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周翠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多媒体的运用周翠艳

周翠艳

河北省新乐市邯邰学校周翠艳

摘要:语文教学应在充分分析语文学科自身特征和课程内容的基础上选择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教学手段才是明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或迷信所谓的现代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因为不管采用什么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提高教学质量,最终实现“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水平”的教学目的。单一的语言、文字信息容易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注意力疲劳,而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营造氛围则容易给学生带来新鲜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多媒体运用

初中语文教学的任务,一方面是让学生快速准确地获得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正确理解和熟练运用语言文字进行生活、交流、实践和创造;另一方面,要起到陶冶情操,激发灵感,培养想象力和创新力,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提高人文综合素质的作用。然而传统的教学活动使语文教学长期处于尴尬的境地,导致语文教学效果低下。多媒体技术的引入可以使教学得到很大的改善,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有着显著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注意力才会集中,思维才会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听说训练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利用多媒体演示再现课文中用文字描写的情境,容易引发真情实感,使学生产生联想、想象。

一、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

1.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运用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学质量的提高离不开现代社会的发展,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科技的发展必须有教育来做强有力的后盾。促进教育发展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多媒体的出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

2.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运用是进一步深化素质教育的要求。随着素质教育在我国教育中的进一步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多方面的改变。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素质教育就是利用灵活的学习方式来代替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我们都知道,考试中语文书本上的内容几乎没有,大多都是由书本知识进一步拓展的,又与书本上知识的难易程度都基本保持在一个水平线上。我们之所以学习语文就是为了以后更好的学习和工作,我们在学习中用到的学习方法应该是创新的。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更要注意学习方法的培养,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是提高现代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

3.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运用是提高课程质量的要求。多媒体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起着无可厚非的作用。多媒体的运用可以让老师更好地为课堂作准备,更好地活跃课程学习氛围,使学生更加踊跃地参加到教学活动中去。多媒体的运用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和老师之间课堂情绪,更富有激情和感染力,使教学任务的完成度达到一流水平。因此,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运用是提高课程质量的要求。

4.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是给学生减负的必然要求。素质教育在推广之初,喊得最响亮的口号就是给学生减负,减掉一些不必要的学习负担。造成现代中学生的学习负担过重的原因有很多种,最主要而且最重要的是教学方式过于落后,已经不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多媒体的出现,活跃了学生的课堂气氛,使学生的学习不再枯燥乏味;丰富了课堂知识的学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新奇的感觉中,不知不觉就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每天的期盼度都很高,侧面提高了教学质量。教学手段的多种多样,使得教学内容变得具象化,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解决了学生课后作业过多的问题,从而给学生实质性的减负。

二、多媒体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运用

1.设立场景,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学习动力,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而且还能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作为教学当中的主导者,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来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老师可根据中学生喜欢新奇事物、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爱玩游戏等个性特点,再结合语文课本中要学习的基本知识,创设符合这两种要求的语文情境出来,以便于引起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2.语言图片,激发情感。开设语文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为学生以后更好的生活奠定基础。很多课文内容里的人物与景象都是要通过细细的感悟才能领略到其中的韵味。例如,在讲解《登泰山记》这一内容时,很多学生可能没去过泰山,对泰山的“险”、“奇”、“高”都没有太大的印象,有也只是停留在数字层面上。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把泰山的“险”、“奇”、“高”利用图片具体化,并多讲一些有关泰山的故事,多看一些有关泰山景象的图片和视频,充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3.扩展知识,促进创新。语文内容通过多媒体技术展现给学生的是图文并茂的,不只有听觉上的感官,而且还有视觉上的冲击,丰富了课堂内容,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对《春》的一文教学中,它属于一篇诗意浓厚的散文,对学生进行春天的描述时,学生往往联想到的还是自己见到过的景色,再扩展也想不出其它的来,老师可通过多媒体把五大洲、四大洋的关于春天景色的图片展现给同学看,并讲解图片所在区域的温度带,提问关于这个温度带的特点等;老师还可以播放一些关于描写春天的音乐名曲,并介绍一下这些歌曲诞生的国家以及作者介绍,让学生充分地了解知识,以达到扩展知识的目的。

总而言之,灵活运用多媒体,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充分体现“寓教于乐”思想,有利于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和培养各种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积极探索,努力寻求现代教育技术与实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最佳结合点,以促进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从而更有效的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杨国丽;如何利用多媒体辅助初中语文教学[J];学周刊;2011(29)

[2]张晓萌,董凯;多媒体优化初中语文教学的一些尝试[J];教学文摘;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