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排螺旋CT断层扫描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16排螺旋CT断层扫描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刘涛

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湖南省长沙市410007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利用16排螺旋CT断层低剂量扫描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治疗,总结低剂量扫描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6月收治的98例肺结核患者,将单数病历号患者作为低剂量组,双数病历号患者作为对照组,每组各49例患者,低剂量组患者接受16排螺旋CT断层扫描低剂量扫描,对照组接受64排螺旋CT扫描,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低剂量组准确率91.83%,对照组93.87%,两组影像学检查指标均未见差异,辐射剂量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核是传染性强的慢性传染病,潜伏期长,16排螺旋CT扫描低剂量扫描能够清晰观察到患者病灶,且辐射剂量更低,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结核;16排螺旋CT断层扫描;低剂量扫描

肺结核是慢性传染性疾病,患者多出现家庭性、公共场所群体性感染和发病,尤其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更高,其他低年龄段患者的发病率也逐年升高。肺结核发病后患者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经常出现呼吸困难,造成患者生活、工作受到影响。肺结核治疗病程长,及早确诊及早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首要因素[1]。临床除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测外,主要采取影响学检查对患者确诊,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较多。CT扫描过程中会产生一定量的辐射,短时间多次接触会影响患者身体健康。16排螺旋CT断层扫描低剂量扫描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更低剂量的扫描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2]。本文对低剂量扫描和常规64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价值准确性进行研究,总结低剂量扫描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年1月-6月所收治的98例肺结核患者,根据患者病历号类型分为低剂量组和对照组,各49例。低剂量组男20例,女29例,年龄15~87岁,平均年龄(68.45±12.37)岁,病程3~16周,平均病程(10.75±4.86)周,体质量43~67kg,平均体质量(53.18±10.44)kg。对照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17~86岁,平均年龄(68.41±12.34)岁,病程2~15周,平均病程(10.44±4.34)周,体质量45~68kg,平均体质量(50.74±9.34)kg。所选患者排除具有肺结核病史,排除有其他器官结核转移,排除意识不清无法配合检查患者。两组均知情同意,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检查方法:低剂量组仪器选择GE16排螺旋CT,并设置检测仪器为低剂量检测,参数设置包括电流和电压,分别为9mA、120KV,层厚和层距分别为1mm、5mm,扫描时间11.5s,扫描层数40-60层。对照组仪器与低剂量组相同,设置仪器参数,电压120KV,电流200mA,层距5mm,层厚5mm,扫描时间10s,叮嘱患者深吸气并屏息,对患者进行扫描和重建,重建层厚5mm,层距5mm。

将重建后的图像数据分别发送给3名医师阅片,医师职称为技师或以上,采取双盲法阅片并进行诊断。图像中出现不同密度病灶、淋巴结异常即可判定为肺结核。对两组患者的影像学检测清晰度、伪影、噪声等进行对比。

1.3疗效判定

分析两组检测准确率,准确率=确诊/总数*100%,对比两组影像学检查指标差异,对比两组造影辐射指数和剂量长度乘积[3]。

1.4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造影辐射指数、剂量长度乘积,均数±标准差(±s),t检验,计数资料:影像学检查指标,检测准确率,率(%),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低剂量组准确率91.83%,对照组93.87%,两组影像学检查指标均未见差异(P>0.05,表1)。

2.2低剂量组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3讨论

人体的肺部的组织血运丰富、湿润,且随着呼吸具有伸缩扩张性,患者感染肺结核后,肺部组织受到影响,出现钙化、水肿、结节、支气管扩张等表现,且发病时间延长,患者上述症状表现程度也逐步加深。对临床诊断具有直观的借鉴意义,因此在临床检查中,通过影像学检查的效果明显,临床广泛应用CT、多层螺旋CT作为诊断手段,临床于上世纪90s就提出CT检查对患者具有一定的辐射影响,并提出应降低辐射剂量,减少患者身体受到的损伤[4-5]。随着CT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临床对降低患者辐射量的研究也不断加深,低剂量扫描应运而生,低剂量扫描的原理是在检查前设置更低的电流以减少检测仪器产生的辐射量,达到降低辐射剂量的目的。16排螺旋CT和64排螺旋CT均属于多层螺旋CT技术,较常规CT检查的诊断准确性更高,但同时辐射量也随之增加。应用低剂量扫描,能够减少常规多层螺旋CT的检测辐射。本次研究对患者采用低剂量扫描,诊断准确率与常规64层螺旋CT扫描诊断准确率无统计学差异,16排螺旋CT断层扫描低剂量扫描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较高,低剂量技术并未对诊断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对图像结果进行分析,64排螺旋CT检查对患者肺结核症状表现拍摄更加清晰,但低剂量下16排螺旋CT扫描的诊断结果与64排螺旋CT无明显差异,虽然存在一定程度的遗漏,但不影响医生的临床诊断。两组造影剂量、辐射剂量对比后发现,低剂量组的造影剂量、辐射剂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在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的条件下,低剂量下16排螺旋CT扫描的辐射剂量更低,患者受到影响更小。

综上所述,通过16排螺旋CT断层扫描低剂量扫描的诊断价值高,辐射更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贝承丽,傅满姣.乙酰半胱氨酸泡腾片辅助治疗菌阴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疗效观察[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6):2409-2411.

[2]石亚林.16排CT低剂量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17,06(02):246.

[3]陈英育,陈奕鹏,宋国亮.16排螺旋CT低剂量胸部扫描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海南医学,2017,28(06):941-943.

[4]刘刚.低剂量与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在肺结核治疗后随访检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09(15):45-46.

[5]韩云学.多层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儿童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4,18(04):672-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