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专业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1

检验专业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改革

于敬达1于敬茹2董弘

于敬达1于敬茹2董弘3

(1包头医学院医学技术学院内蒙古包头014060)

(2内蒙古医科大学药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110)

(3内蒙古妇幼保健医院遗传优生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0)

【摘要】微生物学检验实验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三基”(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积极采用综合实训、个案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使其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关键词】微生物学检验教学改革培养能力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0-0289-01

微生物检验是医学检验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教学与临床有机结合,打破以知识为主线的课程模式,转变为以能力为主线的课程模式,培养学生掌握与临床接轨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继而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1.构建新型实验课程结构

以临床微生物检验流程为线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模拟微生物检验的全过程,涉及临床微生物标本的采集、运送、处理、涂片、染色、分离培养与鉴定等学习项目。在完成具体检验项目同时,构建临床标本常见微生物的处理原则、基本性状、检验方法、鉴定结果分析等相关知识结构。

2.引入新型实验教学方法

2.1综合实训

整合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技能,包括实验前准备工作、培养基制备、细菌涂片、染色方式、显微镜镜检、接种技术、生化鉴定技术、血清学鉴定技术、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细菌耐药性检测、临床常见病原菌鉴定技术等项目,通过系统、综合性训练,培养学生掌握与临床接轨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1]。

2.2个案分析

提供模拟临床标本,附以病例,以此保证实验内容完整、连贯。学生自己从培养基准备开始,根据预想检验程序逐项进行试验,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所有问题均需自己设法解决,以此培养学生独立试验能力,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及创新性,增强责任感[2]。

最终,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记录及结果呈现,写出完整的综合性实验报告,通过与模拟临床标本的病原菌一致性分析,评价学生在试验过程中掌握情况。此外,学生在完成实验报告的同时,提高了查阅文献资料、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归纳总结

微生物检验学课程内容多,难以记忆,实验完成后及时为学生归纳总结,复习学过的知识,理清检验程序。如归纳血液及骨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尿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生殖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粪便标本的细菌学检验、呼吸道标本的细菌学检验、脑脊液标本的细菌学检验、脓液及穿刺液的细菌学检验、组织标本的细菌学检验等。

2.4教学相长

学生反串教师角色,提出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系列问题及其解决方案,通过互动教学,锻炼其演讲与口才能力,加强学生主动学习兴趣,满足其创新运用、追求个性发展的需求,真正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

2.5资源利用

实验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电视、投影仪、录像、多媒体课件及网络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使得现代教育媒体与传统教学完美结合,让多媒体真正成为优化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与时俱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同时亦缓解了教学时间紧张及教学设备与教学资源不足的矛盾[3]。

3.改革实验技能考核内容

传统微生物检验教学中未将实践考核环节单独列出,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经常产生依赖思想,忽视学习及掌握实验操作技能,仅以完成实验报告为目的,致使实验结果千篇一律,学生抄袭实验结果的现象屡有发生。为避免此种情况再次出现,对学科考核方式进行了尝试性改革,除了理论考试之外,将实验内容单列考核,其中,理论成绩占60%,实验考核占40%。通过对测试班级学生考核成绩评定,获得显著成效。

参考文献

[1]张雪辉.微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成效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3271-3272.

[2]孙瑞红,潘世扬,黄飒瑶,等.高校医学检验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西北医学教育,2009,17(6):1102-1103.

[3]庞五妹.免疫学及病原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医学理论与实践,2003,(1)B3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