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屋面防水施工工艺论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混凝土屋面防水施工工艺论述

袁阳阳

中国核工业华兴建设有限公司核电维修分公司广东深圳518124

【摘要】在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升的情况下,对于建筑工程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建筑施工当中,屋面防水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若防水施工不到位,就会出现渗漏现象,影响建筑的正常使用,久而久之也会对建筑的安全性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文章首先就建筑屋面渗漏的原因进行入手,进而提出防治措施,最后就屋面防水施工工艺加以论述。

【关键词】屋面防水;渗漏原因;防治措施;施工工艺

屋面防水问题会造成屋面渗漏,严重的甚至导致钢筋锈蚀而影响结构,缩短房屋建筑使用年限,所以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屋面渗漏的原因很多,本文结合实际,从屋面防水基层、细部构造等角度进行分析。

一、屋面渗漏的原因分析

(一)防水基层施工不当造成的渗漏

质量问题:基层平整度差,表面酥松、起砂、有浮浆、不平整;基层阴阳角未做成圆角或倒角;阴角开裂;基层潮湿、积水,排水坡度不足、排水不畅等。原因:①施工过程中未按要求对基层抹平压光,养护不当,找坡前未认真进行标高测量和设置控制点,结构施工时排水坡向设计不当。②基层灰尘、浮浆等未清理干净,导致防水层与基层粘接不牢、涂膜表观存在针眼孔洞且厚度不均、粘结不牢。③平立面交接处未做成圆角或倒角,造成防水卷材折角或防水涂料涂刷不均匀、堆积。④基层含水率不满足防水材料施工要求。⑤突出屋面的楼梯间、排烟风道、设备基础、女儿墙等构筑物未做现浇混凝土反梁。⑥找坡前未认真进行标高测量和设置控制点,结构施工时排水坡向不当。

(二)泛水细部构造施工不当造成的渗漏

问题:①防水层立面上翻高度不足。②防水层收头未密封固定,收头粘结不牢、翘口。③女儿墙或出屋面构造物与屋面结构板之间开裂渗漏。原因:防水上翻高度未考虑建筑找坡等构造层厚度,以及种植土厚度等;平立面转角处未做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收头处没有做好密封固定措施;屋面刚性层、饰面层距泛水处一定的距离未设置通长伸缩缝,因温差作用在屋面泛水处形成推挤破坏,产生裂缝。

(三)出屋面管道根部处理不当造成的渗漏

穿出屋面的管道施工过程中如果处理不当,往往会造成屋面渗漏。原因:①管道根部处未做防水附加层,防水层未按要求上翻。②防水层收头处没有做好密封固定措施。③管道根部与屋面板之间填塞不密实。

(四)防水卷材搭接施工不当造成渗漏

问题:①防水卷材搭接部位不严密,搭接宽度不符合要求。②防水卷材表面皱折和翘边。原因:①防水卷材铺贴时未弹线,铺贴不顺直,搭接宽度不够。②未严格按施工工艺进行施工,卷材搭接部位未粘贴牢固,胶粘、自粘卷材搭接缝受污染、未压实粘牢,热熔卷材未充分熔融溢出沥青条封口。

二、屋面渗漏防治措施

(一)防水基层施工不当造成的渗漏防治

①找平砂浆应在初凝前完成抹平工序,压光工序应在终凝前完成,终凝后应进行养护。②基层表面平整度用2m靠尺检查允许偏差为±3mm。③防水层施工前应将基层灰尘、浮浆等杂物清理干净。④基层阴阳角应做成尺寸为50mm×50mm的倒角或半径为50mm圆角。⑤应根据防水材料施工时对基层含水率的要求,在基层含水率达到此要求时方进行防水材料施工。⑥突出屋面的构筑物墙体部位应设置现浇混凝土反梁,高出最终完成面不宜小于200mm。⑦根据屋面排水平面图确定排水走向,测量和确定最高点标高和落水口的标高控制点。⑧屋面设计优先采用结构找坡,且不应采用吸水量大的材料找坡。

(二)泛水细部构造施工不当造成的渗漏防治

防水层立面上翻高度应考虑建筑构造层厚度,上翻高度为高出建筑完成面不少于250mm,宜为400mm;屋面与女儿墙交接处做成倒角或圆弧,泛水一定的距离位置应设置通长伸缩缝。

