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管理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20
/ 2

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管理的探讨

叶巍

叶巍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浙江绍兴312000

摘要:现代化的医院一方面面临着信息化和知识化的挑战,另一方面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内部的组织结构和人员构成越来越复杂,患者数量的增长务必促使医疗设备和卫生材料的供给量的增大。不断扩大的业务量和精确的财务数据就成为最突出的矛盾,而解决矛盾的关键因素是管理改进,于是如何促进有效的管理制度成了我科室管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本文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对改进采购制度进行有益的探讨。

关键词:医疗设备;采购流程;采购管理

引言

近年来,我国医疗技术出现高速发展和更新的趋势,而在疾病的临床诊疗过程中,医疗设备体现出其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和价值。随着医院规模的不断扩大,医疗设备的采购行为也逐渐成为医疗机构的主要经济行为,其采购数量和金额也有逐渐上涨的趋势。如果医疗设备的采购不能得到有效的管理,那么会降低医疗设备的使用率,可能会造成医疗资源的闲置或紧缺,影响医院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经济效益,降低医院在群众中的信誉,也可能会滋生腐败行为。因此,对医院医疗设备采购行为的规范化管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工作现状

目前,大多数医院医疗设备的采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流程:科室提出申请,院内审批,装备部门结合具体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市场调研、公开招标,等招标采购工作。最后,签订合同、验收、付款。在整个流程中,采购流程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协同配合,部门涵盖的范围也比较广,其中不仅包括医院内部的临床、医务、财务、审计、采购、维修、库房等部门,还包括医院外部的三方招标公司、供应商等的支持和协作。“在实施过程中,信息的传递要及时、准确,才能有效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的发生率。”由不同人员来完成不同阶段的任务,在相互积极配合下完成采购流程。当前医疗设备采购工作现状如下:大部分医院采购制度存在很多漏洞,采购流程不规范,部分医院甚至只有表面工作,在医疗设备采购过程中,相关部门人员在采购过程中,直接与供应商接触密切,从中捞利润、以次充好。这样以来,不但医疗设备供应商的合法性得不到保障,而且严重侵犯了医院与患者的合法权益。医疗设备种类繁多,不同类别医院、不同科室所需设备种类也大有不同。目前,我国并无明确医疗设备的分类标准,这更加使得医疗设备的采购管理难度大大增加。且医院的医疗设备采购人员的专业性有待提高,社会上的专业人事更是缺乏,国内大部分医院的相关采购部门人员基本上不具备采购的专业知识及专业技能。增加采购过程中的困难,使得医疗设备采购工作缺乏专业性与科学性。

二、医院医疗设备采购的一般流程

2.1临床科室提出申请。各科室根据本科室医疗设备的使用情况,详细填写医疗设备购置申请表以及论证报告,根据自身使用情况对所需医疗设备的详细介绍、经济效益、使用价值进行说明。并提交至医院医疗设备管理委员会。最终上报到医院相关领导进行审批,审批后方能正式立项。

2.2采购部门制定采购计划。根据科室上报的购置设备申请,相关采购部门进行讨论,根据各科室所需设备的具体情况编写采购计划。根据采购计划,20万元以上统一上报市政府参加政府招标采购。大型设备招标,大额设备(超过20万元)统一由政府采购办公室招标采购,20万元以下设备由院领导主持招标采购讨论会议,院内组织、审计、财务、设备管理部门、使用科室等多部门必须参加。

2.3公开进行招标。招标之前,设备管理部门会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对所需购买设备进行论证和市场调研,确保顺利招标。期间,院方需要对竞标厂商的公司资质、经营模式等资料进行严格把控。医院会组织专家、相关人员成立临时谈判小组,与竞标厂家进行谈判,谈判内容主要包括:配置、价格、安装、培训、付款方式、到货时间、售后等。

2.4签署合同、付款、验收。招标结束后,进行合同的签署,由设备管理部门(或招标公司),根据招标要求对合同进行初步审核,由院方审计部门审核通过后报市法制办审核,审核通过后院领导签字盖章,生成合同。通知中标经销商领取合同。政府采购设备合同由政府采购办负责,医院可委托第三方招标公司招标,医院与招标公司签订委托协议。关于付款方式,最常见的就是货到付款和先付款后到货付款,方式由供应商与院方提前沟通协调。关于验收,验收包括数量验收和质量验收。验收时,根据合同规定的内容,求供需双方要同时在场进行验收。验收工作是支付货款的凭证,也是采购工作的最后一步。

三、优化医院医疗设备采购流程管理

3.1优化采购计划。医院医疗设备的特点是品种繁多、需求量大、更新速度快、金额巨大。所以,在制定采购计划的时候一定要严谨。为了进一步确保医院工作的正常展开,临床科室把预测采购设备的信息报给相关采购部门,根据各个科室的实际情况及采购需求,相关采购部门必须制定出合理的采购计划,内容包括设备的详细信息、品种、功能、数量及要求到货时间等。

3.2优化采购过程。在采购过程中,按照采购计划执行采购任务,严格遵循采购制度,进一步完善招标采供机制。要做到主次分明,重点放在采购金额较大的医疗设备上,根据各医疗设备价格的市场波动,制定科学合理的采购限价,尽可能降低所采购医疗设备的价格,严格把控采购成本。同时,产品的质量、价格、性价比等都是采购中需要了解分析的数据。招标结束后,坚持公开、公正、公平原则。将采购计划、采购方案、招标文件、供应商资质的审核结果等信息在网上公开,接受大众监督、审核。

3.3优化验收管理。产品到货后,库管部门查看订单号,在与入库通知单核对、审核无误后,再由临床科室领用,查验无质量问题后方可签字。

3.4优化财务结算。在财务结算工作中,要避免因信息在各部门传递中产生的错误、拖延、积压、等问题。财务人员须查看入库通知单、供应商实物发票,判断交易是否正常。如一切无误,方可按期向供应商打款。

四、结语

医院建立医疗设备规范化流程管理模式后,将全过程整体管理的理念贯彻始终,将采购成本、经济效益、人员培训和保养维修等内容综合考虑,体现在招标文件中。此外,在医疗设备采购和管理的过程中还应提高设备科人员的专业水平,注重设备管理的规范化和程序化,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努力为临床科室服务。

参考文献:

[1]马俊,孙忠河,蒋红兵.医疗器械采购工作的绩效评价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10):37-39.

[2]石海浩,方梅华.医疗器械循证采购的探讨[J].中国医疗设备,2012,27(4):67-69.

[3]郎朗,种银保,杜娟,等.医疗器械采购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医学装备,2011,8(9):43-45.

[4]张锦,孙云山,张立毅,等.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在医疗设备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4,32(10):782-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