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科学探究支持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7
/ 1

幼儿科学探究支持策略

汪雅灵

四川省简阳市射洪坝第一幼儿园641400

幼儿的科学活动以探究为主,根据幼儿的学习特点我们将幼儿科学活动方式确定为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区域科学活动和生活科学活动;并根据不同活动方式的幼儿学习重点搭建不同的支架,满足幼儿科学能力的发展。

一、在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中追随目标搭建支架,引发问题,主动建构

探究式科学教育活动是幼儿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科学方法而进行的活动,是在教师和幼儿共同组成的学习环境中让幼儿亲历科学探究的学习过程。

1.情景支架:

“情景”的营造能直观生动地呈现活动内容,诱发幼儿探究的欲望。在科学活动中,我们为幼儿创设情景,并将其引入情景中,通过情景诱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2.实物性材料支架:

即是根据游戏主题需要投入自然实物材料,让幼儿通过视觉、嗅觉、味觉或触觉多种感官来辨别、认识、发现事物特征。这些材料隐含学习目标,具有较强的针对性、规范性,适宜于感知类游戏。

3.图片性材料支架:

即是在幼儿直接经验的基础上,利用图片帮助幼儿交流和复习巩固已获得的科学知识,也可用于帮助幼儿了解事物的一些主要特征。

4.操作性问题支架:

问题支架是幼儿科学游戏中具有指导性的支架,在游戏中“问题”是引导,是导向,教师的问题围绕目标,紧扣目标,有较强的预设性和引导性。“操作性问题”能直指游戏活动的内容、目的,引导幼儿有针对性地进行科学研究。这一类支架常出现于游戏前,通过幼儿在游戏中的亲身操作来寻找答案。

5.总结性问题支架:

即是教师在幼儿教学游戏后提出的便于幼儿思考、回忆、梳理形成科学认知经验的问题。

二、在区域科学活动中追随幼儿的自主搭建支架,将幼儿独立探索引向纵深

在区域科学活动中幼儿可以自主选择活动内容、活动材料、活动方式,按自己的兴趣,根据学习特点与进程进行科学探究。

1.综合性材料支架:

多具有自然性、感观性、工具性的特点,是在一定的主题下可用的多种材料。材料的投放能支持幼儿的自主选择、自主研究,推动幼儿探究中发展变化的探究过程,具有很强的开放性。

2.探索性材料支架:

这一类材料和科学上的一个概念有关,使用这些材料应该能揭示许多科学现象,因为同一类材料中不同的物质自身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特殊性,在操作中呈现出的科学现象又会有所差异。这样差异性的体现让幼儿的操作更加开放和自主。

3.辅助性材料支架:

根据某一科学材料概念、现象,提供辅助性材料,使用时材料有多种组合的可能,能激发幼儿自由地运用自己的方式操作、组合、改变它们,让原有的现象发生变化。

4.需求性材料支架:

即教师根据幼儿在自主探究过程中提出的需要,追随幼儿需要投放的材料。这类材料完全来自于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是幼儿通过探究自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呈现,是幼儿大胆猜测问题的答案并设法验证的需求。教师以追随幼儿“需求”为目的适时投入材料。

5.媒体性材料支架:

我们根据幼儿的探究能力为其提供的科学类图书、工具图册、试验方法图等,为幼儿科学探究方法的使用、科学认知储备提供参考的媒体性材料。

三、在生活科学活动中追随幼儿的惊奇发现搭建支架,深入激发幼儿持续探究的欲望

幼儿生活活动中的科学学习和探究是幼儿科学教育的重要途径与方式之一。

1.预测性问题支架:

在幼儿进行探究活动前我们提出预测性的问题,激发幼儿在探究中有意识地收集、观察与交流。这一类问题多用“会看到什么”、“会有什么变化”、“会在哪里”等等。

2.记录式发现支架:

在前期的预测支持,幼儿在探究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与预测相差甚多的发现,我们支持幼儿将自己的发现进行收集、比较、分类与交流,并用记录的方式,记下发现的相似和不同。我们用多种方式支持幼儿的记录,如符号式记录、描述性记录、对比性记录等,支持幼儿的发现,激发幼儿的持续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