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

/ 2

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

付丽晶

神经外科患者的临床护理

付丽晶(黑龙江省七煤集团医疗中心总医院154600)

【中图分类号】R651.1+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08)21-0065-01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许多长期认为“不治之症”的疾病已被攻克。如脑干肿瘤,视丘肿瘤和顽固性癫痫等。但目前对病人的心理护理及如何指导病人和家属进行康得期的保健等工作,仍然是临床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这是因为在传统的医务工作范畴内心理治疗还未列入长期的治疗计划,也未得到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充分重视。作为与病人接触时间最长,服务最直接的护理工作者也未充分重视。大部分病人除了在身体上患有器质性疾病外,还存在着心理上的变化。对此我们深有体会。我们对100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了心理调查及心理护理。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颅内肿瘤住院患者心理调查100例,男性45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42岁。城市患者占40%,农村患者占60%。

1.2结果分析

1.2.1100例对自身疾病的态度为

焦滤型73例,抑郁型24例,乐观型3例。

1.2.2对家属表示依赖者占86%。

1.2.3家属对患者不关心者占14%。

1.3心理护理方法

1.3.1建立优良的医疗环境,给患者以安全舒适感,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

1.3.2仪态大方,微笑服务,尊重病人。

1.3.3向患者推荐宣传资料。

1.3.4定期开工休座谈会,做好家属的工作以取得合作。

1.3.5提高护士的职业道德水准。

2结果

经心理护理后,收到患者随访信90封,其中抑郁型患者心情明显好转16例,焦虑型患者心情好转64例,仍存在焦虑、恐惧心理的患者10例。

3讨论

我们在工作中发现,颅内肿瘤患者除了躯体的病变,大部分还会有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改变。这是由于健康受到损害,安全需要遭到威胁之结果。

由于医院是个特殊的环境场所,具有独特的语言习惯和生活方式,因而病人在住院以后心理上还会产生陌生感并加强原有的焦虑情绪。临床上各种病人的心理行为反应是不同的,在情绪体验方面,有的以焦虑为主,或以抑郁为主,在行为方面,有的不安或淡漠,有的则表现为,“无所谓”。

随着时间的延长,病情的变化及治疗的进展,病人的各种心理行为反应还可发生变化-颅内肿瘤患者焦虑与失望的心理往往

同时存在,表现出极大的不安,常常失眠、纳差、脾气暴躁,爱打听事、孤僻、情感失常等,跳楼、服毒的事情亦有发生。

发病的急缓,疾病的性质和严重程度,手术前后以及病人的人格特征、年龄、性别、知识水平、社会经历等都是心理行为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而医院环境、医护人员态度及医疗风气也对其产生影响。

神经外科以手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病人术后伤残,致死的机会较高。

因而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与患者家属接触更为突出。家属即对医生的诊断,治疗发生作用,又对病人心理,生理发生影响。

对于病人,他们是支撑者,保护者,对于医务,工作者,他们又是病人利益的代表者。

所以做病人家属的工作对于临床工作有很大意义。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病史,帮助医生做出正确诊断。有利于通过家属了解病人的精神状态,心理特征,融洽医患关系,在治疗护理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相互合作、通过家属对病人精神上,生活上的支持,促进病人康复。

从护理对象的心理特点来分析,要求护理人员、应具备哪些心理品质及修养,才能让患者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呢?

3.1仪表和语言

语言和外貌可以反应出人的内心世界。衣帽整齐,举止大方,语言和蔼可亲,会给病人以信赖,亲切感,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而工作时浓妆艳抹,头发蓬乱,说话时很不耐烦,会给病人很不舒服的感觉。

例如:一些新入院的病人特别是患垂体腺瘤的年轻病人,由于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肢端肥大,性功能减退,毛发脱落或体毛增多,这对于年轻的患者来说打击是很大的。这些病人入院,我们应尽量安慰他们,对于手术后能否恢复原状等问题,应回答“大多可以恢复”,切忌用刺激性语言,如肿瘤是恶性的,不能全切除,还会复发等。并应嘱咐家属共同作好这一工作。

3.2尊重病人,富有同情心

在临床工作中,每位护理工作者在接触病人后,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解除病人痛苦这一崇高的目的,应该视病人如亲人,尊重他们,耐心解答他们提出的问题,不能当众取笑病人。患听神经瘤的病人,由于肿瘤与面神经相贴紧,术后可能出现面瘫,口歪眼斜,走路不稳。对此,我们不要用异样的眼光盯着病人或取笑他们,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3.3做好病人家属的工作,取得合作

由于保护性医疗措施,我们必须向家属作出比病人更详细,

真实,准确的病情介绍,才能使其帮助病人接受治疗。家属怀着焦急,忧虑的心情,期待医护人员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高超的医疗技术和满意的治疗效果。所以他们除了参与治疗工作往往还带有干预性行为,如对病情的曲解,扩大及隐瞒;对治疗的额外要求;对诊疗手段的不理解和不配合;对治疗效果不满和挑剔。对此我们应予以充分的理解,并耐心,热情、反复地作好其思想工作,使他们能放下包袱。

由于每个病人家属的文化修养,生活状况及其病人的家庭环境不同,故家属对治疗的态度亦不同。除了尊重和理解医疗工作,配合医疗工作外,还有一些人的思考偏离客观实际,不尊重医务

人员的劳动,甚至报有特殊目的,造成医患之间,病人亲属之间,病人及家属与单位之间的矛盾,干扰医疗工作的开展,对此我们应区别对待。本着救死扶伤的原则,在一个适当的程度上做好调解工作,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姜乾全等。住院病人的心理行为反映?医学与哲学1986;3;33—35

[2]陈冬元医患之间的“第三者”病人家属角色。医学与哲学1987:7;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