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视角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3-13
/ 1

历史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视角

王伟果

王伟果内蒙古阿拉善盟教学研究室750306

摘要: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都一定不能够离开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事物特点和个性特点等实际,笔者从三方面入手,探讨在教学中推动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学生视角一:学生个体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历史教学要立足学生知识水平实际与思维特点,促进发展;学生视角二: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认可、赞赏与鼓励,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得到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学生视角三: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

关键词:历史新课程学生视角发展

一、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

新课程的基本价值取向是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这也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和灵魂。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就是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注重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差异相统一的个体需求,把学生个体的健康成长作为新课程的着眼点。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就要求我们的教学设计一定不能够离开学生的知识水平、认识事物特点和个性特点等实际,只有如此,才能让我们的历史课上得扎实有效,才不至于让学生觉得历史课索然无味。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备课设计不能贴近学生实际、课堂教学中不注重调动所有学生积极性、不注重通过历史课堂对学生进行方法论教育与思想素质教育等问题,这实际都与教师在教学设计时不能将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有效结合起来有关,也与教师不够重视教与学双方中的学有关。因此,笔者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关注学生视角,努力改变历史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的现状。

二、分析新课程教学中的学生视角

1.学生个体的不断发展。从新课程的教育教学理念中可以看出,学生个体处于不断发展之中,历史教学要立足学生知识水平实际与思维特点,促进发展。

(1)注重学生个体发展。例如,在讲祖国境内远古居民一课前,教师要求学生周末去博物馆先参观,看看远古人类的工具是什么?居住情况是什么?食物来源是什么?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将本课内容与博物馆参观内容结合,学生自然是兴趣盎然。

(2)引导学生自学发展。例如,历史课本中除正文部分还提供了很多阅读材料,通过引导学生默读,让学生提炼相关历史信息,通过设计相应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此来增强学生从中学习历史知识的能力。当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究获得成果时,教师一定要予以恰当的点评,以此来强化学生的认识或升华其思想,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有了动力,学生就有了继续探究的欲望,这样就会使学生的学习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学生个体健康发展。每一位学生都需要得到生动、活泼、富有个性地健康发展,每位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注意、认可、赞赏与鼓励。

(1)挖掘学生潜能。基础教育的目标是要把每一位学生都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合格公民,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也要面向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位学生的优势、潜能、特长得到发展和发挥。

(2)发挥学生智力。例如,在七上历史第十课“秦王扫六合”一课的课堂中,教师在新课讲授完后都要引导学生总结:秦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这个问题是对本课内容的总结,也是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秦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的题目。经过学生讨论后,课堂提问时,教师可让基础稍弱的同学回答经济上、思想上的措施,一旦回答有道理要给予恰当鼓励;可让平时喜欢发言的同学说说军事上的措施,讲讲长城的概况,必会引起大家的兴趣;让平时喜欢积极思考问题的同学总结下政治上的措施,使他们产生一点成就感。尽量使更多的学生能在课堂上得到关注。

(3)尊重学生个性。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方式与特点,对此教师要予以尊重、保护,切不可用一把尺子量人。例如,有的学生很善于逻辑思维,但不擅表达,教师应多鼓励学生通过习作等方式表达思想;有的学生善于组织,在小组合作中就鼓励该生承担组织工作。在学生承担各项工作时教师应适时点评,以此来激励学生,增强其学习动力。

3.终身法和持续发展。学生视角三,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教师要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与思维习惯。

(1)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要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的能力,并且能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们要教给学生怎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即首先教给学生最基本的思路、理论和方法。在此基础上,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就容易发现问题,进而提出疑问,最终运用掌握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和基本理论去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目的。

(2)思维方式与学习能力。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习惯。例如,培养学生通过查找资料撰写历史论文的能力;阅读历史地图的习惯等等。

有道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只要我们转变观念,认真研究我们学生的思想、情绪、个性特点,树立学生的主体意识,我们的教学就定能跃上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8年,2月版。

[2]张一平主编《初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法》.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