容易出现工程造价失控,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这对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是很大的问题,因此加强土建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研究,不仅有助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稳步提升,也为企业利润最大化目标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利润就是企业的生命。虽然我国的建筑工程市场广阔,但是竞争也同样激烈,所以施工企业想生存并发展必须要做好造价控制,这样才能有效的提升企业的利润空间。那么如何才能做好造价控制,以较小的投资获得较丰厚的收益,实现价值工程最大化呢?这是横亘在建筑企业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难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建筑业的新技术,新工艺的不断应用,人工成本的不断提升,给工程造价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2、建筑工程造价失控原因分析

2.1造价管理人员因素

我国从事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人员根据国家及地区规定,一般要求学习对口或相关专业,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后方可独立从业,但是面对广大的市场,复杂的形式,人员素质良莠不齐,也有很大一部分没有经过专业学习或者仅有理论知识,但实际经验不足的人员在这个队伍当中,这就导致工程造价管理人员整体水平不高。再者很多造价管理人员受到自身专业知识的局限性,遇到一些具体问题会表现出如组织协调能力不足、片面狭隘等,这些都成为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失控的潜在因素。

2.2造价控制各个阶段出现的问题

就目前而言,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施工准备阶段影响造价因素:

伴随现代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通常会出现施工准备阶段业主对产品的服务或功能发生改变,即需求改变,这样会导致施工前的图纸变更,虽然根据合同条款变更都是可以在结算中通过一定形式计量的,但是仍然会对材料调差及企业的资金占用产生影响,因为很多变更都是在过程中签量而付款却是在结算以后的。遇到材料大幅涨价,按通用合同条款一般规定,5%的材料价差要承包单位承担,因此变更常常存在施工单位需要承担变更部分材料涨价5%不调差的风险。

(2)施工过程中影响造价因素:

a.频繁变更的影响

由于业主加快本企业资金周转等原因,导致设计院与勘察院工期压缩太紧,没有全面了解情况就开始设计方案,这样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频繁的技术核定单与设计变更,导致一些拆除及重复工作,这会对工期与项目的整体规划产生不利影响,也对造价管理工作加大难度,使情况复杂化;

b.人材机等要素价格上涨影响

工程建设项目周期较长,基本一年以上,动辄二三年,甚至四五年的项目都有,而合同为最初项目开工以前签订的,但是人工材料与机械成本都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上涨,如遇特殊因素则可能大幅上涨,这就使工程造价管理有一定的滞后性,有些合同基于竞争的目的承包人会对材料上涨的风险予以承担一定的比例,甚至签订固定总价合同,如果这种情况遇到某种敏感材料或者人工单价大幅上涨,则会面临成本失控的风险;

c.施工现场签证影响:

施工管理过程中对分包的签证会增大施工单位的成本,每个分包合同都有其工作范围,如果范围界定不清或者现场施工管理不到位,就会导致很多分包签证的产生,这将增加承包单位的管理成本;

d.赶工费用影响:

在合同谈判初期对工期或者可能影响工期的因素没有完全预估到,导致工期被拖延,遇到拖期处罚较重的项目,就需要赶工,赶工一般会日夜连续施工,会导致人工成本大大增加;

e.管理费用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管理队伍庞大,没有挖掘出人员的工作潜力,使劳动力有所浪费,将导致成本增加,或者对管理费用的支出,如办公及招待等费用审核不细,也会导致成本增加;

f.税金的影响:

全面实行营改增政策以后,企业缴纳的税金由原来的固定的营业税模式进入到增值税模式,缴纳税金多少完全取决于进项税抵扣额,这样就对税务策划提出了新的要求,没有做好税务的抵扣将导致多缴税金,重复缴纳税金;

(3)竣工结算阶段影响造价的因素:

就目前而言,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所出现的问题,主要有:施工图纸变更较多、签证办理的不明确导致难以准确计量、清单漏项或按定额计价的项目对定额不够熟悉等,这些问题都对工程顺利结算造成了不利的影响,同时如果处理不当的话,将会导致施工企业遭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尤其是现在审计制度基本都实行审减额为基数来计算审计费。

3、建筑工程造价控制的应对措施

3.1提高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水平

施工企业必须加强工程造价管理人员专业知识培训的力度,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薪酬及企业文化方面调动工程造价人员的积极性,这样才能促进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水平不断提升。施工企业在开展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时,必须要求所有与工程项目有关的人员参与进来,针对工程造价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才能在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基础上,促进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也就是说,企业必须向员工灌输全员造价的理念,同时积极的鼓励和引导工程建设人员积极的参与到造价成本控制工作中,确保工程造价控制工作贯彻建筑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才能实现促进工程施工质量提升,增加企业收益的目的。

3.2制定完善的施工过程造价管理体系

工程项目准备阶段根据合同制定一个粗细适中且有指导意义的经营策划,在施工各阶段不断的让实际与计划对比,出现偏差及时纠偏,要求各部门落实责任人配合项目造价人员完成计划的编制及纠偏,这样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及时的对问题进行分解处理,避免问题初始不被发现,一旦发现就既成事实的局面。

3.3做好项目实施的各阶段管理

在施工阶段按策划做好各阶段成本管理,对安全文明、项目管理费成本、办公成本进行定期核对,发现有超支情况及时预警;对于人材机等要素的价格过快上涨、工程抢工期、出现预料之外的一些内外部复杂情况等除完全依据合同条款外也需积极与业主、监理及第三方审计部门沟通,遇到问题协调解决。

了解新的税务政策,正确并及时的进行增值税抵扣,这样不仅能少缴纳增值税,还可以减小以实缴增值税为基数的附加税的缴纳,从而增加企业的利润。

3.4建立全面的造价管理机构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人员,必须在工程施工开始前,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完善的造价管理机构,同时严格的按照要求划分该组织机构内各个部门的职责,避免出现职责重叠或职责空白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工程造价管理机构的建立,不仅实现了有效监督与约束建筑工程施工的目的,同时也是对施工管理制度与方法的进一步优化,为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全面造价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体现的是全员管理,必须运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才能确保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这样才能为公司创造更高的利润,为我国的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靖宇,马婷婷.微探土建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及应对举措[J].低碳世界,2017,17:241-242.

[2]万亮.土建工程造价失控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20:99-100.

[3]骆柳英.土建工程造价失控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标准[J].中国标准化,2017,06: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