(三)出屋面管道根部处理不当造成的渗漏防治

伸出屋面管道周边应抹成圆弧或圆锥台,管道表面应进行增糙处理,管根与基层交接处宜留凹槽,嵌密封胶;管道根部的卷材防水附加层应在大面防水层铺贴完成后,现场裁剪粘贴牢固,上翻高度不少于250mm,密集管道根部宜采取相容的防水涂料进行增强处理;卷材防水层收头处应用防锈金属箍箍紧,密封胶密封处理,涂膜防水层收头应多遍涂刷密封处理。

(四)防水卷材搭接施工不当造成的渗漏防治

①屋面工程卷材铺贴方向,应根据屋面坡度方向而定,在坡度小于3%时,卷材平行于屋脊方向铺设,且卷材搭接缝顺流水方向。屋面先远后近,同一平面内先铺雨水口、伸缩缝、女儿墙转角等细部,然后从屋面较低处开始铺贴。②卷材铺贴前应按照卷材的宽度,留出搭接缝尺寸,卷材搭接宽度按规范要求:高分子卷材胶粘80mm,单缝焊60mm,改性沥青卷材胶粘100mm,热熔及自粘80mm,将铺贴卷材的基准线弹好,以便按此基准线进行卷材铺贴施工。③施工时,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应错开,且错开距离不得小于50mm,上下两层卷材长边搭接缝应错开,错开距离不得小于幅宽的1/3。④热熔卷材应用喷灯充分烤融搭接边上下层卷材表面沥青涂盖层,边热熔边滚压粘实,且有熔融沥青从边端挤出,形成匀质沥青条。⑤搭接缝采用胶粘、自粘时,粘结后,采用压辊在上层卷材搭接缝处的顶面均匀滚压,使接缝密实粘合,宜在搭接缝100mm宽加涂合成高分子密封胶作加强密封处理。

三、施工工艺

(1)基层清理和湿润。将基层的所有杂物全部清理干净,并进行洒水湿润,并保证基层不留积水;

(2)涂刷隔离层。一般用废机油、滑石粉均匀涂刷隔离层,不得漏涂。

(3)铺设钢筋网。在大平面上按常规方法铺设钢筋网;不得在立墙转角处减少或漏铺钢筋网。

(4)分格缝的设置。分格缝的设置在隔离层干燥后、铺设防水层前进行。根据设计图纸和建筑物构造将分格缝铺设在屋面板的支承端,纵、横向间距≤6m。除对有较大排水坡度的人字形屋脊处设置纵向分格缝外,对其他的建筑物屋面不设纵向分格缝。

(5)浇筑混凝土。在进行屋面防水层混凝土浇筑时,应先浇筑边角处。防水层和立墙以及突出屋面结构等交接处应做柔性密封处理,平滑过渡,采用人工振捣密实。最后集中浇筑平面部分,利用机械振捣密实。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保持连续,中途切不可中断。

(6)二次压光。混凝土浇筑初凝后,用人工进行二次压光抹平,在进行压光抹平时不得在表面洒水、撒水泥浆或撒干水泥。

(7)覆盖养护。混凝土浇筑12h后,视混凝土的凝结情形要及时用草袋覆盖洒水养护,不得暴晒和被大雨冲刷,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8)嵌缝。混凝土经养护并干燥其强度达80%以上时方可进行嵌缝作业。油膏嵌缝作业是杜绝楼面渗漏的关键工序,要严格遵守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嵌缝时一定要彻底清除干净分格缝内的污垢及其杂物,然后按规范要求喷刷底子油,待干燥后,用油膏将嵌缝压紧压实。

(9)质量验收。混凝土防水层的材料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及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防水层的铺设厚度、钢筋网铺设、分格缝的设置、排水管道及线路设置以及干燥后所达到的强度均应符合设计图纸中的规定要求。图纸中未明确的,其各项验收要求不得低于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混凝土防水层浇筑完工,经养护强度达设计强度后,进行大雨、淋水、蓄水检验,无渗漏或积水现象;其表面坚实、牢固、连续、光滑,无鼓泡、裂缝、起皮等缺陷为合格。

为确保屋面防水工程的质量和功能,至少需综合考虑以上诸多方面的因素总体而言,防止屋面渗漏,设计是前提,材料是基础,施工是关键,维修管理是保证。只有严把材料关,精心设计关,按图施工,勤于管理才能保证屋面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年限。

参考文献:

[1]周帅,唐小萍,勾杰瑰,宋悦.浅析建筑工程中屋面防水施工工艺[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25

[2]付志刚.柔性防水与屋面刚性防水施工技术浅析[J].科技与企业,2013,07

[3]陈年红.论屋面防水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措施[J].门窗,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