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滑模施工技术浅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建筑滑模施工技术浅析

张家旭

(黑龙江盛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01)

摘要:滑模施工工艺特点是模板一次组装成型,装拆工序少,能连续滑升作业,施工速度快,工业化程度高,结构整体性能好。滑模施工技术具有速度快、砼连续性好、表面光滑、无施工缝、施工安全等优点。

关键词:滑模;技术要点;施工方法

一、滑模工艺特点

滑模施工技术,是利用一套1m多高的模板及液压提升设备,按照工程设计的平面尺寸组成滑模装置,连续不断地进行竖向现浇混凝土构件施工的一种成套模板技术。滑模建筑的主要优点是结构的整体性好,抗震能力强,机械化程度高,施工速度快,施工时所需的场地小。滑模施工的特点之一是将模板一次组装好,一直使用到结构施工完毕,中途一般不再变化。因此,滑模的组装工作,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及有关操作技术规定进行。滑模组装完毕,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质量验收。滑模装置构造滑模装置主要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液压提升系统及施工精度控制系统等部分组成。滑模的操作平台是绑扎钢筋、浇筑混凝土、提升模板等的操作场所,也是钢筋、混凝土和千斤顶、振捣器等小型备用机具的暂时存放场地。按楼板施工工艺的不同要求,操作平台可采用固定式或活动式。

二、滑模施工的技术要点

1、混凝土的质量滑模工艺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较高。第一要做好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工作,混凝土的配合比是混凝土质量优劣的科学依据也是保证滑模工艺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混凝土的原材料要按照配合比的要求,保证所用原材料的质量,要求混凝土厂家选用质量优良的原材料。第三混凝土的入模坍落度,这一点对混凝土的输送、保温、初凝时间和工作度都有一定的影响。第四混凝土的和易性(工作度),对保证顺利滑模施工有较大影响。

2、混凝土的施工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注意:第一,不要污染钢筋。否则,钢筋上的混凝土既不易清理,又影响工程质量和下道工序的顺利进行;第二,均匀浇筑混凝土。包括浇筑速度和浇筑高度,浇筑速度指前进速度均匀,保证有利滑升;混凝土要分区分层等厚度浇筑振捣,不得从吊斗或布料杆中直接浇入模板内,应均匀布置,卸在受料平台上,再用铁锹迅速转移到模板内。

3、滑模施工的纠偏:千斤顶垫铁纠偏法利用钢垫板将千斤顶底座偏移方向的一侧垫高,迫使千斤顶连同支承杆偏离偏移方向,带动平台及模板系统作定向滑升,从而达到纠偏、纠扭的目的。顶轮纠偏法是利用已经出模且具有一定强度的混凝土墙体作为支点,通过改变纠偏装置的位置而产生一个外力,在滑升过程中逐步顶移平台及模板系统,以达到纠偏目的。

三、滑模施工方法

(一)墙体滑模施工

1、钢筋绑扎。钢筋绑扎应与混凝土浇筑及模板的滑升速度相配合。钢筋绑扎时,每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在混凝土表面上至少应有一道已绑扎了的横向钢筋。竖向钢筋绑扎时,应在提升架上部设置钢筋定位架,以保证钢筋位置准确。双层钢筋的墙体结构,钢筋绑扎后,双层钢筋之间应有拉接筋定位。钢筋弯钩均应背向模板,以防模板滑升时被弯钩挂住。支承杆作为结构受力筋时,其接头处的焊接质量必须满足有关钢筋焊接规范的要求。

2、混凝土施工。为滑模施工配制的混凝土,除必须满足设计强度、抗渗性、耐久性等要求外,还必须满足出模强度、凝结时间、和易性等特殊要求。必须分层均匀交圈浇筑,每一浇筑层的混凝土表面应在同一水平面上,并有计划地变换浇筑方向,以保证模板各处的摩擦阻力相近,防止模板产生扭转和结构倾斜。分层浇筑的厚度以200~300mm为宜,各层浇筑的间隔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当间隔时间超过时,对接槎处应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在气温高的季节,宜先浇筑内墙,后浇筑阳光直射的外墙;先浇筑直墙,后浇筑墙角和墙垛;先浇筑厚墙,后浇筑薄墙。预留孔洞、门窗洞口、烟道口、变形缝及通风管道等两侧的混凝土,应对称均衡浇筑。混凝土振捣时,振捣器不得直接触及支承杆、钢筋和模板,并应插入前一层混凝土内。在模板滑动过程中,不得振捣混凝土。脱模后的混凝土必须及时修整和养护。

3、模板滑升。模板的滑升分为初升、正常滑升和末升三个阶段。模板的初升应在混凝土达到出模强度,浇筑高度为700mm左右时进行。初升前应先进行试滑升。正常滑升时,每次提升的总高度应与混凝土分层浇筑的厚度相配合,一般为200~300mm。两次滑升的间隔停歇时间,一般不宜超过1.5h,在气温较高的情况下,应增加1~2次中间提升。中间提升的高度为1~2个千斤顶行程。在滑升过程中,操作平台应保持水平。当模板升至距建筑物顶部高1m左右时,即进入末升阶段。此时应放慢滑升速度,进行准确的抄平和找正工作。混凝土末浇结束后,模板仍应继续滑升,直至与混凝土脱离为止。

(二)楼板结构施工

1、逐层空滑现浇楼板并进。逐层空滑楼板并进又称“逐层封闭”或“滑一浇一”。其特点是滑升一层墙体,施工一层楼板。逐层空滑现浇楼板施工具体的做法:当每层墙体模板滑升至上一层楼板底标高位置时,停止墙体混凝土浇筑,待混凝土达到脱模强度后,将模板连续提升,直至墙体混凝土脱模,再向上空滑至模板下口与墙体上皮脱空一段高度为止,然后将操作平台的活动平台板吊开,进行现浇楼板支模、绑扎钢筋和浇筑混凝土的施工。如此逐层进行,直至封顶。

2、先滑墙体楼板跟进施工法。先滑墙体楼板跟进施工是当墙体连续滑升数层后,楼板自下而上地逐层插入施工。该方法在墙体滑升阶段即可间隔数层进行楼板施工,墙体滑升速度快,楼板施工与墙体施工互不影响,但需要解决好墙体与楼板的连接问题,及墙体在施工阶段的稳定性。先滑墙体楼板跟进施工的具体做法:楼板施工时,先将操作平台的活动平台板揭开,由活动平台的洞口吊入楼板的模板、钢筋和混凝土等材料,也可由设置在外墙窗口处的受料挑台将所需材料吊入房间,再用手推车运至施工地点。现浇楼板与墙体的连接方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键连接和钢筋销凹槽连接两种。

3、先滑墙体楼板降模施工法。先滑墙体楼板降模施工是针对现浇楼板结构而采用的一种施工工艺。其具体做法:当墙体连续滑升到顶或滑升至8~10层高度后,将事先在底层按每个房间组装好的模板,用卷扬机或其他提升机具,提升到要求的高度,再用吊杆悬吊在墙体预留的孔洞中,然后进行该层楼板的施工。当该层楼板的混凝土达到拆模强度要求时,可将模板降至下一层楼板的位置,进行下一层楼板的施工。此时,悬吊模板的吊杆也随之接长。这样,施工完一层楼板,模板降下一层,直到完成全部楼板的施工,降至底层为止。

参考文献

[1]蒋悦鹏.滑模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中的应用[J].科技经济市场,2012,(03).

[2]任磊,钱锟.滑膜施工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J].水利电力科技,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