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膜下血肿术后临床护理之管见

/ 2

硬膜下血肿术后临床护理之管见

徐镜洋王丽研郭旭李金秋(通讯作者)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吉林长春130042)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1-0254-02

硬膜下血肿是一种常见神经外科疾病,以老年人和小儿群体为多见。一般给予硬膜下血肿患者基础护理、病情观察、引流管护理和功能锻炼,并针对术后各种并发症,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1.基础护理

由于硬膜下血肿患者中存在昏迷和休克等情况,因此需要做好基础护理。

1.1体位护理

术后患者常规取头低脚高位,易加重术后头痛,治疗依从性较差,常会出现烦躁,治疗不配合,增加了意外拔管,坠床的风险。因体位影响明显增加回心血量,加重心脏负担,致使老年患者发生心脏病的几率明显增加。因此,超过50岁患者可取自然舒适体位。昏迷患者应平卧,并且头偏向一侧,避免发生呕吐阻碍呼吸道畅通。

1.2压疮和肺部感染的预防性护理

按时帮助患者叩背,按摩肘部、踝部、臀部和背部等受压部位,保证患者的皮肤干净以及床铺卫生、整齐,预防压疮、血栓形成等并发症;指导患者术后定时进行翻身、正确咳嗽等,每天雾化吸入2次;开窗通风,确保室内空气清新。患者恢复意识后给予气管插管和呼吸机帮助呼吸,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1.3口腔和饮食护理

要做好口腔护理和饮食护理,建议患者多食用高蛋白、高热量和高维生素的食物促进身体恢复。术后6h患者可食用流质食物,指导其多食用蔬菜与水果,荤素合理搭配,合理搭配营养,主要以低脂以及易消化的流质食物为主。减少食盐及糖的摄入,同时严格限制钠盐的摄入,以低盐、低胆固醇饮食为主,每日摄入食盐4~5g左右,摄入胆固醇在300g以下。对伴有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讲解饮食对疾病恢复的重要作用,并督促患者按照营养师制定的食谱进食。叮嘱患者勤饮水,预防泌尿系感染,确保大便顺畅。

1.4病情观察

在术后24~48h期间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意识、瞳孔等体征变化。针对全麻且意识不清醒者,每隔15~30min观察1次,清醒后1~2h观察1次;若意识恢复后再次发生意识障碍,可能为继发性脑出血或水肿,患者可能出现呕吐、高血压、脉搏减缓、肢体偏瘫、迟钝的对光反射和单侧瞳孔放大等表现,发现后应立即告知医生并遵医嘱进行抢救。

1.5心理护理

有些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会出现认知障碍,护士应主动热情地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早发现患者心理障碍,鼓励患者配合治疗,以助于身体恢复。

2.引流管护理、功能锻炼和出院指导

2.1引流管护理

将患者头部引流管有效固定在血肿腔下4~5cm处,确保引流顺畅,采取措施避免引流管发生曲折、脱落或受压。翻身过程中,防止对引流管的牵拉。控制引流袋压力在40~50mmH2O,确保足以分流或引流通畅。在引流管护理中,需要详细记录引流液颜色、流量和速度等变化特征,掌握引流速度,可以减少脑出血和颅内压下降的发生率。在钻孔引流术完成3~7d,引流量不宜超过10ml/d,引流液从暗红色成为无色透明且引流液明显减少,为正常表现。

确保引流系统的无菌性。在换药的过程中坚持无菌操作,避免出现反流,防止出现逆行感染的现象。采用无菌纱布将引流管与引流袋的接口处进行包裹,确保清洁与干燥。在对引流液进行倾倒的过程中,不能将引流袋倒空,避免出现气颅。

采用CT进行复查,发现颅内血肿引流已经干净即可拔管。在拔管前,与患者进行交流,提醒其轻晃头部帮助血肿腔排出残留气体。

2.2功能锻炼

存在肢体偏瘫且无意识障碍的硬膜下血肿患者需要及早进行功能锻炼。早期可进行强度稍高的肢体被动锻炼,实施肌肉按摩和针灸疗法,促使患者较快恢复自主神经机能,有效改善局部的血液循环和营养状态,同时还能对大脑产生反馈刺激,避免并发症的出现。被动训练必须确保活动的合理性以及适度性,一步一步进行。随着患者肌力的不断恢复,护士要对患者进行有效指导,使其能够自我护理,同时能尽快恢复患者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在康复训练过程中,陪同人员需站在患者患侧附近,避免出现跌倒现象。

