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困生、发掘“闪光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1

重视学困生、发掘“闪光点”

李明璐

李明璐(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会理县南阁中心小学四川会理615100)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6715(2018)07-072-01

在一个班级里,总有一部分学生让老师感到比较头疼,他们缺乏好的行为习惯,不爱学习,好惹事生非,影响别的学生、影响班集体。大家通常把这部分学生叫作“学困生”。怎样做好他们的工作,使他们爱学、乐学,并建立起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值得每一个班主任认真探索的重要问题。我认为,要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要注意尊重学困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要小心得像对待一朵玫瑰花上颤动欲坠的露珠。学困生往往比别人有更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对于别人对他们的尊重、关心程度,非常敏感。因此,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是转化他们的前提。老师要紧紧抓住学困生的心理特点,不要触伤他们的自尊心。要以伟大教育家陶行知的“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为诫,设身处地为学困生着想,想想他们所处的环境、落后的滋味、内心的期望;想想他们毕竟是幼稚的儿童、求知的学生,是我们祖国的未来。我们作班主任的,要控制情绪,不随便对学困生“开炮”。要用爱心、呵护来鼓励他们成长,用微笑、热情来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二、要仔细了解学困生。

每一个学生,都有他特定的个性特征。他在学校中的表现,都与他的生活环境,家庭状况、成长过程息息相关。老师不要轻易对学困生加以指责,而要多和他们接触、交流,同时通过多种途径与家长联系,深入了解他们各方面的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听取他们的心声,使他们感受到关心和温暖。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不同的教育帮助措施,从而有效地开展工作。

三、要更多关照学困生。

学困生由于基础薄弱,需要老师在他们身上下更多的功夫。老师应该改进教学方法,认真的备教材,备学生,采用“一帮一、手把手”等多种方式开展教学。对学困生的作业,应多采用面批,以便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纠正。要充分肯定他们学习上的每一点进步,使他们不断树立“我也行”的自信心。对经常迟到的学困生,要弄清事由,是路程远,还是家里太忙……。对于思想爱开小差的学困生,教师要认真观察、分析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以授课内容为基础,拓宽话题,积极营造生动活泼的教学氛围,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根据他们的知识掌握情况,提出相对降低难度的问题,使他们能够回答,从而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学们鼓掌祝贺,老师送去的一缕赞许微笑和表扬,都能使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乐学”。

四、要充分信任学困生。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爱好,组建兴趣小组,充分发掘学困生的“闪光点”,让他们在某些活动中成为小组或班级的领头人。教师要适时发动同学为他们的成功加油、鼓掌,使他们充满自信,积极活跃在班集体中。如我班的苏文彪同学,他开始的时候学习很不理想,在观察中我发觉他爱劳动,懂礼貌,于是安排他负责一个组的卫生工作。他干劲十足,汗流夹背也不休息,为我班争得“星级文明班级”贡献了力量,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赞扬。他自信心增强了,克服了不良情绪,和班集体溶为一体,学习上也变得很努力,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总之,尊重、关心、理解、信任是真情的雨露,是学生进步的阶梯。在教育教学中,只要我们多给学困生一些微笑,充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也许他们明天就会成为祖国的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