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洪利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洪利洋

洪利洋

关键词: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建筑行业和建筑规模的壮大,绿色建筑走入人们视线,受到了当代人们的喜爱与认可,是建筑行业落实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国家大力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增加了绿色建筑工程的需求量,建筑行业面临着新的改革发展契机与更高要求。新型绿色建筑工程中有效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工作可以渗透现代化管理理念,强化预算编制过程,立足于工程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出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的作用,给工程效益与建设质量提供坚实保障。基于此,建筑企业重视成本控制,科学造价预算,对于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积极作用。

1新型绿色建筑工程的造价预算

1.1提升预算流动管理能力

针对整体角度来考虑,建筑工程中的成本以及预算会呈现流动状态,即整个工程在运行过程中资金不是一成不变的,并且资金在流动过程中将会出现阶段性以及周期性特点。假若对工程流程中的流动风险以及各种漏洞进行有效管理,在整个工程实施过程中就不会出现大量因为管理不当而衍生的各种隐患,从而有效地降低实施风险。在此过程中,建筑师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是将建筑流程固化,即在整个方案实施成功后,还会继续沿用老式的方案,由于工程之间存在种种差异,并且方案实施时间地点也会有相应的偏差,因此造成的误判以及偏差也就有增多的几率。就这一状况而言,就要求建筑师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注意到工程中流动资金的不可抗因素,全力解决在工程中关乎质量与造假的各项问题,引进新设备、新技术,改变原有管理观念,提升整体管理流动能力。

1.2强化预算编制管理

加强预算编制和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新型绿色建筑项目的预算管理和成本控制都需要措施的支持。考虑到新型的绿色建筑项目是国家建设过程中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其对未来工作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企业和预算管理人员为了取得更好的成果,必须在预算管理上投入更多的注意力,才能够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此外,预算管理人员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必须根据新型绿色建筑项目的特点和工程需要来进行管理,确保每个成本控制步骤都是按照国内相关标准和规定进行的,避免在预算管理中出现失误。与此同时,考虑到预算编制工作是从长远的角度进行考虑的,因此预算管理人员有必要根据具体的特殊情况做出充分的改进来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并提前做好有效的纠错工作。同时,企业在实施成本预算和成本管理时也需要确保上述工作符合新型绿色建筑项目某些方面的实际需要,并尽可能给予社会和政府满意的解释,减少预算管理本身的漏洞。

2绿色建筑工程造价成本控制对策

2.1健全成本管理体制

绿色建筑工程要想在其成本控制方面做到有别于传统的建筑工程,力求高效,就必须着力于淘汰传统建筑工程所奉行的垂直成本管理体系,而代之以扁平化的成本管理体制。扁平化的成本管理模式能够使得工程内部工作任务和相关数据的传递流程大大加快,并且省去很多不必要的程序,使得其内部的成本管理更为高效。同时,成本管理的评估流程也不可偏废。必须将成本评估划分成不同板块的任务,并且交由负责老练的员工去负责,同时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以促成成本管理体系的建成。

2.2引入先进技术,与时俱进创新

先进科学技术是造价预算工作的必不可少的支持力量。为了使工程建设可以达到新型绿色建筑的标准要求,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节能环保手段和技术,不断对建筑结构进行优化渐进,以实现减少建筑碳排放量的目的,更好的将施工污染问题控制住,提高环境保护力度,这也给工程造价预算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更高难度。基于此种情况,相关工作人员可以使用高新技术提高工程造价预算分析的精准性和全面性,为后期的成本控制提供可靠依据。例如,工作人员在进行造价预算分析时使用相关软件和BIM技术,提升工作效率和造价预算管理质量,借助BIM技术虚拟仿真的优势特点,实现对建筑工程的仿真设计,以便可以更加直观、及时的发现建筑楼距、形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分析建筑物的能源情况,找到可以进一步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使用率的环节,调整完善设计,经过对仿真设计的虚拟施工,可以有效避免施工碰撞问题发生,结合系统实时更新的动态数据,全面掌握建筑用电量、用水量等情况,分析出电损失、水损失的真实原因,采取有效策略加以高山,达到节电节水目标,提升建筑在使用中的实际效益,既保障了建筑整体质量,也可以提高造价预算的成效,节约建设成本。

2.3结合工程情况,完善成本管理制度

很多建筑企业在管理工作中使用垂直化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导致成本管理控制工作中很难实时的传递数据信息,数据信息传递具有一定滞后性,影响了成本管理控制效果。所以,建筑企业要革新管理模式,采取扁平化的新型管理模式,借助先进信息技术搭建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其他部门人员可以在系统内及时将工程各方面数据信息传输给监督管理工程造价的工作人员,实现实时的数据传送,保证造价把控能够动态开展,提升成本控制实效性。此外,建筑企业还要针对目前管理层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完善,建立起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考核指标,将责任落实到个人身上,让工作人员可以自觉严格遵守制度规范成本控制工作,保证成本控制目标的科学合理性,并且将造价管理目标逐渐量化细化,在良好的责任意识和管理意识驱动下,发挥出自身岗位职责的价值和作用。

2.4落实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监督工作

施工阶段由于其时间跨度较长,因此要对其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往往需要花费更多的精力,但是这一阶段的成本控制如果能够有效执行,那么对于整个绿色工程的影响都将是不容小觑的。因此,必须就施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细致的把控,不管是每一笔材料费的支出,每一笔设备的维修费用,都必须录入相应的计算机成本控制系统,由此来实现动态而实时的成本控制,让施工阶段的所有相关信息都能够第一时间呈现在电脑终端,从而实现高效的、动态的成本控制。

结语

总而言之,推进新型绿色建筑工程发展势在必行,虽然涉及到的成本与施工过程相较于普通建筑工程更多一些,但是通过有效的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措施,可以最大化节约资源,降低工程成本,树立起绿色理念和现代化管理观念,创新管理方式,强化造价预算和成本控制工作,推动企业和新型绿色建筑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1]黄锦锡.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分析[J].江西建材,2016(7):250-251.

[2]段艾雯.新型绿色建筑工程造价预算与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8(01):119-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