首先,为避免肌肉萎缩和关节变硬的发生,应保证患者肢体处于功能位,掌握肢体屈伸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促进血液循环畅通;其次,在功能锻炼时,按照从小到大的幅度进行锻炼,不可产生疲劳感;护士要传授并训练语言和智力障碍者的交流技能和技巧,根据患者实际采用多种途径锻炼并逐渐提高其语言和智力水平;病情稳定后,行CT复查观察血肿是否清除,脑组织复位后是否取头高位。护士要传授患者家属陪护和锻炼要领,鼓励患者出院后继续进行功能锻炼,提高护理效果。

2.3出院指导

患者回家后后须保持居室通风良好,温度适宜,注意饮食营养平衡,多进食新鲜水果、蔬菜等富含维生素,以及高纤维素食物来保持大便通畅。鼓励患者逐步进行下床活动,但运动量要逐步增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康复锻炼,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嘱患者保持良好情绪,避免精神紧张、焦虑等不良心境。告知患者定时复诊,病情有变化须及时就诊。

3.术后并发症护理

3.1血肿复发的护理

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存在血肿复发,因此采取针对血肿复发护理措施能控制患者病情发展。首先,叮嘱患者保持头低位卧于患侧,在护理时不能应用脱水剂,告知患者多饮水或增加补液量,从而促进脑膨最后消除残留空腔;由于身体原因,患者若出现不适,需要耐心的分析发生原因,使患者能够理解并配合治疗;护士应观察并记录患者生命体征是否发生异常变化,发现后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是否存在脑出血的CT检查。

3.2肺部感染的护理

老年患者可能合并肺部疾患,且慢性患者需全身麻醉,因此老年患者对手术的承受力往往较差,不仅术后恢复较慢,且易引发肺部感染,需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首先,给予吸氧护理,按期帮助患者翻身、拍背;给予意识障碍者口腔护理,给予雾化吸入或口服化痰药物于咯痰乏力者,必要时给予吸痰处理;术后保证病房适宜的微小气候,经常进行清洁消毒处理,探视次数尽量减少,避免影响患者休息。

3.3癫痫的护理

术后血肿包膜刺激皮层可致癫痫发生,癫痫发作可加重脑缺氧及脑水肿。护士应密切观察癫痫持续时间、频率及伴随症状,防止误吸与窒息,设专人看护,头偏向一侧,持续吸氧,应用口咽或鼻咽通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治舌咬伤或其他外伤;减少刺激防治再次抽搐。协助需服用抗癫痫药者遵医嘱用药,观察服药反应,监测血常规和肝功能。

3.4失语的护理

硬膜下血肿引起的失语绝大部分是可逆的,但易产生异常心态,出现心理障碍。护士应主动关心患者,采用书写、副语言等沟通交流方式,评估失语者的类型和程度,应针对患者特点制定失语患者沟通交流、家属教育和功能锻炼方案。护士和家属要与患者进行积极有效的沟通,使患者树立的锻炼信心和勇气,更好的配合治疗,双方共同完成口语表达、阅读和听力等训练听语能力、阅读能力等训练。有失语症状患者大部分能在引流术后短期内获得明显改善。术后再次评估,并制定出个性化的巩固训练计划,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治疗硬膜下血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肢体活动等情况,及时采取科学的护理方法,加强护理细节管理,严格按照要求操作,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机会。护士必须充分认识疾病发展状况,加强并提高自身责任感,以耐心的态度对待患者,促使患者及早康复,恢复正常工作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李明霞.硬膜下血肿患者术后护理要点及护理措施探析[J].中外医疗,2016,35(11):149-151.

[2]梁桂珍.微创穿刺引流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观察与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66-67.

[3]陈志翠.预见性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6,38(5):771-774.

[4]李静.慢性硬膜下血肿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体会[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7,23(1):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