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透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2-12
/ 2

血透室护理风险分析及对策

谭淋之

绵阳市中心医院血透中心谭淋之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了解血透室护理职业风险形成因素提供依据。方法:对血液透析过程中存在的护理风险进行分析。结论:血透室护理过程的不安全因素有: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患者因素,通过对不安全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血透室;护理;风险因素

血透室是患者进行血液净化透析治疗的重要场所,也是临床风险事故最易发生的地方。血透室护理工作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高的护理工作,在治疗过程中存在的潜在风险也是多种多样的。血透室是治疗肾衰竭患者的工作区,护理风险的存在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同时,若护理人员不对此加以重视可能会引起医疗纠纷,带给患者和护理人员不必要的损害,因此,通过风险管理,增强护士自我保护意识,降低职业危害,进而为病人提效、安全的护理服务。现将护理风险分析如下:

1.环境因素

血透室作为集中治疗慢性肾衰的特殊场所,危险源远远多于其他一般科室。每天工作在其中的护理人员,因为职业的特殊性,不得不暴露在这样的高危环境下,安全和健康受到威胁,若不注意个人防护或者防护不当,就会造成各种不同的职业性损伤。

1.1感染源多

目前,透析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且患者病情也越来越复杂,其中有很多是乙肝、丙肝、梅毒、艾滋病等血源性传染病感染者,在动静脉穿刺、静脉插管换药、抽血、输血和透析等治疗过程中,患者易出现恶心、呕吐等失衡综合征,或者发生锐器损伤,都有可能使护士接触到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从而导致疾病感染。

1.2化学性危险源

透析室由于其特殊性会使用大量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这些消毒剂易挥发、腐蚀性强、刺激性强,同时透析室环境相对封闭,患者密集度高,空气流动性差,有毒气体长时间在室内滞留;此外,透析过程中所用的AB透析液,也是具有腐蚀性的液体,与这些试剂的长期接触,易起皮肤的刺激反应、呼吸道刺激症状、结膜炎、等病症,直接危害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1.3其他危险源

血透室工作环境封闭,透析设备多,噪音大、设备辐射强,长期处于高噪声环境中,护理人员的听觉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内分泌系统均可能受到伤害,同时促使护士产生强烈的生理应激反应,出现焦虑、失眠、头痛等现象;此外机器设备的辐射危害;工作中常常需搬运透析液桶、长时间弯腰穿刺、操作使用电气设备等易造成腰肌劳损、椎间盘突出等身体损伤,且由于设备较多,电路复杂,也存在触电危险。

2.护理人员因素

2.1护理人员专业知识与人员配备

血透室护理是一项专业技术要求高的护理工作,稍有疏忽就会对患者生命造成威胁。护理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以及急症应对能力及对各种透析监测报警的识别能力。如果护理人员对仪器设备的性能了解不透彻,有时不按程序操作流程进行,使机器识别错误而出现停机或报警现象,影响患者的治疗;同时,由于透析患者逐年增多,且病情愈发复杂,血透室护理负担加重,人员配备不足,导致血透护理人员常常超负荷工作,频繁加班,易导致在护理过程中细节不够严谨,无菌操作不够规范,增加了护理风险。

2.2防护意识和能力不足

护理人员由于长期的高负荷工作易出现职业倦怠,护理状态不佳、精神松懈导致医疗事故的发生率高,且长时间操作需保持同一姿势,易体力不支造成操作失误;人员配备的不足会导致护理人员防护能力下降,如护理人员在专业之外还得处理简单的机器故障,造成额外风险。

3患者因素

血液透析多为维持性治疗,长期反复的血透治疗使病人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不断加重,常常导致病人及家属产生悲观、失望情绪,长期与血透患者接触,患者的负性情绪往往会影响护理人员的情绪,且护患沟通难度较大,容易造成护士在工作中心理压力大,从而增加护理风险。

4对策

加强风险管理,提高自我防护,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操作时,严格按照相关的操作流程进行,严格把控无菌操作,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学习,积极引进先进的护理技术和方法,要求熟练掌握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进行风险意识教育,定期组织分析以往所发生的风险事故,针对事故产生原因制定处置方法,制定应急预案,在风险事故发生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执行;增加人员配置,确保护理人员充足,实行弹性排班,新老搭配,保证护理人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适时组织护理人员户外活动,释放护士的不良情绪和压力,以确保患者护理的安全性,实现护理安全的目标。

优化透析室基础设施,合理布局,合理设置窗户,血透室设置在向阳通风的地方,加强机器设备的检修和维护,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调低机器的报警声音,保持透析治疗室安静,尽量降低噪音对自身身体的伤害;在配制消毒剂房间安装排风扇,增加空气置换速度,配制消毒剂时开启排风扇,取放消毒剂后及时加盖,避免消毒剂挥发,必要时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具。

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增加医患沟通,了解患者的各项需求,帮助患者积极参与到治疗当中,并听取患者的意见,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业务水平,为病人提供及时有效的帮助,同时,通过健康宣教,可以有效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我安全防范意识,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护患的信任度与理解度,能有效地减少突发事件及纠纷的发生。

5.小结

血透室是患者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重要场所,血液透析技术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术标准要求较高,属于高风险操作。因此,要减少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护士应有高度的责任心,过硬的专业技术,对血透室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因素有充分认识,并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应急事故的处理能力,才能防患于未然,确保透析治疗的顺利进行;在护理过程中,优化环境管理,加强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对患者的宣教工作,可降低职业风险系数,降低不安全事故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晓平.加强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J].护理实践与究,2010,17:75-77.

[1]邵倩.血液透析室护士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