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毛永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1

关于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毛永祥

毛永祥

四川省盐源县梅雨镇小学615700

在数学教学中离不开计算教学,不管是教学计算方法还是教学解决问题,计算问题一直是老师和学生重点关注的。以下是我对数学课堂中计算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提升计算教学目标定位,着眼于能力的“全面”

当前计算教学的目标定位已经关注到理解算理、交流算法并强调应用。这是目标的横向维度,关注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如果能着眼知识理解的高度,也许这是提高计算综合能力之“本”。

二、加强运算方式相互融合,着眼选择的灵活

教师在设计一节计算课时,要突破单一技能的学习。当学生基本掌握算法后,要呈现一些材料进行综合,在不同方法的冲突与交流中,让学生跳出“定势”,逐渐培养学生选择合适算法的意识。解决问题时往往有多种途径和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善于选优而从。如果缺乏比较意识,做题时往往找到一种方法就抱着死做,即使繁杂也不在乎。

三、呈现错误,提高计算效率

很多同学在计算中对于一些易错题和相对复杂的计算题都很容易出错。为了减少这样的情况发生,教师可以对这类易错题进行收集整理,然后以丰富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充当小老师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可以是以老师直接出题的方式,也可以直接投影学生作业本上的错题,让学生一起来分析错误原因并改正。

四、变式练习,熟练掌握计算

计算能力的培养是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充分的变式练习,从而帮助学生加深对算理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计算的熟练程度。设计计算的变式练习可以多样化一些,而不是单纯的直接计算。填空题、连线题、选择题、口算、竖式计算以及解决问题等,要由易到难,层层递进,富有趣味,有梯度,保证变式练习的“质”。

五、养好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良好的计算习惯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影响也是很大的。比如在教学竖式计算的时候,必须要求学生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避免一些因为计算习惯而出的错。另外,在教学进位加和退位减的笔算的时候,退位要给退1的十位上的数字戴上“小帽子”,而进1要在进位的那一位上写上小1。书写也要整洁干净,有的同学书写潦草,导致自己计算的时候把数字看错了,这样的错误就很不应该了,需要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和计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