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线损管理与同期分析廉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浅谈线损管理与同期分析廉格

廉格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平阴县供电公司山东济南250400)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发展,电力系统主要建设目标就是智能电网体系,绿色、高效、节能的电网体系也成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电网系统构建中,线损管理、同期分析是影响电力管理水平的重要因素,也决定着智能化电网系统的实现,同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进行现代化电力体系管理必须要做好这两个方面的工作。

关键词:线损管理;同期;分析

电能的整个生产使用过程包括:输电、变电以及配电等多个环节,由于电能会在多个设备之间进行相应的转换与传送,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受到阻抗和热能散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进而导致电能出现不同程度的损耗,造成电能利用率的下降。线损是电网运行效率的重要参考,对于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具有决定性的影响。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的企业的经济效益,就要对电力企业的线损现状进行系统全面的分析研究,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改善措施,进而将线损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推动电力企业的不断发展。

1线损概述

线损是指电能从发电端到用电端的过程中,根据实际的电网结构,会流经输电、变电、配电各个环节的各种设备。一方面由于设备存在电阻导致电能在流经这些设备之后就会产生相应的电能损耗,并以热能的方式辐射到周围的介质中。此外,由于管理的各方面存在问题导致电能损失。线损是一个综合性指标,涉及到电力规划、设计、基建、更新改造、运行维护、检修、计量、管理等各个方面,影响线损变化的因素也非常多。它主要由电网结构、电网运行方式和技术装备等因素来决定。影响线损的直接技术因素是线路的长短、导线的截面积和导线材料。

2线损管理措施

2.1加强用电抄核稽查。在电力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偷电、乱接、抄表不准等现象,这些因素会影响到线损的统计分析,所以要加强用电抄核稽查工作,做好全面核查,杜绝以上现象的出现,切实提高线损管理效率。首先,要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通过专业培训、不定期检测来增强一线人员的责任心,使其能够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其次,要建立完善的绩效考核机制,完善线损考核指标,并将考核与管理人员、一线人员的业绩进行直接挂钩,制定奖罚机制,通过这种方式让员工真正地参与到线损管理当中,为用电抄核稽查提供坚实保障。

2.2做好技术降损措施。配电网是我国电网体系的主要环节,也是连接终端客户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配电网与人民生活密切关联,而且分布广泛,因此其升级改造过程比较繁琐。想要有效降低电能损耗,就必须从技术层面入手,提高管理水平,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本文认为,在配电网技术降损过程中,应注重这几个方面的内容:合理布局网架结构;增强谐波管理、提升导线截流效率、优化变压器结构、提升运行效率等。同时,在具体降损过程中,还要根据地方电网结构特点、设备运行状况、负荷情况来对其线损进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技术,实现线损的有效管理。

2.3做好线损精细化管理。在电力需求大幅度提升的同时,单纯依靠传统电网管理模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化电网的发展需求,必须要借助智能电网系统,通过科学技术来提高电力管理水平,做到精细化管理。本文设计的线损精细化管理模型如图1所示,该模型以智能管理技术为基础,能够实现全天候检测,并将检测数据及时反馈到终端,以提高统计效率,为线损管理提供重要依据。

图1线损精细化管理系统结构图

图1中,EMS指电量采集体系,DSCADA指电力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对电力使用状况进行检测和数据采集,并且将采集数据进行汇总,为管理人员提供反馈数据,确保数据的精确。除此之外,在精细化管理过程中,还要做好“四分”工作,所谓“四分”主要是指分台区、分线路、分供电所、分压,这是精细化管理模式的具体体现。在线损管理中,通过这四种途径,能够有效实现对线损的全面检测、管理以及电量的合理分布。由于线损存在于整个供电系统的各个环节,因而将线损管理分布到各个环节,通过电压检测、抄表检测等考核,能够实现线损的有效管理。

3线损同期分析及系统构建

3.1系统功能

(1)数据管理:线损数据是对线损进行有效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线损管理水平的基础,所以要对统计数据进行合理归类,做好数据分析管理,同时,还需要对数据的真实性、完整性、合理性进行验证,确保符合相关要求。

(2)指标管理:在线损管理中,主要是以线损指标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的,所以线损指标设计的科学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最终线损统计的真实有效性,因此要构建高效的线损分析指标。

(3)监测预警:做好电网线损以及电量的监测预警工作也是改善线损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有效实现监测预警才能规避线损的进一步发展,降低线损危害度。在具体工作中,要分线、分区、分压进行合理分析,运用智能化监测系统做好数据监测,并将预警信息及时反馈给管理人员,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性。

(4)辅助决策:要对所统计的线损数据进行分析整理,从而制定科学合理的降损措施。

3.2系统架构

根据同期线损管理系统运行的实际需求,并考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以及扩展性等,将分层架构的思想有效运用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的构建过程中,进而将整个系统分为以下几层:

(1)信息交互层,根据SOA的信息交互功能,将相关数据和功能进行系统全面的有效集成。

(2)数据仓库层,数据在管理过程中要充分遵循统一、标准以及共享的原则,进而为内部提供良好的数据利用,为外部提供相应的数据服务。

(3)应用设计层,结合同期线损管理工作的实际需求,将统计、查询、分析以及评价等功能有效的融入于同期线损管理系统,同时,还要不断扩展其使用功能。

(4)分析展现层,为了能够将所收集的相关数据向同期线管管理的工作人员进行形象、直观以及清晰的展示,通过分析展现层能够以图形化、网络化的方式进行有效的展示,进而为线损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提供重要的参考。

(5)数据管理层,该层主要为线损管理系统提供数据存储和查询服务,将所收集到的所有数据进行可靠的存储,以便线损管理人员能够随时进行查阅。

3.3数据支撑。提高同期线损管理水平的基础就是对数据信息进行有效采集和分析,并根据数据信息制定具体、完善的方案。首先,要进一步落实电力系统的智能化体系构建,通过现代智能技术和计算机体系来构建完善的数据检测体系,提高数据搜集的全面性、精确性,增强数据反馈的及时性。同时要基于电网基础架构,进一步确认电力数据的精确性,为管理人员制定解决方案提供科学合理的依据。

结语

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智能电网技术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智能电网技术具有信息化、智能化、互动化等特点,有效提高了我国电网管理的整体水平。线损问题作为影响我国电网管理水平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智能电网技术不断发展和应用下必然得到有效解决,相信随着光纤技术、光电传感技术、智能检测技术的不断发展,电网线损管理水平将会进一步提升。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会遇到诸多问题,这就需要不断优化电网体系,提升电网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为我国电网体系的升级优化提供坚实保障。

参考文献

[1]王相伟,袁伟玉.线损精细化管理应用与实践———以山东省电力公司为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46-49.

[2]袁志聪.低压台区线损精细化管理[J].科技视界,2014(19):256.

[3]李少娟.线损精细化管理应用实践问题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30):6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