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电厂投资的敏感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基于电厂投资的敏感性分析

田媛

(湖北华电江陵发电有限公司4341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的运营环境呈现出一定的波动趋势,电荒问题日渐凸显,加之国内火电审批政策的收紧,使得电厂出现了新一轮的投资热潮。本文简要分析了现如今我国电力行业的投资概况,探讨了敏感性分析法在电厂投资中的具体应用,并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致力于为我国电厂的投资风险决策提供良好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电厂投资;项目风险;敏感性分析;财务因素

引言:现如今我国市场上电价呈现出不断上调的趋势,总体来说煤价趋于稳定,而新能源的开发速度与成效仍然难以满足现阶段的发电需求,电荒问题日渐凸显,这些外部环境的综合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电厂投资热潮的爆发。敏感性分析法的应用可以有效推断出影响电厂投资的最关键因素,以此为相关领导者的决策提供有效依据。

一、现如今我国电力行业的投资概况

据全国电力行业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显示,2017年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完成投资额8015亿元,同比下降2.2%。从市场外部宏观环境出发,现如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步入了平稳发展时期,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建设都带动了用电量的持续增长,相应也使得电力消费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为电力行业的投资创设了良好的发展契机。鉴于在项目投资的过程中,技术、市场、资金等因素都存在一定的不稳定性,会对于投资预期收益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更应当强化各类影响因素的风险管理,综合考虑多方因素进行投资风险的考量,以便为电厂投资决策提供有效借鉴依据,降低投资风险,真正为电厂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二、基于电厂投资的敏感性分析与优化建议

(一)敏感性分析法在电厂投资中的具体应用

基于敏感性分析法针对电厂投资进行评价,主要依靠所选参数的变化程度判断该要素对于投资项目的经济效果所产生的影响,倘若参数变化对于经济效果产生较强影响,则可以判断所选取的参数即为电厂投资的敏感性因素。借助敏感性分析法可以有效判断电厂投资中各类因素对于预期经济效益所产生的影响程度,以便针对敏感性因素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防、干预,进一步提高电厂投资所得收益。具体来说,敏感性分析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应当完成分析指标的确立。通过收集国内多家电厂的经营数据,综合分析影响电厂经营发展成效的关键因素,结合投资者心理预期,本文拟选取项目投资、项目寿命期、经营成本、产品价格等多项因素作为敏感性分析的重要指标。

其次,应当选取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在进行不确定性因素选择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每一个因素所产生的变化都会对于投资收益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因此应当适当忽视影响较小、不必要的因素,着重选取对投资收益影响较大、极易在投资过程中发生变化的因素,将其设置为敏感性因素。通过分析电厂运营状况与项目投资历史情况,本文主要选取财务、技术以及市场这三种因素作为所要分析的不确定性因素。

再次,应当针对不确定性因素对于经济指标变化的影响数值进行系统计算。要想计算不确定性因素对经济指标所产生的影响,应当保持其他因素不变,针对某一因素的变化情况与影响效果进行计算,以此来判断各个因素所产生的影响数值。借助集合与函数知识设立评价模型,可以发现财务投资、技术投资、市场投资这三项因素对于经济指标所产生的敏感度系数分别为0.57、-0.5、-0.68,由此可确定财务因素即为电厂投资中的敏感性因素。

最后,应当针对敏感性因素进行系统分析。借助上述实证分析与数据计算,我们可以发现电厂投资项目本身便具有一定的经济风险,其中财务因素对于项目投资的收益所产生的影响效果最大,这就说明电厂投资项目的管理者与决策者更应当提高财务管理力度,树立牢固的财务风险管理意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实现风险因素的有机转化,以此来提高投资项目所得的经济效益,也为电厂投资创造更加深远的社会价值。

(二)优化建议

从分析方法层面入手,现有的敏感性分析法很大程度上确立了对于项目投资收益的关键影响要素,可以为相关管理人员的决策制定与实施提供有效依据。然而敏感性分析所涵盖的各因素变动概率分析并不具备系统性与全面性,只是针对某类大体因素进行综合测算,与实际投资变动情况呈现出一定的不相符情况,因此还应当针对各个不确定性因素进行综合考量设计,系统把握各因素变化的可能,并应用概率分析法进行计算佐证,方能最大限度提高敏感性分析法的准确性,进一步为电厂投资的决策环节平添有力依据。

从风险管理层面入手,基于敏感性分析我们已经得出了财务风险是影响电厂投资所得经济效益的最关键因素,因此应当强化电厂项目投资的财务风险管理力度,借助分散、中和、转移等方法最大限度实现风险的有效消除与分解,从而更好的实现投资目标、收获预期效益。首先,电厂应当强化项目运营的法律意识,与各利益相关方严格签订项目合同,确保建立科学合理的融资结构,提高资金的安全保障;其次,要求相关利益方设立担保账户,并实行质押,确保各个账户的使用情况、使用范围以及资金应用额度都能够得到银行的有力监管,进一步确保资金安全;再次,还应当在项目建设与运营的过程中向保险公司进行投保,将贷款人设置为第一受益人,并将保险单连同项目合同共同质押给银行;最后,还应当要求电厂内部进行治理理念、治理结构的彻底改革,对外强化市场风险的识别能力,对内提高应对风险的分析与抵御能力,建立风险模型、强化内部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对于投资风险与所得收益的精准预测,从而进一步确保投资的可靠性、提升投资的可行性,为电厂创造更加稳固的经济效益。

结论:总而言之,本文以电厂投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敏感性分析法进行实证探讨,经过大量国内电厂经营投资情况的资料收集与数据计算,最终推断出财务因素成为影响电厂投资效益的最关键因素,为电厂投资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有效凭证与依据。然而鉴于本人知识水平与获取资源的限制,本研究仍然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与局限性,未能够综合考察国内电厂投资项目的外在市场环境,存在一定的主观判断倾向,还需在未来的学习中进行不断的积累与提高。

参考文献:

[1]刘万珍,武敏.火电工程经济评价利用小时数和投资关系分析[J].价值工程,2013,32,(29):56-58.

[2]李晓霞.燃煤火电厂电价构成中的敏感性因素分析及对策[J].能源与环境,2014,(04):1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