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计量综合保障能力的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1-11
/ 2

浅析计量综合保障能力的提升

王桂芳

山东省单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计量检定测试所274300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包括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体系,这是提升供给质量的技术支撑,是保障国民经济有序运行、社会可持续发展、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基础。新时期,计量工作要服务于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城乡建设管理、政府服务质量,在法制计量、科学计量、工业计量建设上精准发力,提高计量综合保障能力。

一、推进法制计量建设

1、完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统筹规划全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体系建设。完善以法定计量检定机构为主导,各部门、企事业单位计量技术机构为补充的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力争每年升级换代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稳固计量检定机构的法定地位,保持全省各级已建设的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相对独立、完整运行。加强计量检定校准装备升级换代、设施更新和技术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升计量标准和计量检定校准水平。法定计量检定机构重点围绕产业结构调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立足节能减排、汽车、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等技术含量高的尖端项目,加强几何量精密测量、环境监测、能源资源计量等重点领域计量标准的研究,加大实验室技术改造提升力度,建立最高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满足特殊行业领域、重点工程项目和影响面大的计量器具量值传递溯源需求。中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立足本区域重点、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提升计量检测服务能力,满足大宗能源资源计量、工业生产工艺控制、产品质量等领域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县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立足适应本地产业特点,积极履行职能,满足农业生产、城镇化建设、小微企业等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量值传递溯源需求。专项授权计量技术机构针对行业特点,重点对专业性强、行业特点突出的计量器具建立专用计量标准;健全计量政策法规体系。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在重点民生领域及生态文明建设、战略性产业发展等方面,研究制定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相配套的政府规章和行政规范性文件。

2、强化计量监督管理。突出监管重点。加强对重点计量器具特别是国家重点管理和有区域性质量隐患计量器具的生产监管和监督抽查。加强对检定校准活动的监督管理,严格规范检定校准行为。加强对企业配备和使用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提高计量器具的配备率、合格率和强制检定率。加强市场计量监管,严厉打击计量违法行为,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3、丰富监管手段。完善计量监管机制,促进社会监督和综合治理质量提升。强化经营者计量管理主体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发挥行业组织作用,建立计量信用信息发布和计量失信“黑名单”制度,形成激励守信、惩戒失信机制。

二、加强科学计量基础服务体系建设

加强计量科技创新。以提升质量供给为导向,围绕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生态质量、城乡建设管理质量需要,加强食品安全、生物制药、医疗器械、节能减排、智能交通、智能电网、大数据、海洋工程、突发事故检测报警、环境和气候监测等领域计量检测技术的基础研究;加强对环境监测、新能源、安全生产等领域现场快速检测、在线计量检测、远程数据采集等计量测试技术研究和攻关;加强科技前沿计量测试理论、方法与应用技术研究,突破和掌握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加大科研成果转化力度,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增强核心竞争力。

1、2、引导计量器具生产企业技术创新。引导企业强化核心技术研究,提高技术创新水平。鼓励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以用户为中心,研制开发模块化、智能化计量器具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特性,改善用户体验。

二、加强工业计量建设

提升企业计量检测和管理能力。鼓励企业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和计量检测设备投入。支持企业建立各类计量实验室,对做精做专做强的,优先列入国家和省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扶持范围。指导企业积极应用计量精准化管理方法,将计量嵌入企业产品设计、研制、试验、生产、使用等全寿命周期管控,帮助企业在生产加工、产品检验等关键过程合理配置计量器具,提高计量检测数据分析和运用水平,实现对生产全过程的精准控制,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物耗。

1、加快推进能源资源计量体系建设。围绕满足生产经营和管理过程对能源计量准确性的需求,督促用能单位配齐、管好能源计量器具。推进能源资源计量器具的规范化、标准化、智能化配置,促进行业性节能降耗。强化用能产品能源效率计量监管,重点开展家用电器、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等用能产品能效标准和标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

2、加强生态环境领域计量管理。严格对环境质量与污染源排放自动监测仪器等环境监测类计量器具的检定管理,督促相关企业配备管理好各类环境监测计量器具,落实计量管理主体责任。

3、提升环境监测机构计量管理水平。推动环境监测用计量器具新产品的应用,推进自动化监测水平,实现环境监测计量器具检定校准100%全覆盖,为提升生态质量提供准确数据支撑。

4、优化产业计量服务。围绕先进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聚焦产业集聚区,积极争取产业计量中心建设,建设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更好地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产业集聚区建设。

参考文献:

[1]笈梁;提升计量保障能力激发科技创新活力[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8年08期

[2]提升计量保障能力服务产业经济发展[J];福建质量技术监督;2017年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