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质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8-18
/ 2

浅谈地质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与管理

李亚楠

山西省煤炭地质115勘察院

摘要:地质专业的特殊性以及资源开采的技术性,对于地质专业学生的技能与整体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从多方面强化地质专业学生的技能训练,围绕资源开发技术进行全面创新开发,都将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围绕当前地质专业教学中的整体现状与存在问题进行分析,并分析实践教学、实验教学等多种技能训练在地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从多方面探讨强化地质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与管理的有效方式,更好的推动学生能力的整体进步。

关键词:地质专业;学生技能;训练;管理

地质专业中学生技能训练与管理是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开拓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创新性思维的基础培养、实践课程的整体引入,能巧妙的推动学生的整体知识能力,并为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等呈现出更多的力量支持,形成学生在地质方面的专业技能运用。

一、简述地质专业教学中的整体现状与存在问题

1、理念更新不及时

在地质专业教学中,由于地质条件等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学生的知识技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还要围绕地质专业特点,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等能力,但是,在当前的教学中,教师对于学生个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还处于一定的机械化教学模式,对于地质专业的理念更新不及时,对于注水、酸化压裂、固井质量、套管材质、套管伸缩等是引发地质因素产生破坏性地应力等知识只有感性认识,没有结合学生实践知识训练,造成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脱节,不利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升。

2、实践课程的随意性

在地质专业的教学中,认识与方法的训练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是,随着专业课程实践课程的整体需要,尤其是地质专业具有明显的单科性和验证性,在某些教学环节中自主思维不足,训练方法也相对落后,在实践课程中,缺少综合性、研究性教学实践,缺少创新性思维引导,新技术、新方法(如数字化地球,遥感技术等)的应用还未实质性的纳入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传统方法密切结合进行教学方法的训练,对于地层水、泥浆、土壤、油气等因素与开采以及地质教学存在一定的脱节,影响学生整体技能的形成。

二、分析技能训练在地质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1、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向

在当前资源开采专业知识人才培养中,地质专业人才越来越缺乏,资源开发、地质灾害、能源技术等多方面的技能培训成为了主要的发展方向。通过在地质专业的技能训练,强化学生的试验课程与理论课程的整体融入,包括新思想、新理论、新思路、新技术的教学,都离不开教学手段的及时更新,钻井新技术、新设备的运用,都是地质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表现之一,譬如,在围绕钻井新技术新装备的教学管理上,针对喷射钻井技术装备上,尽管井底水功率已达到马力1.16kw/cm2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62kw/cm2,远远超过0.64kw/cm2,这些知识点的技能培训,能为学生进行实地开采提供有力的知识与技能服务。

2、社会需求与学生主体的融合

当前的地质科学发生着重要的变化,国际化的资源开发模式,地球科学从静态到动态,从运动学到力学,从地球表层到深部挖掘,地质的专业发展成为了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培养知识面宽、能力掌握强、素质全面、适应性强的地质专业学生成为了国际社会的发展需要。针对性的结合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开设素质课程,从而培养地质专业学生基本的价值理念,在个人生存技术、专业知识结构等方面凸显出全面发展的创造性人才以及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需要的各方面人才,为社会信息化、产业化、知识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发展需求提供厚实的职业教育知识。

三、探讨强化地质专业学生技能训练与管理的有效方式

1、突出学生主体,激活内在能力

在地质专业的技能培训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培养方式,并围绕教学实践需要,通过行动导向的教学手段,融入多媒体教学,将开采、地质实情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形成创新性的教学手段。在教学中,围绕地质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中心,面向国内外地质专业的技能训练,优化专业基础课程,强化专业技能、创新科研、野外实践等多方面的教学平台,并建立规范化、科学化、专业化、信息化的教学实践活动,在巩固理论知识的同时,强化专业技能的培养,让学生分层次、模块化的参与实验教学,形成新形势下复合型和创新型能源地质与工程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2、强化实验专业课程教学,激活教学资源

在地质专业教学中,要强化开放式实验教学的课程运用模式,让学生在了解地质专业知识的同时,教师整合现有的教学资源,围绕地质技能培养,展开各项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将专业基础知识与综合实验教学形成和谐的发展模式,并突出地质专业中学生个性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因材施教,并采用分层次教学、多模块教学、实验教学等方式,形成技能培训的多样化,将地质专业中的每一项知识点通过实验改革链接起来,鼓励个性化的自主实验和个性化学习,让学生在信息化、网络化的资源运用中形成整体的管理,为高校地质专业技能培训提供优质的服务体系。

3、更新教学内容,全面优化教学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要始终突出学生技能培训与管理,注重实验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更新与改进。根据地质与工程相关专业实验教学内容统计,不断调整和更新实验教学内容,增加与海相碳酸盐岩、盆地深层、深水领域、复合叠合盆地、前陆盆地、低渗特低渗非常规油气藏(含煤层气)勘探开发等有关的实验仪器和实验项目,促进科研成果及时向教学实验转化,提高综合设计型和创新型实验项目的比例。例如,储层特征及渗流模拟实验室利用新近引进的轴共聚焦系统,设计微观吼道三维结构观测实验,极大地提高学生实验课程学习兴趣,让每个学生既体验了自然界的神奇,又了解高温低压状态下天然气与水的相态特征。

四、结语

地质专业学生技能培养与管理是高校课程教学的重点,也是教学创新手段的全面应用,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围绕学生的个性需求与地质专业的实际特点,融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通过开放式的实践活动、实验教学等教学活动组织,更好的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

参考文献:

[1]任宏彪,姜晶焱,李明光.钻机西门子变频器常见故障处理设备管理与维修,2010年第5期.

[2]宋立娜.提高大型钻机轮式移运性的设想,和化工设备,2010年第05期.

[3]黄坤,肖晓华,王维明.论机械基础课程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2008年第8期.

[4]李文忠,金清肃,赵小明.机械基础类课程设计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机械管理开发2011年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