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质量控制、安全管理分析

周彬

广州万安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原有道路已不能满足社会使用需求,改建扩建成为改善这一问题的主要手段。道路的改建扩建工程的周边环境往往比较复杂,原有道路也存在一些质量通病,如果不能处理好,道路施工完后将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因此,施工单位应重视各个阶段的施工质量,要针对改建扩建工程的难点、重点加以控制,还需将旧路的质量问题进行技术处理,方可建成符合城市使用的道路,同时又满足社会需求。

关键词:道路改造、质量控制、安全管理

一、市政道路改造施工质量控制难点

1、施工现场的布置

城市道路改造施工人流量较大,在道路改造的同时还要保证必要的通行要求,施工单位在设置封闭围挡和在疏导交通方面要综合考虑到现场实际情况,还要保证施工所需要的作业空间。材料堆放和保管也是施工现场的控制重点,考虑到施工现场布置具有动态性,需要综合考虑,随着施工进度进行调整。

2、施工进度控制

道路施工一般都会影响或干扰人们的正常生活,为降低这种影响和干扰,施工进度控制很重要。施工单位要提前确定影响施工进度的因素,要采取有效措施把影响和干扰降低到最低,保证材料供应,人员到位,工序的施工质量,防止返工和不合格的出现,确保每一个施工阶段都按进度计划进行。

二、市政道路改造的质量控制重点

1、施工材料

市政道路的施工原材料质量是保证整个道路质量的基础。施工原材料的质量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很大影响,施工单位必须合理、科学的组织材料采购、运输、进场验收和储存等。在采购时必须严格按施工合同及设计文件的质量标准进行采购,掌握材料信息,进行多家供应商询价选择,选择质量好、价格低、供货能力强的供应商。在材料运输过程中,应按不同材料的性质,选址有效的保护措施,防止材料在运输过程中受损,增加采购成本。施工单位应严格执行进场验收制度,检查材料的出厂合格证、质量证明书及检验检测报告单,并进行复试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进场。材料在储存保管时也应严格控制,须设专门的材料管理人员,按不同材料的性质设置不同的材料堆场,并采取措施防止材料受潮、锈蚀、雨淋、暴晒等。

2、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

项目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和技术能力是保证整个市政道路质量的基本条件。项目管理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必须经过专业的岗位培训,取得相关岗位证书才能上岗。对于市政道路工程来讲,应掌握道路、桥梁、给排水、机械、钢筋工、混凝土工、沥青工、木工、电焊工等多项专业知识,在施工时,熟悉施工图纸结合工程特点,编制施工方案,确定各专业、各工序的施工方法,制定质量控制措施,明确各工序的工艺标准和保证措施。在管理方面应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合理的安排各工序搭接和配合,掌握施工进度,在施工进度不符合进度计划要求时,能根据材料供应情况、施工班组人员到位情况及时调整网络图施工顺序,并协调好各班组之间的衔接工作,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加快施工进度。

3、检查和验收

检测和验收是保证整个项目建成的重要质量环节和标准。每一道工序完成后,施工人员都应当做好自检、互检及工序的交接检查,隐蔽工程完工后,项目部要组织验收人员进行隐蔽工程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在施工的过程中项目部应当定期组织质量检查,发现问题时,要认真分析,找出原因,提出改正措施,并限期进行整改完。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要强化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从检验批开始,到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各个质量验收节点全部按照国家标准及验收规范、质量标准进行检查和验收,确保各个环节的施工质量。

三、市政道路工程常见的施工质量问题及改造时采取的控制措施

1、道路水浸

春季、夏季多雨且降雨量大,大量的雨水汇集到标高较低处或排水不通畅的道路上,形成水浸点,阻碍道路正常通行。市政道路水浸产生的原因有:(1)施工时排水管道标高控制不严,导致管道纵向坡度不够;(2)排水管道管底基础压实度不足或管道破损渗漏,导致管道基础承载力不足产生不均匀沉降。

采取的控制措施为:选用经过培训、持证上岗、经验丰富的测量人员经行施工测量,并采取复核制度,确保新安装管道位置、标高准确。挖出改造路段排水管道,重新进行管道基础出来,无混凝土管座时,应铺设沙垫层作为管道基础,并将管道接口部位采用中粗砂填充夯实,防止管道位移或下沉;有混凝土管座时,混凝土管座须设置变形缝,且变形缝的位置应与管道接口位置一致,缝内用柔性的防水材料填充。沟槽回填时,管顶以上500mm范围内,应采用人工回填并采用小型夯实机夯实,避免管道在回填时破裂,出现渗漏。

