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作文教学,促进素质教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4-14
/ 2

加强作文教学,促进素质教育

何洪流

何洪流(紫金县黄塘中学,紫金517400)

摘要:作文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可以集中地体现语文教学的效果。因此,要想搞好语文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语文教学素质,必须加强作文教学,认真指导学生写作,推进素质教育。

关键词:作文教学;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0-0174-01

0引言

学生作文水平高低是语文教学成效的体现,也是语文教学的归宿之一。写作能力是一个人能力内容的重要方面,对一个人的事业成败至关重要。在二十多年的语文教学中,我不断探索、总结、取长补短,集思广益,博采众长,认为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必须要把握好如下四个环节,才能更好更快地实现语文素质教育。

1培养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是作文教学的序曲

陶行知先生认为“学生有了兴趣,就肯用全部精神去做事,学与乐不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写作产生浓厚兴趣,则注意力会高度集中,感知力,理解力和创造力都会处于最佳发挥状态。这样学生就会主动钻研,乐此不疲,甚至可以灵感顿生,进入下笔千言的佳境,这就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文教师只有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学生的作文水平才能充分提高。因此,我努力从两方面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习惯。第一,激发学生写作情感,培养写作兴趣。第二,培养学生课外练笔的良好习惯,写作有多方面的理论指导,但实践出真知。因此,必须让学生深入体会,接触实际,并养成自觉练笔的习惯,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鲁迅先生说过:“文章应该怎样写,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鲁迅先生的“练习”指的就是自觉练笔。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学完一篇课文后,都做片段作文练习并交给我过目,学生写得好的,我让其在课堂上范读,及时给予表扬肯定。这样不但形成了“我为班级献美文”的良好学习氛围,更是培养了学生课外练笔的好习惯。两管齐下,为推动作文教学顺利有效地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础。

2作文指导要得法,要深入浅出

张志公先生曾经说:“成功的语文教学,是导演与演员良好配合的结晶。”如果没有教师有效的组织,没有教师渐入佳境的引导和因势而发的促进,就不能在较高层面上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新课程的每一单元都为学生安排了综合实践课,这是语文教材安排的一个飞跃,也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充分的材料。一般老师在指导写作的时候,都是作文题目一给,让学生自己思考去写,好多同学感到很茫然,不知从何入手。这就要求老师应结合学生实际、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写作。指导时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①将写作过程和一般规律讲清楚,让学生有章可循。②引导学生挖掘生活中的写作源泉。③教会学生仿写。人常说:天下文章一大套,看你套得妙不妙。就是要善于借鉴他人的构思与表达。④每次作文要注意拓宽思路,指点迷津。⑤观看教学碟片,聆听名师指点。⑥学生相互交流,整理思路。

3作文批改有重点,要把握原则

过去批改作文曾产生过吃力不讨好的弊病,究其原因是全面开花,面面俱到,目的不明确,没有重点。为了改进批改方法,提高作文教学素质教育的效果,我给自己制定了几个批改作文的目的:首先,肯定成绩,挖掘学生写作积极性。其次,找出问题指明努力方向,再次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使教学有的放矢。因此要注意做好以下几点:一是每次批改要有一个重点,要批改在得力的地方。让学生易于接受、每次进步一点点。二是要贯彻文道统一的原则。即对作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都要批。特别是思想认识问题能批清的就批清,不能的就当面谈,因为我们在育人。三是要注意从正面启发诱导。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肯定,缺点适当指出。四是要从每个学生的实际出发、特别对待,因材施教。对写作能力低的学生,点滴优点也要点出来。缺点不要全点出来,让其有奔头。中上等水平的作文,适当鼓励,指点关键,提出更高要求,促使不断进步。五是抓住学生作文中典型问题。使讲读教学和作文指导有的放矢。看讲读课文中的写作方法能否在习作中得到运用,初次出现的普遍问题,都要归纳重点讲评指导,以便下次作文时得以纠正。

4作文讲评要有目的,有重点

4.1突出难点、重点讲评为了提高学生写作水平而抓好讲评则是十分重要的。讲评目的要明确,重点要突出,每一次评讲都要解决一两个问题即可。上次已经讲评过后问题,下次作文中仍然普遍存在时,可以着重讲评,这样学生印象深刻效果好。

4.2注重强化学生自改新大纲特别指出,教师要逐步培养学生自己修改习作的能力,因此在习作讲评时我注意强化学生自改。步骤是:①再创情景,深入思考。习作讲评时根据学生习作情况有选择地再现某种实物或再忆某种情况,引导学生思考,观察,习作与情境相对照,指导学生修改。②师生共改,引导再讨论。做法是习作收上来后,教师通览,在全班筛选出合乎此次习作要求的优秀习作以及具有典型失误的习作各2—3篇,打印发给学生共同讨论得失,最后共同修改,即先导思,再导说,最后导改。③互批互改、写评语。具体做法是在学生明确本次习作的中心、写法、表达方式基础上,四人一组,一人负责,一人读自己的习作,大家对照要求各抒已见,讨论统一后给每篇习作写出评语,老师在此基础上全面复查,同时进行补写教师评语。④发现不足、具体修改。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在指导学生修改习作时,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有针对性的对原文进行修改,补充,这样讲评的效果就很好。

总之,加强作文教学,推进素质教育必须要抓好这四个环节:培养兴趣,课堂指导,课后批改,改后评讲。通过作文指导课的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要做好作文指导工作,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鼓励学生自觉练笔。而且要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要有细致耐心的工作作风,还要抓好作文教学各个环节的工作。只有这样做,才能更快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将语文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余文森,吴刚平著.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2]金新.初中语文教与学.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

[3]姚学彦.教育探索与实践.世界科学教育出版社,200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