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1

运用多媒体辅助学生自主学习

王君

王君(河南三门峡市第一高中河南三门峡472000)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3)07-009-01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社会和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也给我们的教育带了契机。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们教师感受到了新鲜和趣味。它使教学变得更活泼,使学生的学习效率更高,使课堂气氛更具有生动性。学生学习起来,身心放松,心情愉快,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教育部在《关于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指出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鼓励在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教育融合在学科的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中小学教学方式的根本性变革。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不断认识到运用电教媒体实施教学,不仅有助于完成教学目标,更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同时也陶冶了他们的道德情操,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提供了一条新途径。那么,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合理地应用电教媒体呢?

一、创设意境,激发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一种自觉、能动的心理状态,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内在动力。传统的语文教学仅凭借一支粉笔,一张嘴,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久而久之,学生感觉学习是一件苦差事,便丧失了学习的兴趣。多媒体教学恰恰弥补了这一不足。它通过声音、色彩、图像、动画等创设意境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感官,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便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瀑布》一文是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文章,绝大多数学生没有见过真正的瀑布,对瀑布的神奇与美丽感到陌生,新鲜好奇。我采用多媒体,把瀑布的美丽景象展现出来:高高的青山衬托着一道白银似的瀑布,时时来一阵风,把它吹得如烟、如雾、如尘,再加上瀑布的声音,使学生直观、形象地感受到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同时也体会了作者在写《瀑布》一文时所饱含的赞美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强烈感情。学生在观看瀑布时所表现出的惊喜激动,发出的赞叹声和看得入了神的样子就像是作者在看瀑布时的样子。学生的真切感悟加上老师的点拨,朗读自然有感情了,感悟随之加深了。

二、展示过程,激发思维。

多媒体具有对事物和现象过程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扩大和缩小的表现力,它能突破时空的限制,再现课文中表现的内容,从而激发兴趣,启发思维,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现代教育理论也要求,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探究、意义构建的途径获取知识,而不是教师将收集的资料和自己的已有知识罗列起来向学生灌输。

例如:《海上日出》这篇课文,如何通过教学来理解这一伟大奇观呢?我先让学生听录音,感受全文,达到先声夺人,引人入胜,然后出示"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三幅图像,让他们在多媒体上显示出来,再让学生分别按图说话,以图为依托,展开丰富的联想,启发思维,加深印象。这样,既展示了事物的发展过程,又提高了教学效率,达到了启发活跃学生思维的目的,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之中学习,较快地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感情。

三、有机结合,提高实效。

对于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表面上,而应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实质作用,使视听同步,以听促思,展开联想,让多媒体、教材、教师、学生有机结合,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例如:教学《威尼斯的小艇》一文,当学习第二自然段"小艇的样子"之前,多媒体展示出小艇的形状及活动,指导学生观察并说话,使学生展开联想,积极思维,"小艇行动轻快灵活",任凭学生联想,会达到意想不到的实效。当学习第四自然段"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之后,在引导学生背诵的时候,播放活动画面,学生亲眼观察到:在极窄的地方,船夫如何平稳地穿过;在拥挤的地方,船夫又如何左拐右拐地挤过去。这样把学生引入到作品的特定氛围,如身临其境,既展示了课文的情景,激发了思维,又让学生得到了美的享受,背诵也容易多了。

总之,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声、形、色等特性,为学生创设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气氛,将知识融于欢乐的画面中,学生思维在跳跃发展,语言在升华,不仅促进学生智力发展,还达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境界。学生学有所得,教师教有所获,从而达到了素质教育新理念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