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0-20
/ 2

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董洁

董洁

(成都航天医院;四川成都610100)

【摘要】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患者60例,根据病情将所有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30例)与全身感染组(30例),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PCT检测,分析并比较各组血清PCT水平。结果局部感染组及全身感染组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全身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局部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抗生素治疗后局部感染组与全身感染组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T检测在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能够在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同时,较好的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

【关键词】细菌感染;降钙素原检测;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号]A[文章编号]2095-7165(2018)20-0307-01

细菌感染为导致临床危重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通过早期确诊尤其是全身细菌感染,将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恢复产生重要意义[1]。经多项研究发现,PCT含量通常与机体细菌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当人体感染细菌后,血清PCT水平将随之上升,故推断该项指标水平可作为早期鉴别诊断及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的重要参考指标[2]。为此,本研究对全身和局部细菌感染患者进行PCT检验,以为探讨其在细菌感染疾病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现将具体信息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患者60例,根据病情将所有患者分为局部感染组(30例)与全身感染组(30例)。局部感染组男19例,女11例;年龄20-72岁,平均年龄(45.61±3.08)岁。全身感染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19-72岁,平均年龄(45.57±3.12)岁。同期选择3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71岁,平均年龄(45.63±3.04)岁。三组受检者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

1.2方法于受检者入院后抽取其静脉血,在给予细菌感染患者抗生素治疗后的第3-5d内再次抽取静脉血并将血清分离,进行PCT检验,仪器:Cobase411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试剂:罗氏,方法: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验操作需按照试剂说明书严格执行,当PCT>0.5ng/ml时则为阳性。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三组PCT水平对比局部感染组PCT水平为(2.61±0.35)ng/ml,全身感染组PCT水平为(11.49±7.08)ng/ml,均高于对照组的(0.33±0.25)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034、8.628,P均=0.000);同时全身感染组与局部感染组PCT水平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61,P=0.000)。

2.2治疗前后PCT水平对比抗生素治疗后局部感染组与全身感染组患者PCT水平分别为(1.73.±0.26)ng/ml、(7.52±1.64)ng/ml,均低于治疗前的(2.61±0.35)ng/ml、(11.49±7.08)n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054、2.992,P=0.000、0.004)。

3讨论

细菌感染为临床常见危重症及并发症诱因之一,在细菌侵入人体各个器官后可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且当细菌随血液遍及全身后将对其生命健康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如何根据一种检测标准做出早期诊断并及时采用抗生素治疗对患者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3]。

PCT为甲状腺C细胞分泌物,不会释放并进入血液,但由微生物引起的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I基因的表达,进而导致全身细胞释放PCT。经相关研究发现,PCT在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较低,一旦出现感染其浓度也随之明显升高,故可将该指标作为检测细菌感染患者病情发展程度及评估抗生素治疗效果的重要指标[4]。本研究结果显示,局部感染组及全身感染组PC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同时全身感染组PCT水平高于局部感染组,表明PCT检测在细菌感染患者诊断中具有显著应用价值,可较为准确的判断疾病类型与发展程度,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有力依据;抗生素治疗后局部感染组与全身感染组PCT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表明细菌感染患者体内血清中PCT水平可随抗生素治疗而逐渐降低,在预后评估中同样可发挥重要作用。PCT水平变化通常具有专一性,仅对人体内细菌数量做出浓度升高的表现,针对非细菌感染者,其体内PCT水平则无明显波动与变化,故可推测PCT还能够作为辨别细菌感染类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通过根据人体内PCT浓度来判断疾病类型,可确保患者能够及时得到确诊与治疗,从而有效降低死亡可能性[5]。总而言之,PCT对细菌感染具有较高敏感性与特异性,适用于细菌感染的辅助诊断[6]。

综上所述,细菌感染患者进行PCT检测能够较好的评估其病情发展状况,且可对抗生素治疗效果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有助于临床医师对药物使用方案进行适当调整。

参考文献

[1]宋邵华,田惠玉,杨秀芬.降钙素原在可疑细菌感染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早期预警价值[J].内科急危重症杂志,2016,22(01):56-57.

[2]夏海兰,赵文花,刘英燕,等.降钙素原在急性细菌感染中的诊断价值[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09):1946-1948.

[3]华川.降钙素原检测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6,37(18):2644-2645.

[4]赵鹃,曾雪斌,彭端亮,等.血清降钙素原诊断医院细菌感染的临床研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5(21):4814-4816.

[5]牛毅.降钙素原在重症监护患者细菌感染的预后价值[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35(18):5252-5253.

[6]樊海燕.降钙素原在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01):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