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降钙素原监测指导肝硬化自发性

/ 2

血浆降钙素原监测指导肝硬化自发性

罗蓉1李小平2高兴玉2胡厚祥2罗勇2陈丽2周怡1李洪涛1何敏

左彦张允健陈远博雷平光通讯作者

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广东深圳518105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血浆降钙素愿监测指导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治疗的临床研究,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科研资助项目(2013218)

【摘要】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在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抗菌治疗中的指导意义。方法:将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PCT组和对照组各30例。在相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PCT组按照PCT水平决定抗生素的启用、用量及停用;对照组由医生根据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症状决定抗生素的使用,观察两组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及疗效;抗菌药物疗程和费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患者住院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及疗效;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CT组抗生素疗程和费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CT指导下进行肝硬化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的抗菌治疗,能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患者肝功能损害的发生率,改善预后。降低住院天数和费用。

【关键词】降钙素原(PCT);肝硬化;自发性腹膜炎(SBP);抗菌治疗

【中图分类号】R6573+1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8999(2013)12008601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是重症肝病特别是肝硬化腹水患者常见而严重的并发症[1],早期诊断及时控制感染是影响预后的关键,而滥用抗生素势必引起肝功能的进一步损害,甚至引起细菌耐药或二重感染对患者造成严重危害,合理使用抗生素是改善预后的关键,目前建议通过实验室指标的检测和病情来决定抗生素的使用情况,但缺乏灵敏的指标[2]。降钙素原(PCT)是一种诊断细菌性感染的新指标,与其他临床指标相比,具有较高的灵敏度与特异度[3]。本研究探讨PCT指导下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患者抗菌药物治疗的有效性,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9月-2013年9月在我院确诊为肝硬化并自发性腹膜炎的患者共60例(其中男40例,女20例),年龄:17-79岁,平均51岁,肝硬化的诊断标准符合中华医学会2000年西安会议制定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4]SBP的诊断标准采用1988年全国腹水学术研讨会上制定的SBP参考标准:(1)出现发热、腹痛、腹部压痛或(和)腹肌紧张等典型临床表现;(2)腹水常规检查白细胞>500×106/L,多型核白细胞(PMN)>250×1016/L;(3)腹水细菌培养阳性。凡具备上述标准中2项,且除外癌症、结核性水及腹腔脏器破裂或穿孔导致的弥漫性腹膜炎。[5]随机分为2组,PCT组和对照组各30例。

12研究方法:

PCT组入院时和入院后3,5,7,10天重复检查血浆PCT,PCT采用半定量免疫色谱法(semiquantitativeimmunochromatographictest,PCTQ)检测,试剂来自德国BRAHMSDiagnostica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PCT>2ng/ml时立即启用抗生素,当PCT降低80%,建议停止使用抗生素;当PCT降低90%时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对照组根据临床症状:发热,腹痛,腹部压痛时启用抗生素;症状体征明显好转,腹水消退,肝功能各项主要指标明显改善,病原菌阴转时停用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肝功能(ALT,AST,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及疗效;抗菌药物疗程和费用;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患者住院病死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随机对照设计,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治疗前后样本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样本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结果比较(表1)

组别ALT(U/L)AST(U/L)TBIL(umol/l)PTA(%)住院病死率(%)

PCT组8016±36.41793±45012204±538705±5363333

对照组7989±3668804±43882196±548698±6013341

P值P>005P>005P>005P>005P>005

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TBIL,凝血酶原活动度(PTA)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抗生素使用及住院情况比较(表2)

组别抗生素使用时间(d)抗生素费用(元)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

PCT组918±31720712±43341242±6746561±3457

对照组1641±41534186±70352057±6368735±4568

P值P<001P<005P<001P<005

3讨论

细菌易位是导致SBP的主要机制之一,与门静脉高压侧支循环建立、肠道细菌易位等导致细菌进入腹腔,以及肝脏库普佛细胞吞噬能力下降等导致宿主防御功能低下有关[6]。SBP患者在G细菌内毒素和炎性细胞因子(如TNFa,白细胞介素6)等作用下诱导PCT的产生。而且其血清动力学研究发现动态检测PCT水平可以有效的指导抗生素的使用,缩短抗菌疗程。本研究PCT组PCT>2ng/ml时立即启用抗生素,当PCT降低80%,建议停止使用抗生素;当PCT降低90%时立即停止使用抗生素,结果发现治疗后与对照组肝功能各项指标及患者住院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却明显缩短了抗菌素使用天数和住院天数;减少了抗菌素费用和住院费用。说明PCT指导抗菌治疗策略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中是安全有效的,降低了抗生素使用量,节约了患者的医疗费用,降低了医疗成本。同时避免了更多的细菌耐药的发生和过度应用抗生素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华晔,杨大明.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诊断进展。国外医学内科学分册,2006,33(1):4044

[2]HsiangCH.TheimpactofalteredannexinIproteinlevelsonapoptosisandsignaltransductionpathwaysinprostatecancercells[J].Prostate,2006,66(13):1413

[3]王雪芝.肝硬化合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患者血浆降钙素原检测的临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14):21782179

[4]中华医学会,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J],中华传染病杂志,2001,19(1):5662

[5]全国腹水学术讨论会,肝硬化腹水并发自发性腹膜炎的诊断标准[J].中华消化杂志,1989,9(5):359

[6]赵国根,谢润生.重症肝炎和肝硬化合并细菌感染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4(1):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