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融合治疗腰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2-22
/ 2

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融合治疗腰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蒋林周赟向伟能

蒋林周赟向伟能

(长沙市第一医院脊柱外科湖南长沙410005)

【摘要】目的:对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融合治疗腰椎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的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35例,均采取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治疗,经过6~36个月随访,分别统计术前、术后3月、6月、1年的JOA评分,计算改善率。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JOA评分术前(7.83±2.46)分,术后3月(21.42±4.22)分,术后6月(24.58±2.75),术后1年(26.78±1.64)分。术后3个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评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平均改善率为(78.2±15.8)%。结论: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关键词】单侧固定椎弓根螺钉椎间融合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

【中图分类号】R68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23-0146-01

2010年5月~2013年11月我院共收治极外侧型椎间盘突出患者35例,均采取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椎间融合治疗,经过6~36个月随访,疗效整体满意,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有35例患者,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在38岁-74岁之间,平均50.8岁,病程3月至10年不等,平均11个月,所有患者术前均完善腰椎六位X线片,腰椎MRI、CT及下肢肌电图检查。突出间隙分别为:L2/32例,L3/45例,L4-517例,L5-S111例,其中髓核脱出患者有12例,向上脱出3例,向下脱出9例。18例患者合并腰椎不稳,表现为腰椎动力X线片上腰椎后缘移位》4mm或角度变化大于》10°。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单侧肢体疼痛,部分合并有下肢麻木表现,术前结合临床表现、影像资料,神经肌电图定位等确认病变间隙,所有患者术前均经正规保守治疗3月以上,症状改善欠佳或反复发作。

1.2手术方法

全麻后俯卧位,取后正中切口,单侧椎旁间隙入路,保留棘上韧带、棘间韧带,充分显露病变间隙上下椎板及单侧上下关节突,先分别于间隙上下椎体单侧置入椎弓根螺钉,椎板开窗减压,逐步扩大开窗范围,示减压需要切除部分或全部上下关节突,增加外侧操作空间,充分切除脱出及髓内残余髓核,刮除椎间盘上下终板软骨,cage试模测试椎间隙高度及深度,取自体骨粒部分填充于cage中,剩余部分填入椎间隙前缘后,斜行45度置入单枚cage,深度为距椎体后缘3mm左右,适当加压后锁紧固定螺杆。冲洗切口,放置引流,缝合切口。术后严格卧床2周,48-72小时后拔出引流管,术后24小时内预防使用抗生素,术后常规复查X线及腰椎CT,术后3月内佩戴外固定支具。

1.3术后随访

术后3个月、6个月、1年随访观察肢体疼痛缓解程度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腰痛评分[1]进行评定,总分29分,分别统计术前、术后3月、6月、1年的JOA评分,计算改善率=(术后评分-术前评分)/(29分-术前评分)×100%。

1.4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以P<0.05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手术时间90min-150min,平均100min,术中出血200ml-450ml,平均260ml。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6~36个月随访,平均15个月。JOA评分术前(7.83±2.46)分,术后3月(21.42±4.22)分,术后6月(24.58±2.75),术后1年(26.78±1.64)分。术后3个时间点JOA评分较术前评分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JOA平均改善率为(78.2±15.8)%。

3讨论

椎间盘是维持腰椎稳定的重要结构之一,正常的椎间盘高度和弹性是位置稳定的基础,随着椎间盘的退变,其内水分逐步丢失,高度逐渐降低,周边纤维环松弛软化,腰椎的稳定性必然受到影响。众多研究表明,椎间盘退变是腰椎不稳发生的重要原因[2-3]。本组35例患者中,其中18例患者合并有腰椎不稳,影像学上可见椎间隙变窄,髓核低信号改变。术中所见的髓内容物脱水明显。

极外侧椎间盘突出临床少见,好发于中老年人,多发生于L4/5,其次为L3/4,L5/S1,依据突出的部位又可分为:椎间孔内型、椎间孔外型及椎管内椎间孔内型三型[4],因极外侧突出椎间盘位于椎间孔周边,神经根由此离开椎管,自身骨性空间狭小,缓冲余地少,容易卡压神经根形成根性疼痛症状,保守治疗效果多欠佳,多需手术减压治疗。由于解剖位置的特殊性,单纯横突间入路或椎板间隙入路往往不能彻底的切除突出的椎间盘,术中往往需要同时切除部分或全部上下关节突,术后必然会导致剩余腰椎结构力学形态发生变化,腰椎不稳发生加剧。常规的椎间植骨融合、双侧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可以获得很好的腰椎即刻稳定性,但存在创伤大、费用高,术后邻近节段退变,医源性腰痛发生等风险,且固定节段越长,相关风险发生率越高。本组观察中,所有患者均根据术前影像学突出椎间盘的位置,采用短节段单侧螺钉固定,单侧椎板关节突减压,单侧椎间cage植骨融合,在保证充分减压的同时,可以减少对肌肉组织的损伤,减少的术后肌肉失神经发生率,降低了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术后78%改善率提示临床疗效满意。

综上所述,单侧椎弓根螺钉并单枚cage椎间植骨融合术在极外侧椎间盘突出治疗中,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在治疗有效的基础上,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医源性损伤,降低医疗费用。同时,若患者腰椎再次翻修时,由于对侧的椎体结构的完整性,为翻修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利于二次手术的恢复。然而,该技术亦有它的局限性,如只能用于单侧减压,对合并双侧骨性椎管狭窄者,合并腰椎滑脱、峡部不连者,合并对侧解剖结构破坏等时,往往难以提供有效的脊柱稳定性。本组观察中病例数量较少,随访时间及观测的指标不足,仍需要更大样本的病例和时间来更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InoueS,KataokaH,TajimaN,etal.Assessmentoftreatmentforlowbackpain.JJpnOrthopAss.1986;60:391-394.

[2]方国华,曾青东,骆剑敏.腰椎不稳与腰椎间盘退变程度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1,11(2):82-84.

[3]李浩鹏,杨保辉,张国安,等.退变性腰椎不稳发病相关因素的临床研究[J].实用骨科杂志,2009,15(5):339-341.

[4]李放,张志成,赵广民,等.极外侧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分型及手术方式选择[J].中华外科杂志,2009,47(20):1553-1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