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分层次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2-12
/ 2

护士分层次管理对提高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

姚丽萍

姚丽萍

(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神经内科重庆400037)

【摘要】目的探究护士分层次管理中对护理质量的影响,并对分层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有效的解决办法。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32名护士人员,在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期间,所有护士人员采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然后在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32名护士全部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将两组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采用了分层次管理模式之后,我院的护士幸福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护理质量也具有明显的提高,两组数据统计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通过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采用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之后,护士的幸福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从而更加积极认真的参与到护理工作中,大大提升了护理质量,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护理管理;分层次管理;护理质量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而在住院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人们对住院的护理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能够更好的提高医院的护士护理质量,我院引进了护士分层次管理模式,不同的护理内容选择对应的护理人员,并对不同的护理人员采用不同的管理办法。本文对我院分层次管理模式对护理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本次研究中,随机选取了我院32名护理人员,在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护理人员全部采用常规的护理管理办法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将这一阶段定义为对照组;然后在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护理人员全部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将这一阶段定义为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进行统计和分析,两个阶段的患者护理质量和护士人员的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对于两个阶段的护士人员性别和年龄的差距,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

1.2方法

对于两个研究阶段,采用的护理管理方法不同,其中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的护理管理模式,护士长根据护理工作的需要分配对应的护士人员,而对照组则采用分层次护理管理模式,根据护士的职业和能力,分配其不同的护理内容,并对护士人员进行分类。

a专科护士

主要由护士中的主管护师及以上资格的护士人员组成,这些护理人员具有非常丰富的护理经验,能够对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一些疑难杂症进行有效的解决,因此,其主要工作是对其他护理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帮助其提高护理质量,此外,还需要对国内外的一些新的护理理论知识进行研究,并应用在我院的护理工作中。然后对我院的护理工作进行视察和指导,帮助重症患者进行护理问题的解决等【1】。

b责任护士

这类护理人员需要具备6到10年的护理工作经验,且具有护师资格,其对日常护理中所涉及到的各项护理技能较为熟练,且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能够对常见的一些护理问题进行及时有效的解决。其在日常的工作中主要是充当护理组长,对执行护士进行日常工作的分配,并制定对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然后对一些实习期的护理人员进行基本护理技能的学习,帮助其掌握一些常用的护理知识,并对护理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

c执行护士

主要是从事护理工作1年到5年的护理工作人员,其对于常见的护理操作和日常工作中需要的一些应急措施具有熟练的掌握,能够解决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其日常的主要工作是参与并对助理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进行指导,出现护理问题后及时对其进行解决。然后将日常护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及时报告给相关负责人员,并参与病危病人的治疗中。最后则是对护理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巡视,确保病房内的整洁卫生等事宜。

d助理护士

这主要是针对一些没有正式工作资格的护理人员,其往往缺乏对应的护理知识和护理工作经验,在日常的工作中需要参与多种护理知识的培训工作,并在执行护理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护理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和丰富自身的护理经验。助理护士不能够直接参与病危病人的抢救中,主要是参与一些常见的护理问题解决【2.3】。

1.3统计学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采用的是软件SPSS19.0,通过该软件对护理人员的数据进行统计,然后采用t对计数资料进行检验,当P<0.05时表明统计数据之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通过对两个阶段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在采用分层次管理模式之后,护理人员的幸福感指数和护理质量都得到了有效的提高,且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个阶段护理人员的幸福感和护理质量统计情况

3讨论

伴随着我国护理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护理人员管理也得到了有效的提高,在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中,由于护理任务混乱,护理人员责任缺失等,导致护理质量得不到有效的保证,这对患者的恢复和护理工作质量都具有较大的影响,为了能够有效的解决我院存在的护理质量问题,我院逐渐引进了分层次管理模式,通过该管理模式将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管理,责任更加明确,且不同等级的护理人员能够得到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对本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在采用了分层次管理模式之后,护理人员对于自身的岗位职责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在工作的过程中能够更加有针对性的进行工作,护士的幸福感指数达到了(151.24±10.03)分,同对照组护理人员相比具有较大的提升,且两组数据间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3.4】。此外,分层次管理是护理人员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工作内容,从而更加积极的参与到工作中,这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患者对护理人员的工作更加满意。通过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发现,采用分层次管理之后,患者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综合上述所说,在采用了分层次管理模式之后,护理人员能够找到更加适合自身的工作内容,大大提升了护士的幸福感,且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这对我院的护理工作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熊香玉.护士分层管理对提高内科护理质量的影响观察[J].中外医学研究,2014,03:3-5.

[2]李信群,黄群,杨名洁,章晓军.护士3个层次结构管理对产科病区护理质量的影响[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01:70-73.

[3]张桂英.分层次管理在提高关节外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5,35:291-292.

[4]郭芳平,闫美琴.分层次使用护士对提高护理质量的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12,18:2408-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