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与施工管理

杨晓燕

山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打通南高速公路分公司山西大同037004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阐述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分析隧道施工安全风险主要影响因素,提出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措施,包括采取相应管理手段,加强对影响隧道施工安全的外界因素监控;建立完善的隧道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实行隧道施工安全动态风险评估,全方位保障风险评估的可靠性和功能性,希望可以为我国隧道施工安全管理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隧道施工;安全风险;施工管理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基础建设的迅猛发展,铁路、公路等隧道工程也得以大规模的建设,其长度及断面更大、结构日趋复杂。对隧道的使用功能和运营期间的安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标准,故要求隧道建设时采用更高的技术水平及更为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但隧道施工具有隐蔽性强、地质情况复杂多变、作业环境恶劣、作业空间有限等特点,故其质量控制难度大,需要根据隧道工程施工的特点,采取科学的,有针对性的质量管理及控制措施,避免在施工时埋下质量隐患,以确保隧道的结构性能、运营安全及使用寿命。

1隧道施工过程中安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对隧道施工进行安全风险评估是在完成工程地质勘测之后。这时候整个工程的地质勘测已经基本结束,但由于地质条件比较复杂,为了更加安全地对隧道进行施工,还需要对隧道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对于施工企业来讲,做好安全管理的首要工作就是提升人员的思想意识,减少安全隐患的发生。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是确保隧道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点,对于隧道竣工后能否投入使用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勘察,对周围环境和气候进行分析,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安全管理条例,在施工要求和具体的施工目标中将安全管理条例贯彻到各项施工工序中,确保施工的顺利完成。

2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特点分析

2.1影响因素多

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由于工程本身施工建设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不同的影响因素同时反馈在危险源辨识过程中,导致了危险源辨识效率低下。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中可以分为第一类危险源和第二类危险源,第一类危险源主要是工程本身出现的地质塌陷和山体滑坡、意外坍塌等问题,而第二类危险源主要指的是由于工程施工中所使用的施工机械器具等存在不合理,产生的意外安全事故。简言之,氛围自然意外事故和人工安全事故两种类型。两种不同类型的安全事故本身出现是在多种影响因素作用下而造成的,如果隧道施工建设过程中,出现安全事故,工作人员首先需要辨别是何种危险源,进而辨识造成原因和造成结果,所以整个过程是非常复杂的,需要施工人员明确辨别,科学辨识。

2.2风险动态变化的特点

隧道施工危险源辨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则是风险具有动态变化的特点,这主要是当前隧道工程施工内部环境逐渐变得复杂,而造成危险的潜在因素、明显因素以及临时性出现因素等也处在变化之中,造成了风险转移和风险扩大不可预见和防御的现象。基于以上分析,当前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工作中,需要工作人员制定联合防御措施,切实保证最大化风险防范效果出现。

3隧道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3.1改进施工方法与工艺

先拱后墙的方法是以前在不良地质断层破碎带施工中应用较为普遍的一种施工方法,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形成了二次初砌先墙后拱整体式砌筑的方法。这种改进的施工方法具有非常明显的防水性能,并且其结构安全度也较高。整体式模板台车施工、泵送混凝土以及程控式混凝土搅拌等都是二次初砌的主要形式,能够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为了保证公路隧道不出现漏渗的情况,就需要控制好公路隧道初砌防水工程的质量。在初砌防水工程质量的控制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就是控制好施工缝与防水层的质量。塑料止水带与橡胶止水带是初砌混凝土沉降缝与施工缝质量控制中经常使用的,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应该满足相关的施工要求,不能够让钢筋、钉子或者石子等刺破止水带。为了确保混凝土与止水带能够进行紧密的结合,就需要将止水带底部的空隙与气泡全部排出,并且加强混凝土的振捣。

3.2做好风险管理

在公路隧道的施工中,应该做好风险管理。对整个公路隧道工程的施工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分析中将危害隧道工程的质量、安全等的风险因素寻找出来,这就是风险识别。在风险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风险识别,这也是进行风险预防与风险评估的前提保障。确定目标、收集资料、明确最重要参与者、风险评估、编制风险识别报告以及识别出潜在风险因素等都是风险识别的主要内容。隧道施工风险评价与隧道施工风险估计组成了公路隧道施工风险评估系统。对公路隧道施工的各个阶段中可能存在的风险事件、影响范围、发生时间以及出现的后果等进行估计,从而提供风险预测的基础,利于施工单位进行隧道施工的风险评价,并结合实际的情况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计划。实施风险监控与风险措施的依据就是风险的估计。为了保证公路隧道施工项目的顺利进行,对整体风险水平进行确定,就需要综合分析隧道施工的各个风险影响因素,并且明确关键的风险因素。

3.3创新完善隧道风险管控程序

隧道风险管控程序完善的过程中,首先提升人员对危险源的辨识效率。通过项目负责人、施工人员和监督管理人员三方面构建,选拔专业负责任、经验丰富、专业风险管控水平较高的人员进入到风险管理体系中进行一系列风险管控工作。其次,隧道风险等级评价,施工人员一方面需要对隧道危险源程度进行等级划分,确定风险级别划分标准,对危险源进行归属分类,并且形成科学的项目风险清单,为后期风险控制工作的进行奠定基础。然后,风险源控制措施的制定,需要制定循序渐进的原则,保证各种风险源控制措施具有较大的适用性。而在风险管控措施制定过程中,需要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法律法规,尤其是在风险源控制清单形成中,必须严格各种法律法规规范的落实,保证风险源控制工作到位,又能够保证风险源控制过程中不会出现隐形安全事故。最后隧道危险源控制工作进行过程中,需要严格对隧道施工程序操作应用、操作规范、操作纪律、紧急施工救助方案等方面文件进行科学化的管理,做好文件档案的登记管理,定时查阅文件,发现安全隐患,深入到工程建设中进行对照,明确风险出现的环节和危险程度。整体上而言,隧道施工风险管控工作进行的过程中,重点保证隧道施工硬件设施的高效、安全应用,选择性能完善、高质量的的硬件设备,强化对隧道工程施工特殊性分析,最优化的选择压力容器、施工工具、化学危险品、移动电具,以此应用到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为风险管控发挥有效的硬件建设作用。

3.4强化技术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隧道施工风险管理工作进行的过程中,从技术层面上强化对风险管控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首先,施工人员注重采用隧道监控测量技术,以此前期勘测工作完成基础上,制定施工规划和安全管控方案。前期勘测工作尤其注重对围岩变形的监测以及支护受力状况的监测,以及对地下深处的断层、地下水、软弱围岩等进行分析,明确以上层面是否存在隐患安全因素。其次,施工技术应用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采用光面爆破方式,以此降低对地质周围岩石产生不良影响,合理设置围岩支护参数,保证围岩承载力符合工程建设标准,避免产生岩石滑坡的现象。最后,要注重隧道施工中照明和通风效果的提升,空气流通,避免产生隧道瓦斯爆炸的安全事故。

结语

提高作业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促进了人员风险识别技术的不断提升,科学评估风险,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科学有效的高速公路隧道施工中风险评估制度,采取科学的评估方法。严格执行风险管控制度,制定二级救援方案,加强环境维护,及时疏通施工现场,确保了风险管控制度的全面覆盖,积极实施紧急救援计划,确保了风险管控工作的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黄裕扬.浅析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化工管理,2018(05):37.

[2]曹守江.浅析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J].建材与装饰,2018(01):242-243.

[3]杨大林.浅析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7(04):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