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痛ERCP的全程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8-18
/ 2

无痛ERCP的全程护理

郑艳青

郑艳青

(江苏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10008)

【摘要】目的探讨无痛技术应用于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的全程护理体会。方法通过对52例在无痛技术下行ERCP术患者的全程护理配合,总结无痛ERCP相关护理的注意事项及体会。结果52例患者插管成功率100%,均未发生大出血、感染及穿孔,患者术中处于中度镇静状态,有意识能配合医生护士但无疼痛。术后平均1-2min清醒,能准确回答问题,疼痛评分0-1分,对无痛技术满意。52例患者中术后并发轻型急性胰腺炎的2例(3.8%),给予相应治疗后痊愈;11例(21.2%)有一过性高淀粉酶血症,但无临床症状未予特殊治疗。结论无痛技术应用于ERCP能够使患者在中度镇静无疼痛的状态下完成检查和治疗,而护理工作是其能否成功的重要一环,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及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显著意义。

【关键词】ERCP无痛技术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8-0320-02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将纤维十二指肠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由活检管道内插入塑料导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后X线摄片以显示胰胆管[1]的方法。本法于1968年由Mccunne首先报导,后日趋完善,为一种无创或微创的诊断及治疗肝、胆、胰系统疾病的技术手段,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可重复操作、免除开刀手术等优点。ERCP成功率逐年提高,目前已达90%左右,成为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重要手段[2]。

无痛技术应用于ERCP是近年来新开展的项目,它缓解了检查治疗过程中给患者带来的一系列痛苦,使患者在中度镇静无疼痛的状态下完成内镜的检查治疗。而完善的护理体系和流程在ERCP相关术中对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及早发现减少术后并发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现将本院2012年11月~2013年6月共52例患者行无痛ERCP术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12年11月~2013年6月,我科共行无痛ERCP术52例。其中男性30例,女性22例,男女之比1.36:1,年龄15~78岁、平均年龄56.4岁。利用该术诊治的疾病包括胰腺癌2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2例、胆管结石30例、胰管结石13例、胰管炎性狭窄1例、十二指肠乳头占位3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1.2方法患者取俯卧位,用斜坡垫稍抬高右侧肩部,颈部放松、头偏向右侧。鼻导管吸氧3~4L/min、心电监护、固定口圈、防脱落和咬伤镜身。经静脉通道注射诱导剂量的丙泊酚0.2mg/kg、瑞芬太尼0.5ug/kg,维持剂量的右美0.3ug/kg.h、瑞芬6ug/kg.h。患者处于中度镇静状态下,有意识呼之能应,呼吸、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等平稳时插镜操作。待内镜操作基本结束、开始退镜时停止用药。

1.3结果52例患者成功行无痛ERCP术。患者术中血氧饱和度95%以上,生命体征平稳,清醒后自诉检查中无明显不适感,疼痛评分0-1分,满意度调查100%。术后无重要脏器并发症。

2.护理

2.1心理护理因患者及家属对无痛ERCP术不甚了解,缺乏相关知识,对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有所顾虑,担心操作失败,从而导致焦虑、恐惧心理。故责任护士应首先耐心细致的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该术的目的、优点和必要性、术前、术中及术后注意事项,给患者一种安全感[3-5]。其次可请已经历过无痛ERCP术的患者现身说法,告之该术在中度镇静下完成,术中清楚但并无明显疼痛、术后清醒快、无麻醉不良反应等,从而让患者消除思想顾虑,增加信心,从而以较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相应检查治疗。

2.2术前准备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仔细了解病人一般情况,重点了解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麻醉史,以及有无青光眼、心、脑、肺、肝及肾脏疾病史;有高血压病史的患者应指导术前服药确保手术日血压平稳;(2)必须了解血常规、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心电图等。如既往有冠心病史、心电图提示心肌缺血明显者,则应首先在心内科治疗改善后才可实施该术;(3)术前禁食8h,禁饮4h;(4)建立静脉通路,推荐取右手或右前臂粗直、弹性好、易固定的血管打留置针;(5)向病人及家属交代术前注意事项,脱去内衣裤换宽松的病员服,除去身上的金属物件及义齿,术前协助患者练习床上排尿,预防术后卧床无法自行排尿;(6)物品准备:除ERCP用的内镜及附件外,还需准备麻醉药品、监护仪、压力供氧装置、呼吸道管理用品(气管插管用品、喉罩、口咽通气管、简易人工呼吸器、吸引装置、除颤起搏仪、急救药品等)。

2.3术中护理其要点有:(1)患者取俯卧位,嘱其全身放松,头偏向右侧,鼻导管吸氧3~4L/min。固定口圈、防脱落和咬伤镜身。由麻醉师给予静脉复合麻醉,严格掌握麻醉药物剂量,待患者处于中度镇静状态、生命体征稳定后医师将内镜插入十二指肠降部乳头处。术中专职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呼吸、脉搏、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情况,严密监测检查全过程,及时发现并记录检查过程中患者的反应。如出现呼吸抑制、血压下降、呛咳、呕吐、躁动等,应及时给予处理。若出现呛咳或血氧饱和度一过性低于90%时应立即抽吸口腔及咽喉分泌物、提高下颌和加大氧流量,必要时拔出十二指肠镜待生命体征平稳后继续。本组52列患者未出现麻醉不良反应;(2)操作过程中常规连接多功能监护仪,麻醉师负责维持良好的生命体征及麻醉深度,专职护士负责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清除口鼻分泌物,严防窒息。专职护士必须熟悉整个操作过程及医师的意图,动作熟练、准确,与医师默契配合,主动推进、后退各种器械和推注药物。尽量减少操作时间,减轻患者的痛苦。

