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裘超超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裘超超

裘超超

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伴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发展速度越来越快,城市道路交通作为城市发展命脉,贯穿于整个发展过程中。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

引言

我国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我国市政建设发展迅速。随着经济的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为交通运输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对交通安全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公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载体,施工质量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路基是道路施工的重要组部分,也是公路质量控制的关键。

1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流程

介于现行规范,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必须依照相应流程进行施工,具体流程内容:准备工作—地质勘察—地质处理—路基施工技术,下文将对流程各节点进行分析。(1)准备工作。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当中,出于质量考虑应当先做好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内容包括人力规划、设备与材料检查、施工场地整理。其中人力规划要根据工程量来决定人力资源用量,同时要严格控制人力的专业水平,否则将可能对路基质量造成不利影响;设备与材料检查要在施工之前,围绕工程设计要求对所有施工设备以及建设材料进行检查,当发现其中某设备或材料与设计要求不符,应当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施工场地整理主要针对施工现场中的安全隐患以及对施工开展存在阻碍的因素进行处理。(2)地质勘察。地质环境是路基施工质量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基质量不足,则会导致路基质量下滑,因此需要在施工前先进行地质勘察工作。在地质勘察工作中,首先要确认勘察项目,例如勘察深度、地质强度、水文条件等,其次根据勘察结果综合进行判断,如果判断结果显示地质环境不满足工程质量要求,则需要对其进行处理。(3)地质处理。当地质勘察结果表现不佳,则需要进行地质处理工作,此项工作应当针对实际地质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技术来改善当前地质,使其满足施工要求。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市政道路工程因为体积庞大,所以涉及的地质环境较大,其中经常会出现软土地质环境,此时就需要针对软土地质环境,采用相应的技术来处理,而此项技术种类很多,相互之间存在成本、工艺难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需要相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选择。(4)路基施工技术选择。在确保地质环境满足工程要求的条件下,就可以进入正式施工阶段,在此阶段当中,有必要结合工程设计要求,选择路基施工技术。关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的选择,因为此项技术种类较多,且相互之间存在差异,所以同样需要依照上述(地质处理)中的技术选择原则来开展相关工作,当确认施工技术之后,需要重点根据相关技术规范来控制技术实施质量。

2市政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分析

2.1施工测量技术

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施工过程需要精确的施工参数作为指导,所以施工测量技术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为了更加高效、全面的开展市政公用道路路基施工,施工队伍需要做好施工设计图纸,根据图纸对需要工程测量的位置进行施工测量,过程可以放在施工中或者施工前。施工测量的主要目的包括确定主要结构物的位置,恢复道路中线等等。施工过程中,工作人员应该安全测量施工,严禁私自更改施工位置。工程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水准点的复测,中线、导线测量等。除此之外,施工人员在熟练掌握施工图纸之后还应该尽可能满足施工要求,在进行中线复测时应该加入临时水准点的基点标高,增设加桩距离地面的标准高。

2.2路基排水

路基作为道路的重要基础,承载着路面上部的主要荷载,其强度和稳定性至关重要,而水是影响其强度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水侵蚀会造成路基的各种安全隐患,因此,应加强路基排水。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填方路堤的表面筑成2%~4%的排水横坡,做好纵向排水,在施工进展过程中,及时平整施工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保证施工过程排雨顺畅,形成和当地排水规划协调统一的排水系统,减少和避免因水患的发生,影响路基、路面正常施工,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2.3路基挖方技术

在完成路基施工的测量工作之后,就需要进行路基挖方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掌握的技术要点有:在进行排水沟及截水沟的挖掘时应当尽可能地根据当地的地形情况等实际情况保障其排水的通畅性;在边坡旁进行挖方时应当通过各种边坡稳固技术对边坡进行稳定化处理,避免出现边坡滑坡的现象;在开展挖方工作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地减少施工行为对周围自然生态的不利影响,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最后,在挖方的过程中还需要充分掌握标高及边坡坡度等相关数据,避免出现挖多或挖少的问题。

2.4路基坡面防护施工

路基施工会导致地质暴露在外界空气中,路基施工所需要的时间一般会很长,地质长期在空气中会发生理化反应,导致土壤的平衡性变差许多。土壤在雨水冲刷、风化侵蚀的作用下会出现水土流失,岩石因雨水侵蚀、风化而不够坚硬等问题,如果想要保证土壤原有的理化性质,工程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根据环境情况来对边坡进行防护。具体来说,工作人员应该以边坡的岩性、土壤性质、坡度、高度、水文条件等为保护依据,根据当地的材料选择更加合适的坡面防护材料,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以此来保证路基坡面的稳定性。

2.5路基压实

压实是路基施工的关键,压路机是压实的主要设备,了解和熟悉压实设备的性能和操作流程,规范操作,根据路基填料的密实度、物理、化学性质,合理选用压路机,根据实际情况,规划压实路线、预先设定好压实速度和压实力量,保证压实质量。压实质量检测是压实技术的重要环节,灌砂法在我国路基路面压实检测中运用广泛,原理是运用标准砂把压实路基中的填充材料更换掉,通过公式推导和参数值来确定压实效果的优劣,原理简单易懂,造价低,对填石处理的路基压实不适合使用。

2.6填方路基施工

市政公用道路路基施工除了需要挖方工程之外,它也需要填方工程,填方工程一般来说规模较大,填方施工需要选择一块施工地点进行试验,实验需要测定工人平均出土的松铺系数。在填方工作开始之前,工作人员需要清理施工地表面的环境,整理多余结构物与植被,如果需要填土的高度少于80cm,施工中需要清理表面之后进行土壤翻松表层土翻松,在30cm后进行压实后才能进行填方工程。但是如果填方土的本身高度大于80cm,施工人员就要清除部分表面土壤,然后对路基基底进行整理平实、碾压等工作,然后再对上方土方进行填筑。填方施工一般会分成检测区、震压区、填作区、平整区等工作区。在填筑施工期间,工程施工队伍之间应该按照区间进行流水施工。具体的施工顺序为:使用平地机对已经测定松铺系数的土方进行摊平,对每一层土方的松铺厚度都要严格控制在30cm以下,在对路床顶层的最后一层进行填方施工时,压实厚度应该多于8cm。在施工过程中,每一层土方都应该设置有路拱,路基内的排水施工一定要顺畅,例如排水沟、截水沟的施工。

结语

总的来说,优化市政道路路基的建设是保障城市道路安全稳定性的关键所在,因而在相关施工工程的开展过程中必须加大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力度,不断保障路基性能的优化提升,为我国城市经济建设的长远良性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苏永华,罗正东,何新亮,董城.基于非确定性的坡间路基失效机制分析方法[J].岩土工程学报.2016(09),14-39.

[2]王龙,解晓光.振动压实能力与道路基层材料可压实性评价[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79-101.

[3]吴津辉.试论质量控制在道路路基与路面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商贸业.2017(03),423-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