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例不同部位及创伤类型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修复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63例不同部位及创伤类型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修复效果分析

胡晓龙

黑龙江省同江市人民医院黑龙江同江市156499

【摘要】目的:讨论整形修复面部软组织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整形外科门诊以及住院的63例患者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医疗记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部63例术后全都I期愈合,其中有45例患者恢复的效果达到优,占71.42%;不同种创伤部位对修复效果没有显著影响(P>0.05);不同种类型的创伤对修复效果显著影响,其中割伤愈合的效果,相比于其他类型的创伤显著更好(P<0.05)。结论: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应该按照“微创,美容”的宗旨,尽可能达到最好的修复效果。

【关键词】面部软组织;创伤;整形美容修复

【中图分类号】R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42-01

人体面部组织结构复杂,容易受到外力导致的各种伤害。由于人类脸部位置过于显露,对于人体整体美观起着致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对临床整形修复的效果要求比较高。本院从2015年6月—2016年3月已经来共整形修复面部软组织创伤63例,结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63例患者均为本院2015年6月—2016年3月整形科门诊及住院面部软组织创伤患者,男性40例,女性23例,年龄13-44岁,平均21.37岁,其中,切割伤28例、挫裂伤11例、撕裂伤9例、火器伤4例。外伤位于额眉部18例,面颊16例,下颊及口周部11例,耳部7例。

1.2方法

术前准备详细体格检查,排除重要组织器官损伤,最好止血、止痛,确保生命体征平稳;清洁伤口,去除伤口异物,充分止血;根据创伤部位、伤情,结合患者需求,制定周详的修复计划;用碘伏、过氧化氢溶液,0.90%NaCl溶液等依次冲洗创面及周围区域,充分显露伤口情况,标记重要血管、神经等,作好重要面部体表和五官的定位;行局部麻醉或神经阻滞麻醉。修复修剪创缘污染及失活组织,尽量保存健康组织;对伤口创缘整齐而无失活组织的切割伤,行直接美容缝对撕裂伤要分清层次,逐层缝合;对创口欠整齐的伤口,可创口两侧边缘设计2条锯齿形切口线,将挫伤的坏死组织在切口内给予切除后修复;对小面积软组织缺损行邻近皮瓣旋转、滑行修复;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行全厚皮片游离移植修复对严重的深部软组织损伤行远位皮瓣或游离皮瓣移植修复。缝合严格对位,行精细美容缝合。术后处理术后禁止洗脸、化妆,避免污染伤口,叮嘱患者控制面部表情动作,防治切口裂开、移位;行皮瓣移植者术后24h内严密观察移植皮肤血运情况。恢复正常者术后4-5d,大伤口7-9d拆线。

1.3效果判定

按照整形美容愈合标准判定治疗效果,优:手术切口愈合平整,切口痕迹宽度<0.5mm,颜色接近或为正常肤色;良:手术切口愈合平整,切口痕迹宽度为0.5-1.0mm,颜色接近或为正常肤色;可:手术切口愈合平整,切口痕迹宽度为1-2mm,颜色接近正常肤色;差:手术切口愈合不平滑,不整齐、隆起,或见针眼痕迹,缝线切迹明显,切口疤痕宽度>2mm,颜色暗红或淡红。

2.结果

所有患者均在I期愈合,优30例,良18例,可10例,差5例,优良率为76.19%。不同损伤部位愈合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不同损伤部位愈合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不同部位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本组资料显示,不同损伤部位愈合情况及优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面部的外伤多涉及到眼睑、口唇、鼻、面颊等部位,修复前应对患者组织的缺损情况进行准确的评估,包括组织的异位或缺损情况,然后不同部位针对其解剖的特点活的运用整形修复的技术。眼睑周围的皮肤较为松弛且薄软,缝合后的疤痕容易出现直线的收缩,导致眼睑的外翻。如果此处皮肤存在缺损则可做全厚皮片的移植修复,尽早消除创面。鼻周软组织的撕裂伤则以解剖部位正确对位缝合为关键,缝合位置佳则可得到较好的外形恢复,值得注意的是术后可在患者的鼻孔内置粗细合适橡皮管进行支撑,对鼻的皮肤则可以纱布卷进行加压固定,帮助修复后的鼻成型。口及唇部的外观颜色及唇形为软组织损伤的关键,常见撕裂伤,修复的时候应先定位缝合红唇缘,防止红白唇错位,然后根据唇峰、唇弓等解剖的标志进行恢复,缝合时注意按层缝合,红唇存在小缺损时可给予颊粘膜的游离移植,较大的缺损可给予唇交叉组织瓣修复术修复。颊部软组织损较为常见,缝合应该注意患者的肌肉及皮下组织的填充情况,防止出现凹陷畸形。面颊部在清创时应考虑面神经及腮腺导管损伤,单纯的挫伤可能出现血肿,应注意穿刺抽吸和加压包扎,而擦伤则应注意软组织深处的异物清理,可前期给予凡士林油纱促进上皮组织新生。

3.2不同损伤类型面部软组织损伤的处理

本研究发现不同类型的损伤对整形修复效果影响较大,切割伤优良率最高(P<0.01),而挫裂伤、撕裂伤、火器伤之间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0挫裂伤为临床常见面部软组织损伤,创缘有着锯齿状不规则不整齐的特点,清创的时候应尽量修剪齐创缘,缺损组织同期或者后期给予整复。切害伤的边缘较为整齐,如利器清洁则在清创后早期给予直接缝合,效果显著。值得注意的时切割伤应仔细检查患者的神经及血管损伤情况。撕裂伤较为严重,受伤暴力较大,创口边缘较不整齐且存在大量的出血,应给与及时的清创和止血。对于此损伤常见的尖角皮肤只给予皮下缝合,避免血运受到较大的影响,缺血的皮肤边缘及早清除,注意缝合边缘时仔细观察边缘出血情况,判断皮肤坏死情况,尽量多的保留组织,便于早期修复。

本文总结分析63例不同部位、创伤类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的整形修复方法及效果,发现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损伤类型对修复效果影响明显,在整形修复时应根据其类型及损伤的部位,遵循微创原则,按照相应解剖的要求修复创面,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王志强,丁德生,刘洋,等.面部软组织损伤的整形美容修复[J].中国美容整形科杂志,2012,19(4)

[2]韦元强,杨建德,莫海龙,等.微创美容技术修复急诊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的临床观察[J].创伤医学,2012,1(5)

[3]胡亚兰,胡亚欣,寻丽彬,等.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急诊面部外伤[J].临床军医杂志,2014,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