2.4术后护理(1)体位:术后待患者完全清醒用平车推送至病房,去枕平卧头侧向一边,给予氧气吸入2~3L/min,心电监护6h,嘱其术后绝对卧床休息6h,待6h血压平稳后可取半卧位休息,需卧床24h;(2)心理护理:多与患者交谈,了解其对治疗、护理、饮食、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掌握其思想状况。尊重、鼓励、安慰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利其早日康复。多数患者在无痛ERCP术后即刻清醒,部分患者醒后可有轻微困倦、头晕、咽喉部不适等症状。这是麻醉及无痛内镜检查常见的反应,应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心理负担,积极配合术后治疗护理工作;(3)饮食:术后禁食禁饮24h,并分别动态监测3h、12h、24h血淀粉酶和24h血常规结果。若24h后患者血常规和血淀粉酶正常,且无发热、腹痛、出血等不适症状,则可进低脂流质饮食并少量多餐,后逐渐过渡到低脂半流饮食,同时避免粗纤维食物摄入,以防止对十二指肠乳头的摩擦,导致渗血。而后再慢慢加量至低脂软食,应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若血淀粉酶较高且伴有发热、腹痛等,则继续禁食,监测血淀粉酶变化,并询问患者有无其他不适。遵医嘱正确使用胰淀粉酶抑制剂,预防和治疗急性胰腺炎;(4)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①出血:严密观察患者有无黑便、呕血、有无脉速及血压下降、出冷汗等征象。如有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协助处理和抢救。②急性胰腺炎:是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其与术中胰管压力升高、胆管损伤等有关。常规查血清淀粉酶,若大于正常值得3倍,同时伴腹胀、腹痛、发热等症状应积极按急性胰腺炎处理[6]。例如可给予禁食、解痉、持续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保证引流管通畅、补充液体及电解质、抗感染等。③胆道感染:在胆管内操作时会造成胆管内压力过高,胆汁中的细菌进入血循环从而引起感染,因此在ERCP术后应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术中严格无菌操作,术后严密观察体温及血常规的变化[7]。④穿孔: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的腹痛、腹胀情况,若患者出现腹胀,应给予胃肠减压,保持胃管固定良好,引流通畅,注意观察引流液的性质和量,并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2.5出院指导加强饮食指导,避免高脂肪、油腻饮食,忌烟酒。出院后1~3个月以清淡饮食为宜;注意保暖,劳逸结合。按医嘱继续服药1个月,定期回院复查(血常规、血淀粉酶、生化全套、B超等检查)。

3.讨论

传统的无痛技术是让患者处于无意识、呼之不应的麻醉状态,而我科的无痛技术是在患者处于中度镇静状态下,有意识呼之能应,呼吸、心率、血压和血氧饱和度等平稳时插镜操作,待内镜操作基本结束,开始退镜时停止用药。这种麻醉的好处在于患者有意识但无疼痛,可以随时评估患者的感受,取得患者的配合,减少麻醉意外和并发症的发生。

总结52例患者行无痛ERCP术全程护理体会,重点是心理护理。因我科无痛技术患者处于中度镇静状态,患者有意识,知道自己的手术过程,但无疼痛,我科专职护士充分做好患者心理护理,患者因此积极配合操作从而使我科手术操作时间相比传统无意识状态下操作时间普遍缩短,从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显著地诊疗效果。

其他方面如全面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护理、病情的观察及并发症相关知识的掌握,早发现、早治疗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我院开展的无痛ERCP相关术,患者处于中度镇静无疼痛状态,通过了积极的心理护理,提高了病人的依从性和诊疗操作成功率,患者满意度更高,我院护理经验值得护理同仁借鉴。

参考文献

[1]常廷民,范颖英,李林生,陈香宇,李建生.无痛技术在困难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术中的应用.中国内镜杂志.2011.(12):1317-1320.

[2]AdlerDG,BaronTH,DavilaRE,etal.ASGEguideline:theroleofERCPindiseasesofthebiliarytractandthepancreas.GastrointestEndosc.2005.62(1):1-8.

[3]刘淑媛,陈永强.危重症护理专业规范化培训教程.2006:39.

[4]孙剑珊,蒋丹斌,单际平,蔡霞,沈秀萍,倪风华.无痛技术在治疗性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应用及护理体会.基层医学论坛.2010.(33):973-974.

[5]程艳秋,宁瑞花,王晓芬,于宏影,殷积美.心理干预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病人心理的影响.护理研究.2010.(31):2872-2873.

[6]肖素琼,连丽凤,张惠琼.无痛技术下ERCP的配合与护理.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03):328-329.

[7]胡正琼.ERCP检查的配合及护理.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