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

操海霞

安徽省怀宁县振宁学校246121

摘要:安全无小事,责任重于泰山。体育课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如果在教学中出现了安全问题,那就违背了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也违背了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指导思想。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体育教学中出现的安全事故案例的分析,找出原因,总结经验教训,从而做好各种预防措施。

关键词:体育课堂安全问题预防对策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十分重视课堂的安全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体育教育者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多年的教学经验,做好各种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学校体育课安全事故原因分析及其案例

1.学生方面:(1)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思想上不够重视。许多事实证明,在体育课堂上发生的安全事故和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足,与思想上不重视有非常大的关系。例如:好多学生上课不穿运动鞋,喜欢带挂件上课等。这些都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2)身体机能状况不良,身体、心理素质差。在学生患病、带伤或伤病初愈阶段以及疲劳时,生理机能和运动能力都会相对下降。在这种情况下,若参加剧烈的运动将会因肌肉力量较薄弱,反应迟钝,身体协调性较差而容易导致损伤。同时由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不均衡,有的学生能够完成各项目标任务,有的学生则达不到这样的要求。如果学生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参加体育活动,就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3)特异体质的学生。现在特异体质的学生越来越多,许多隐形的病家长不愿公开,学生也不一定知道。这种由于学生自身健康原因导致的安全事故也越来越多。

2.教师方面:(1)教师思想上的懈怠。由于现在好多学校专业体育教师严重缺乏,体育教师任务重、课程多,导致不少体育老师对体育课消极对待,采取“放羊式”教学,这也是导致安全隐患的重要因素。(2)教学中,课前准备活动组织的不充分。据国内外有关调查资料分析,缺乏准备活动或准备活动不合理是造成教学伤害事故的重要原因。当肌肉进行紧张的运动时,有机物的加速分解和能量的释放,需要充足的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而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是由呼吸系统与血液循环来执行的。因此,不做准备活动就进行激烈的运动,内脏器官的机能就不能适应肌肉运动的要求,就会出现不良的生理反应,如头晕、恶心、呕吐,甚至休克等。从而损害人体健康,就更容易发生安全事故。(3)教学内容过难、要求过高、运动负荷过大。在体育课的教学中,一节课内容搭配的不合理,超过了学生可以承受的生理负担量时,也会造成教学伤害事故的发生。

二、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预防

1.加强思想教育,增强安全责任感:(1)上好开学初的第一堂安全课。作为一线体育教师的我,每学期开学初的第一节体育课,都会上堂室内安全教育课,对学生上室外体育课的着装,鞋子做统一要求。不准带锋利硬物、钥匙和饰品等;说明课堂常规要求,对体育课堂的纪律着重强调;加大安全教育力度,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2)充分认识特殊疾病学生的重要性。大部分学生应该说没有先天疾病,但是也不排除有特异体质的学生。正如前面案例1、2中出现的安全事故。在开学初,我会和班主任、学生家长沟通,设计一份关于特异体质学生调查表,让家长填写并签字,充分了解该类学生的情况,从而制定该类学生的教学方案。

2.充分做好准备活动。准备活动的内容要根据教学内容而定,既要有一般性准备活动,又要有专门性的准备活动,使准备活动的内容与课堂的基本部分的内容配套。对运动中负担较大和易伤部位要特别注意,要适当地做一些力量性和伸展性的练习。准备活动量的大小要根据学生的特点、气候条件和教学内容而定。一般来说,以身体发热,微微出汗为宜。

3.认真备课、合理组织教学。备课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性别、健康状况及运动技术水平,认真钻研教材,充分了解教学内容中容易发生损伤的技术动作和环节,事先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快速跑时上下肢肌肉群、膝关节、踝关节容易受伤。其次,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要注重细节、严谨规范、合理有序。此外还要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尤其要注意运动器官的局部负担量,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要遵循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等教学原则,使运动负荷逐渐增加。练习的强度和次数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

4.合理规划场地,规范使用器材。本人所在的学校是九年一贯制义务学校,小学加初中在一起有100多个班,总计近6千名学生。这么多的班共用一个操场,上课时班级多、学生多,若处理不当,极易造成安全隐患。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学校是这么做的:首先,我们合理地安排体育课表,尽量避开多班级同时上课;其次,提前做好备课要求,避免同一时间上同一内容;最后,将各班级上课的区域划分好,让上课的班级到指定的位置活动。

总之,场地、器材是教师进行教学时的必备工具,教师在上课前就应对场地、器材做相关检查。以便杜绝场地、器材的隐患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以上几点只是我从教以来的一些教学经验的总结,肯定还有许多不足和漏洞。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体育工作者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防微杜渐,就可能避免或减少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岚学校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原因与应对措施[J].出国与就业,2011,(08)。

[2]潘学文中小学体育课安全事故案例调查分析[J].体育教学,20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