2、道路下沉

市政道路比较严重的质量问题就是道路下沉,在道路路面上出现坑洞或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处出现错台,车辆在行驶时,出现跳车现象,影响行车的安全度和舒适度。产生道路下沉的原因有:(1)原市政道路基础存在坑洞,回填时夯实度不够;(2)雨水渗透,路基受水浸泡,承载力不均匀下沉。

采取的控制措施为:对于坑洞造成的下沉,可以先将下沉部位破除,用碎石、粗砂、碎水泥砖块等材料分层回填夯实,将基层问题根治彻底后在回填面层。对于整治雨水渗透的下沉,可以先将道路下沉部位切开,重新分层回填夯实原下沉部位,在将这部分基础与面层之间铺设或采用不透水的面层结构,道路路边还应设置排水沟或雨水井,及时将路面雨水排除。对于在桥头对接处跳车,应采用在道路基层部分重新加铺基层,重新夯实处理,再铺面层,使道路与桥梁的连接处平顺。

四、市政路桥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尽管国家为了规范工程建设发布了关于施工的各项施工安全的管理文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施工的安全基础,但是道路桥梁的施工工程的复杂程度比价高,不同的地方地质、地形都相差区别很大,因此发布的安全管理文件不能完全适用于当地的时间情况。现阶段各地方政府在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方便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制度,对工程的关键部分要加强做好管理工作,根据各地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关有效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2、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与施工安全教育

施工企业缺乏安全管理意识就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和施工安全教育不到应有水平,尽管部分单位对施工人员做过施工安全培训,但部分都属于流水形式,导致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素质达不到要求,没有对安全方面的内容真正的理解透彻。还有些施工单位招聘的部分施工人员没有接触过路桥工程施工,对工程的各项细节缺乏正对性的了解,工人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埋下安全隐患。

3、资金投入不足

市政路桥施工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离不开必要的资金支持,因工程建设领域竞争压力过大的现状,部分施工单位在招投标过程中刻意降低工程造价,降低工程标准导致资金不足的情况,这就直接导致工程的安全管理经费不足。此外,部分施工企业虽然资金充足,但是为了降低成本而减少安全管理经费,没有配备足够的工具设备,严重阻碍工程的安全管理的顺利进行。

五、市政路桥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1、加强施工的现场管理

路桥工程的现场管理工作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分析潜在的安全隐患,据此制定合理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案。首先,在施工的实际进展过程中,应在施工范围内设置好足够的安全警示标志,尤其是在大型用电设备和机械社保保证标识显眼避免施工人员误入危险施工区域。其次,施工人员在进去施工现场前,必须佩戴好合理的防护工具,提高施工工作者的安全保障性,同时施工人员在进场施工前应认证学习紧急情况的对应措施并进行演练。最后,加强监督管理,安排足够的安全管理人员进行检查,对工程各个环节进行安全标准检查。

2、完善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

路桥施工企业应认真研究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定与政策,根据实际情况按要求设置合理的安全管理岗位,成立合理的管理机构,落实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同时企业还须晚上安全管理的责任制度,对施工现场各个环节分配专业的管理人员,根据不同环节的要求对安全管理措施进行完善。此外,提升工程监理对施工安全的监督能力,充分发挥工程监理单位的职责作用,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进行。

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升安全意识

提高工程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是保证路桥施工安全进行的最有效措施,企业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相关工作:第一方面是邀请专业的安全技术人员定期对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进行教育培训,提升安全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第二方面是加强安全管理人员对各项安全操作方式方法的熟悉与掌握,对施工人员的操作标准进行监督,严禁在施工现场进行违规作业。

4、加大施工安全管理的资金投入

资金投入的规模直接关系到路桥工程安全管理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必须保证在安全管理方面的资金投入达到基本要求。加大该方面的投入资金力度并不意味着可以铺张浪费,也应该注重成本的管理。施工企业必须从多方面入手,采用多种手段管控好施工安全管理中的资金投入的各个环节,在避免资金浪费的前提下保证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可以顺利开展。

结语

城市道路工程必须重视各个环节的质量,对于原有路桥的施工质量问题,应该从施工工序方面入手,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合力解决路桥施工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建设合格的工程。路桥工程对于一个城市来说,不仅是满足城市居民的出行,也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标志,因此要重视城市路桥的施工质量,满足城市发展需要,使城市发展越来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