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阳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护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寿阳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防护措施

李武元马亮李丹

(山西省寿阳县气象局山西晋中045499)

摘要:结合寿阳县农业气候、自然地理特点,归纳分析了寿阳县干旱、洪涝、冰雹、霜冻等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对于了解和掌握寿阳县农业气象灾害特点及规律,采取有效防御措施,降低农业生产损失,确保农业高产稳产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农业生产;气象灾害;防护措施;寿阳县

引言

寿阳县隶属于山西省晋中市,是全国商品粮基地县和全国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同时也是全国能源生产大县。为了进一步提升当地社会经济,应对气象灾害的出现进行有效抑制。近些年来,寿阳县气象局始终将“三个”体系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基本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多部门联合组成的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开发研究出了山洪地质气象预报预警系统,完善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指挥系统,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寿阳县逐渐发展为山西省防灾减灾示范县,为寿阳县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受到境内特殊地形和气候环境的共同作用,寿阳县境内干旱、暴雨、洪涝、冰雹、霜冻、大风等灾害性天气频繁出现,对寿阳县的经济建设尤其是农业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成为寿阳县的不利气候因素。因此,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寿阳县农业气象灾害变化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为增强当地农民防御气象灾害能力,更好地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发展,建设美丽寿阳县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1、寿阳县农业气候概况

寿阳县境内的光能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生理辐射在266~284KJ/cm2,光合效率较高,但是对于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水平不高。寿阳县对光合有效辐射利用率在1.75%左右,属于中等偏低水平。在农作物全生育阶段具有充足的日照时数,且同高温、多雨日数同步,进一步提升了光合生产效率,光能利用率有较大潜力。寿阳县农作物和果树生长季内的气温日较差在9~17℃之间,且以5月份的日较差最大,8月份最小。因白天气温高、光合作用强,夜间气温低,作物呼吸消耗减少,增强了光能和积温的有效利用率,对于干物质和糖分的积累提供了有利条件,会促进高产优质农作物、水果和蔬菜的形成。在农作物生长季节内,寿阳县的降水量在370~450mm之间,几乎是全年降水量的73~88%,说明寿阳县的降水量主要在农作物生长季节较为集中,也就是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期间,构成了寿阳县雨热同季的优越气候条件,基本可以满足农作物生育期内对水分和热量的需求。

2、寿阳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及影响

2.1干旱

干旱是指长期持续少雨或无雨,导致当地空气、土壤干燥,严重缺水,农作物体内水分不足,影响着农作物播种和生长发育过程,甚至会使河流干涸,人畜用水不足。寿阳县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干旱灾害,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干旱的出现轻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影响农作物品质,重则会形成灾荒。寿阳县春季干旱出现频率较高,此时恰好是农作物发芽和出苗的关键期,若此时出现干旱,会降低农作物发芽率和出苗率,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其次是夏旱,夏季干旱的出现会影响农作物的拔节、授粉、抽穗、灌浆和结实等,不利于农作物产量的提升;秋季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相对较轻,因出现时间在9-10月份,此时农作物基本成熟。

2.2暴雨洪涝

洪涝与干旱灾害恰好相反,因大雨、暴雨或者持续性降雨天气的出现使得低洼区被淹、渍水的现象称之为洪涝。寿阳县的暴雨洪涝具有突发性特征,大都是短时暴雨天气形成的。暴雨洪涝灾害主要集中在夏秋季节,尤其是在8月上旬或立秋前后,是寿阳县洪涝和大洪涝发生的关键期。洪涝会毁坏庄稼,导致水土流失,打破农业生产平衡。在水流的冲击下,农田内的有机物质减少,使得土壤供肥、保肥能力降低,最终造成土壤营养价值下降,甚至贫瘠。农田被淹后,会阻断农作物与大气之间的接触,农作物需要从水中获取氧气供给,玉米遭受洪涝后会出现大面积倒伏、折断等机械性损伤,还极易引发病菌感染,加重危害,严重影响当地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

2.3冰雹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其在出现的过程中往往伴随有雷雨、大风等天气。冰雹天气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强、持续时间短、危害严重,对人畜、房屋和农作物均会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冰雹对农作物的危害具有差异性,形状大且质量重的冰雹产生的打击力越强,对农作物的危害几乎是致命的。农作物遭受冰雹侵袭后,会折断茎叶、打落果实,同时还会损坏农业生产设施,造成农作物减产甚至是绝收。

2.4霜冻

霜冻是寿阳县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十分严重。寿阳县霜冻灾害不仅在农作物生长初期和晚期出现,同时在农作物旺盛时期也有可能出现,该阶段霜冻灾害出现频率较低。寿阳县初霜冻在9月26日左右,终霜冻则在4月27日左右。受到地形、海拔高度、纬度等的影响,寿阳县境内的霜冻出现时期、强度和持续时间均有一定的差异。若霜冻出现在农作物成熟前期,会降低产量,即使受灾后采取相应措施基本于事无补。尤其是初霜冻的出现,会导致农作物和蔬菜、受到冻害。

3、寿阳县农业气象灾害防护措施

3.1干旱灾害防护措施

根据寿阳县农作物种植的实际,合理调整农作物布局,尽量选择耐旱的农作物品种;加强农田管理,疏松土地,中耕培土;通过滴灌或灌溉的方式,节约水资源;在当地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植树造林,不断改善寿阳县境内的生态环境条件;加大对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力度,把握有利的天气条件,做好人工增雨作业。

3.2洪涝灾害防护措施

首先,在汛期来临之际,寿阳县气象局应结合当地气象情况提前对暴雨天气进行预测预警,为人们争取时间提前进行防御;其次,做好天气跟踪服务,一旦发现寿阳县的降雨量接近或者超过暴雨级别时,应对现代化的多媒体传播平台进行充分利用,及时向社会大众发送暴雨天气预测预警信息。同时还要对当地的天气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保证暴雨预警信息可以传递到政府部门和农民手中;最后,应加强同当地农业、水利等部门间的沟通交流,对现有的防洪机制进行完善,最大限度的避免或者降低暴雨洪涝对农业生产的危害。

3.3冰雹灾害防护措施

寿阳县气象部门应借助于现代化的观测仪器设备和技术加大冰雹天气监测力度,积极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进行人工消雹,降低冰雹对农业的危害。在冰雹天气未出现时,对成熟农作物进行抢收;在冰雹侵袭农作物后,应选择科学有效的措施,将枯叶及被冰雹损伤的叶片及时剪除,确保新的叶片可以正常生长;在冰雹天气结束后,此时地面温度会快速下降,不利于农作物根系正常生理活动的进行,农民应选取合适的方法增强地面温度,降低冰雹对农业的危害。

3.4霜冻灾害防护措施

增强整地和播种质量,积极培育出壮苗;加大耐寒品种的研发,对农作物进行合理布局,结合作物品种的春化特性,合理安排农作物播期和播量;选用中耕保墒、灌水、镇压等措施防止冻害,适当增施磷肥、钾肥等。

参考文献:

[1]崔晓霞,徐青文.阳信县主要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6(20):215-216.

[2]丁立芳.气象灾害对密云县农业生产的影响及防御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4(21):244-245

作者简介:李武元(1969-),男,汉族,山西寿阳县人,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从事农业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