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8-18
/ 2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相关问题分析

古钰珵

(江苏釜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210009)

摘要:科技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我国工业生产的不断进步。尤其在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方面,更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在电气自动化已经广泛地应用在国家的各行各业,对于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促进作用。然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能否正常运行,是由设备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所决定。本文先是对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作了一番分析,接着介绍了可靠性的意义和测试方法,最后探讨了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对策。

关键词:工业生产;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稳定性;对策

电气自动化产生于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形势下,不管是对于工业结构的调整,还是创造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所谓的电气自动化,就是能够减少人员方面的投入,同时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使得生产质量得到保障的同时还能提高生产效率。那么就突出了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重要性,控制设备只有保证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正常运行,工业生产的效率才能得到提高,如何提高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也就成了我们一直所关注的问题。

一、我国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现状

目前我国各行各业对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然而控制设备的制造厂商也非常多,这就导致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有些元器件生产厂家便只注重产品的数量,而对于产品的质量却置之不管。他们只关注产品在价格方面的竞争,而忽略了产品质量的优劣,以至于生产出来的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只能运行一时,然后各种问题便层出不穷,严重影响了其可靠性。

生产的正常运行取决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还有产品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其优良的性能,经济的实惠性,生产的安全性以及使用的可靠性,然而使用的可靠性却占据重要地位,只有使用的设备足够可靠,那么出现问题的情况才会少,从而才不会影响到后期正常的生产。

不同行业就会需要不同的电气自动化设备,同时对于设备的要求也不同,那么电气自动化设备的工作环境也就不尽相同,所以电气自动化设备还受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比如机械作用力、电磁场干扰、外在压力等。它们有些时候会使设备的某些元件受到损坏,或者因为干扰而工作不稳定,有时干扰太大还可能会引发安全性问题,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同时环境中的温度、粉尘、湿度、空气的质量等等,也会使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性能有所下降,它们会对设备的结构有所侵蚀,从而使设备的灵敏度降低,更有甚者会导致设备的彻底瘫痪而无法正常运行。在工作中的设备有时也会因为机器之间的摩擦、震动,而导致元器件的变形或损坏,最终使设备不能工作。还有后期对于设备维护的不够重视,也会降低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

二、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意义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直接影响着其故障发生的可能性,故障越易发生,那么需要的费用也越高,所以产品的可靠性从另一方面还可以节约开支,同时对于产品质量的提高以及设备的安全性也非常重要。只有产品的可靠性足够高,那么产品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如果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得到了提高,那么它在工作过程中发生故障的次数也就越少,从而后期的维护和保养费用也就会大大减少,最终设备的工作年限也会更长。由此可见,产品的可靠性决定着产品质量的好坏,用户是非常关注产品可靠性的。随着市场竞争力的日益加剧,现在各大企业为了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便把工作的重点都放在了对于设备可靠性的提高上,毕竟可靠性高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占据更大的优势。

三、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的测试

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的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良好的测试方法,才能发现问题,从而解决问题,最终提高设备的可靠性。通常我们检测设备可靠性的方法有三种:实验室测试法、保证测试法和现场测试法。

实验室测试法就是一种在实验室进行的测试方法,主要就是通过模拟和控制设备的运行环境和条件,然后以不同时间段设备的运行情况为依据来判断设备的可靠性。该项测试方法容易控制测试条件,同时得到的数据质量较高,但测试成本很高,适用于大批量要进行测试的设备。

保证测试法一般是在设备还没出厂前就对产品进行检验的方法,这种检测方法能够过早地发现设备存在的不足并对之进行修正,从而降低了产品的废品率。这种方法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另外如果需要检测的产品数量庞大,那就只能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进行检测。保证测试法在早期阶段就能够对产品的可靠性进行测试,从而提高了产品在出厂时的合格率。

现场测试法也就是实地测试,到自动化控制设备工作的地方进行测试,这种测试方法能够保证其测试环境与设备工作的实际环境更加贴合,所得到的数据也更加真实,对于被检测设备后期的维护更有作用。同时测试过程中所需要的设备不是很多,那么花费也会相对较少,还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状态。但这种测试方法受外界因素影响的程度较大,从而极易导致测试数据的不准确。

四、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的对策

1)设计要可靠

要想提高控制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可靠性,那么在设计阶段就要保证其可靠性。在设计生产设备时,我们就要对设备的特点进行研究,明确其应有的功能,分析设备的各方面参数,在保证产品的性能和正常使用的条件下,设计出合理的方案。另外对于产品的大小尺寸,所要占用的空间以及结构类型,这些都要考虑在内,不可遗漏。同时对于零部件的选择方面也要提前设计好,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品的费用,降低整个设备的制造成本。

2)合理选择零部件

设备性能的高低,取决于零部件的正确选择与使用。我们在选择设备零部件的过程中,一定要考虑到控制设备的自身特点,选择对于设备最合适的零部件。零部件的可靠性好,质量高,将对于整体的发展非常有利,可以保证产品的整体结构更加精细严谨。

3)选择标准的元器件

在选择所需的电子元器件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这样才能保证元器件的质量。同时在使用元器件的过程中,对于所用元器件的规格、型号等属性,还有检测元器件的数据参数,一定要作好记录,以便日后维护过程中能够很好地对它们进行修理。另外一定要设法为设备提供散热的途径,因为温度是影响电子元器件的主要因素。特别是一些大型设备,在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如果不能及时散出去,就会对其内部的元器件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设备的稳定性。

五、总结

电气自动化的不断发展,使得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被人们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然而设备的可靠性问题涉及到社会中的方方面面,同时也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对设备可靠性的测试也同样重要。只有自动化控制设备具有可靠性,才能保证工业生产高效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于雪梅.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学术论丛,2012.

[2]李乐超.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

[3]王磊,薛双苓.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可靠性探究[J].科技传播,2011.

[4]徐海波,朱常兴.电气自动化控制设备的可靠性研究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

作者简介:

古钰珵(1986—)女,汉,江苏宝应,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