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提高救护队战斗力的做法与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新形势下提高救护队战斗力的做法与效果

刘涛

关键词:新形势下;救护队战斗力;做法与效果

1矿山救护队战斗力下降的主要表现

1.1新队员综合素质差

《矿山救护规程》第5.1.5条救护指战员条件中规定:新招收的矿山救护队员应具有高中(中技)以上文化程度,年龄在25周岁以下,身体符合矿山救护队员标准,从事井下工作在1年以上,并经过培训、考核、试用,取得合格证后,方可从事矿山救护工作。目前,很多单位的矿山救护总队多数救护队员是从复转军人中直接招录,所招录的救护队员对于煤矿认知匮乏,无井下工作经验和实际操作技能,身心素质达不到要求,而且有的是独生子队员,从小处于一个优异的环境中,家里的所有人都是为了他一个人而付出,得到的是所有的溺爱,缺少困难磨炼,吃不了苦,因此也削弱了队伍的战斗力。

1.2缺少实战经验

近年来,集团公司煤矿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好转,事故起数、死亡人数、百万吨死亡率均大幅下降,矿山救护队参加事故处理的机会减少,这样也会造成队伍整体战斗力的下降。

1.3人浮于事缺乏积极性

传统体制下,部分救护队人浮于事,出现“吃大锅饭”、“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出勤不出工等现象,不利于调动队员积极性。

1.4救护队伍思想不稳定

随着国内煤炭市场经济形势的下滑,依附于煤炭企业的矿山救护队的经费也随之紧张,广大救护指战员的待遇也下降了,职工的思想波动大,去留两难,这都制约着救护队的综合战斗力。

1.5退役问题

《矿山救护规程》5.1.5条关于救护指战员条件明确规定:救护队实行队员服役合同制,救护队员年龄不应超过40岁,队员到40岁后就要转岗。一直以来,由于救护队员服退役机制不健全,存在老员工的年龄到点无处安置退不出去,或者即使转岗了,到新岗位原来的技能等级新单位不认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给老队员带来很多的后顾之忧。

2新形势下矿山救护队的创新管理措施

2.1强化创新管理,提高执行力

第一,要全面提高矿山救护队的管理工作执行力,并积极对他们进行专业管理知识技能培训,以提高整体矿山救护队的工作效率,促进管理效率及质量的提高,进而减少矿山安全隐患;第二,加强对矿山救护对的管理实践能力培养力度,即通过增加矿山管理活动来实现救护对管理实践能力的目的;第三,要积极将个性化管理引入到实践矿山救护管理中去,以充分发挥救护对中每个工作人员的才能及作用,这要求要根据不同队员的专业特点,将不同个性的人才安排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如管理能力很强的则任命为队长,侦查能力较强的则安排到安全隐患排查位置上,问题解决能力较强的则安排到安全隐患排除位置上等等,以实现人尽其才;第四,积极倡导团队合作力和个人能力的有机结合,突显团队优势,体现团队效能。

2.2强化队伍管理制度的建设

制度就是管理的基本条件,更是管理的根本保障。矿山救护队需要实施军事化管理制度,同时强调并关注组织的统一,在矿山救护队制定的制度应该具备基础的有序性与正规性。现在,国家出台了多种矿山救护队制度条例,但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还需要经过漫长的探索与实践不断完善并健全制度条文。其中包括的制度有救护队待机制度、会议制度、交接班制度等。

2.3创新管理理念,实现军事化管理

第一,实现军事化管理,这要求救护对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将军事化管理理念融入其中,以突显军事化管理特色,并对救护队员的言行举止进行规范、对其行为进行纪律约束,进而达到军事化全面管理的目的;第二,建立比较完善的军事化管理制度,并制定符合矿山救护队特色的工作条例,条例的内容不但要包括岗位责任,还要包括行为规范和工作考核制度等内容,以实现矿山救护队管理的制度化和规范化;第三,将各种矿山救护对管理制度落实,并不但根据管理实际要求及管理创新需求,不断对各种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改革,以保证救护队管理模式能够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第四,要管理制度得以落实的基础上,对不合理的制度进行修订,修订的同时要保证制度的严肃性和公平性;第五,要着重调整矿山救护队的队容,并加强风纪管理,以维护和塑造良好的军事化管理形象和职业道德形象。

2.4加强救护队员的思想建设,提高专业救护水平

第一,必须加强救护队员思想作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引导广大救援人员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矿井安全生产服务的思想,确保救援工作任务的全面完成;第二,新形势下的救护训练要求在训练方式上要有突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技术比武、技能竞赛方式提高队伍的训练的积极性。第三,组织职工开展单人项目技能竞赛等,形成竞赛不间断的方式,充分发挥救护每个人、每个小队参与训练的积极性;第四,通过开展越野登山活动,即增强队伍的锻炼,又能陶冶职工的情操,开阔职工的视野;第五,认真开展医疗急救训练项目,做到勤学多练,实现人人参与,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2.5全面提高救护队员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第一,加强全体救护队员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锻炼,在平时训练和救援演习中要尽量使演习现场的环境设置接近于井下灾害实况;第二,提高救护队员适应各种恶劣环境的心理素质,锻炼承受能力,培养他们在实战中遇到突发险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处理。第三,加强救援人员的政治思想教育。一个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才能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在进行思想教育时,要培养救援人员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为他人服务的意识。在救援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才能锻炼一支过硬的队伍。在工作中遇到困难,以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为支柱,团结一致,努力拼搏,无畏困难,能保证各项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2.6注重矿山救护队伍的人力资源建设

矿山救护队伍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同时也具有强烈的危险性,作为其中的指战员,应该具备综合性专业知识与技能,积极寻求身体健康、优良素质、爱岗敬业的人员充实救护队伍。当前,救护队伍的人员年龄结构及战斗力搭配不合理,大多为中年以上的队员,因此需要寻找更多的年轻队员来充实团队。可以通过函授成人系统教育的方式,培养大批高质量、中层以上的救护指挥员,在学历教育与培训指导相结合的前提下,为国家救护队伍的健康发展打下优质基础。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为了实现救援的安全就必须强化对救援人员的管理,不断完善各项制度,在岗位上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在平时的训练中认真备战,严格训练,不断提高救护水平,为建立一支素质过硬的队伍提供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赵月月.浅谈如何提升矿山救护队应急救援能力[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19(08):227-228.

[2]郝名望.关于矿山救护队发展途径的探讨[J].煤炭工程,2006,(06):38-39.

[3]祁孝辉.对矿山救护队改革与发展的几点建议[J].煤炭科技,2008,(01):73-74.

[4]罗运国.浅谈矿山救护队的管理[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12):91.

[5]王勇,杜磊.浅析我国矿山救护队的发展[J].山东煤炭科技,2016,(01):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