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招生现状及对策之我见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4-14
/ 1

中职招生现状及对策之我见

刘莉

刘莉

(阜阳市太和县第二职业高级中学太和236600)

【摘要】5月又到了一个求职的关键期。中职生的就业不比大学生的差,但是与这种就业喜讯不符的是中职学校的招生很冷清,甚至说是困难重重。这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又有这样好的解决对策呢?

【关键词】求职招生宣传职业体验日

又是一个毕业季,又到了很多毕业生求职的关键期。纵观整个就业形势,许多大学生就业遭受很大的困难,而中职生的就业前景却十分的喜人。很多重点中职学校,七八个岗位抢一个学生,还有许多学校都是提前“预订”。但另一边,中职学校的招生相对的就冷清了许多。很多中职学校面临着招不到人的困境,他们跑学校、要政策、甚至拿钱买学生的现象也屡见不鲜。可是,招生的情况还是不很理想,是什么原因让中职学校如此缺乏吸引力?又如何打破社会对中职教育的偏见呢?

我觉得还是观念的问题。在我们传统的教育观念中,只有考上重点高中,考上重点大学,才算是成功,才算是光宗耀祖,未来才能有出息。而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很多人眼中都是“差生”、“失败者”。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不愿意来职业学校学习,即使来了,也不愿意对外人说,举得是很丢人的事情。而且,很多的家长以及社会上的人,认为现在的职业教育是“断头台”是的教育,是“低层次教育”。

要想提高改变职业学校的这种困境我认为以下的方法是可行的。

一、限制学校无限制扩大规模,提倡精致化办学

当前,有许多中职学校,为了追求效益。在办学规模和层次上脱离客观实际,一味的“求大求高”。他们千方百计的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层次,却没有触及到中职教育的办学实质。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存在着“太旧”、“太新”的问题。“太旧”指学校的专业设置、实训设备陈旧。很多学校的专业设置,根本不是考虑当地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一直都是那老三样,计算机、电工电子、会计。几乎每个学校都是这样的专业,肯定会导致学生毕业以后就业难。“太新”是指很多学校看到最近又新兴什么专业,想想我们也要有这样的专业,才显得我们的办学层次。于是,不管有没有专业课老师,有没有相应的实训设备,先招过来再说。也导致很多学生和家长来上学之后,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学生真正在这个领域也不会有什么发展。

以上的种种思想,导致了办学走向一个只追求表面的误区。我们应该提倡精致化办学。不要求专业多么大,多么时髦。只要是能让学生有发展空间的,或者很好就业的,都可以精细化发展。

二、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职校认同感

我连续带了两届职高班的班主任,每届开学以后我都会给学生做个调查。你是怎么来到这个学校的?换句话说,你为什么选择的是这所学校?很多同学都会说是初中班主任让我们来的。我又问,那你了解中职学校吗?知道这里有免学费政策吗?知道我们这里有升学直通车政策吗?学生均摇头表示不知道。对普通高中来说,有高考这个衡量的尺子,每年考试成绩一出来,哪个学校好哪个学校不好,每个人内心都有了考量。而丈量我们职高的,是一把软尺子,没有高考这样的国考来给自己宣传。怎么样让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了解职业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的相关政策,靠还应该是宣传。要让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尤其是中学校长和老师了解职业教育,职业他们在平时的教导和部分学生的升学导向中,能给学生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只有了解,才会慢慢的转变思想接受,对职校的认同感才会上升。学生才初中成绩不是很理想的情况下,才会继续升入职高,找到自己感兴趣的职业,继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而不是直接出去打工。

三、打开职校大门、种下事业种子

前不久看到一个新闻,内容是说上海首次邀请中小学生走进中职学校,参加“职业体验日”。很多同学自己动手在画布上作画,然后做成有个性的T恤、布包;有的把一根普通的电缆做成网线,再用他体验上网;有的跟着未来的厨师学习香甜的点心……。看到这里,我颇有感触。在美国,孩子6岁就要接受职业体验教育,而在中国,职业启蒙教育起步很晚,许多学生甚至到高考填志愿时,还对个人兴趣特长和各种职业特性缺乏了解。更有甚者,很多大学生考研究生的时候,对自己的专业和导师都不知道怎么选择,这是个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说,我们为什么不能更早的开展职业体验,让学生对职业有所认识,较早的认清自己的兴趣所在呢,这样,他们在日常的学习中更有动力。所以,我们也应该打开职校的大门,推出“职业体验日”这样有意义的有影响力的活动。充分发挥实训中心先进的设施设备,特色校园文化等优质资源。让广大中小学生走进学校,并通过体验活动,了解职业教育。体验职业文化,树立职业理想。在每个中小学生心里,种下一颗职业的种子。慢慢的,让职业教育和普通高中占有同样的地位。

学生来到职业学校,不仅是学习了一技之长,更是让人格得到了健全发展,这对他们的将来好民族的将来都大有好处。只要本着一颗“以人为本”的心,职教的明天一定会更好。

【参考文献:】

[1]浅谈走出办学理念的误区。田银华-《纵横教坛》,2004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