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2

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研究

沈素茹

沈素茹(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中学陕西安康725000)

摘要:所谓时事政治,就是指在国内国外发生的热点新闻,这些新闻具有重大的意义。在政治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将时事政治与思想政治教学融合在一起,那么就能够起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时事政治对于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政治的影响较大,因此有必要将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进行应用。笔者首先阐述了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教学的必要性,并就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策略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时事政治;高中政治教学;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0257-2826(2018)11-093-01

前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有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那么,如何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了广大一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实践新课改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实施各种激发学生兴趣的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逐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通过时事政治的学习,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政治的兴趣得到很好的培养。

1.高中政治教学中时事政治的必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现代化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人,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成功为目标、以学生会学习为中心、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成为当前现代化教育的主导思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全面培养学生能力,提升学生各方面素质。高中思想政治课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同时,也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引导作用。在思想政治学习过程中,学生一方面学习政治知识,另一方面思想受到感化,因此,政治教学过程中应较好地引导学生将学科知识和外界环境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全面分析及表达的能力。时事政治和其他学科的教育不同,其不仅可以运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让学生把握、理解党的方针路线政策,同时,还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

2.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策略研究

2.1秉承新课程改革理念,转变课堂教学观念

在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学生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者,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主体对象,而是课堂的主体,要求教师在开放平等的课堂教学环境中,关注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与现实生活,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高中政治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秉着师生合作原则,在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中,引入时事政治,倡导“探讨式”、“讨论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打破教师的“一言堂”,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要求教师以平等的身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起到引导作用,构建和谐师生关系,让高中政治课堂充满生机、焕发无穷魅力。

2.2激发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兴趣,发挥学生学习政治的主动性

1)举行时事政治专题讲座:高中政治教材的滞后性与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学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目标存在一定的差距与矛盾性,这就需要高中政治教师很好的处理这一点。高中生对于每天接触的社会、所见所闻,对他们而言都是新奇的,甚至感到非常困惑,如果困惑无法得到及时的解决,就容易导致高中生产生挫败感,不利于高中生学习兴趣、学习自信心的建立。如果高中教师可以定期举办时事政治专题讲座,对某一个重大时事政治事件进行剖析与讲解,不仅可以让高中生把握事件,还可以激发高中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思维能力。比如“钓鱼岛日本国有化”事件,日本的钓鱼岛国有化进程有可能阻止吗?如果日本执意要进行钓鱼岛国有化,中国接下来会有什么样的预案来应对更加紧张的局势?我们将这一热点话题邀请学生特技教师进行专题讲授,就可以引进学生的广泛关注与极大热情。通过时事政治专题讲座,不仅可以解开学生对最近热点话题的困惑,还可以拓展学生思维,更好的理解教材,提高教学效率。

2)进行演讲式课堂教学:通过演讲,可以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释放学生的热情,并引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关爱之情,并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比如“小悦悦”事件,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相继被两车碾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小悦悦遗体在广州市殡仪馆火化,其骨灰将被带回山东老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为什么我国公众道德水平出现严重滑坡?是什么让他们不肯伸出援助之手,甚至可以说是举手之劳?造成他们消极冷漠的社会深层根源究竟在哪里?我国公众道德建设改进的方向是什么?然后推选代表到讲台上进行演讲。这样不仅运用了政治教材知识,也关注了时事政治,而且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让枯燥的理论变成现实的事件,更好的把握教材知识。

2.3合理安排好应用时事政治的时间

应用时事政治的时机主要表现为:①上课前5-10min;②课中10min;③临下课前5min;④整个课堂过程运用一个时事政治事件进行整体穿插与利用。至于到底什么时机应用时事政治效果最好,这并没有统一的答案与标准,必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但笔者通过对一些一线教师的采访可知,他们都喜欢利用课堂前的5-10min与下课前的5min,这是因为课前5-10min,学生可能还沉浸在上节课的内容中,这时应用一些时事政治,可以有效的将学生的注意力从上节课转移到这节课的教学内容中去,激发学生热情,带着疑问与好奇进行高中政治教学中去,最大程度的提高教学效率;下课前5min,教师通过一件时事政治事件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与归纳,可以让学生产生顿悟感,不仅理解了理论,也理解了时事政治,二者相得益彰。比如在讲解完我国悠久传统文化教学章节后,可以在下课前用海外孔子学院蓬勃发展的时政热点进行总结与扩展,让整个政治课堂“活”起来,摆脱政治课过去在学生心中固执、呆板的错觉。

3.结论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时事政治是非常必要的,可以有效弥补教材的滞后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高中教师有必要、有义务在素质教学环境背景下,积极探讨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的对策与措施,加强对学生的时事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康伟.论高中政治教学的结课方式[J].考试周刊.2009.(6).

[2]易海兵.时事政治在高中政治课堂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5.5(2).

[3]李联平中学时事政治教学略探[J]成功(教育版),200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