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扩物资管理模式创新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21
/ 2

业扩物资管理模式创新

林玉凯潘培鹤李晨陈虎韩超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五莲县供电公司山东日照276800)

摘要:现阶段,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电力工程的发展也日新月异。电力物资作为电网企业的核心资源,其配送的及时、准确供应关系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也关系到电网企业的经营成本控制和管理规范。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物资管理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一是国家政策与公司要求更快满足业扩新增客户通电需求二是业扩物资品类与需求急剧上升新增用电需求大幅上升,业扩需求金额呈“几何级”增长,物资供应管理的难度不断提高。三是供应时间现状与要求差距较大。为了切实解决供应时间超期问题,必须探索业扩物资的新管理模式,以保障业扩物资有效供应,缩短物资供应时间。下面对构建业扩物资管理的新模式加以探讨。

关键词:业扩物资;管理模式;创新

引言

面对需求量“几何级”增长、时间要求“断崖式”缩短、物资品类持续更新并突破储备上限等问题,在现有物资管理模式的基础探索创新业扩物资管理模式,缩短业扩物资供应时间。通过规范储备物资需求管理、改善储备定额确定方式、优化储备物资供应流程,改变原有模式中产生信息沟通不畅、储备定额不合理、客户需求满足不及时等瓶颈,实现了“厂家库存和仓库库存”的合理统一调配,最大限度实现供需动态平衡。

1需求管理

物资需求作为物资管理流程的信息起始点,是提升物资管理水平的瓶颈的关键环节。过去,物资需求管理工作归口部门不明确,工作职责分散,协同程度较差。专业部门作为物资的使用者和需求方,掌握未来物资需求情况的一手信息,但缺少需求预测的意识和手段,导致需求预测不准确的情况时有发生。而物资管理部门负责仓储管理,需依据需求预测的结果进行补货和采购,因此造成库存储备无法满足供应的现象发生。计划部作为项目投资计划的管理者,对未来项目物资使用数量和类型也起到关键性作用。因此,物资管理部门应通过协调各部门需求提报工作、整合物资需求信息,加强对需求的引导和预测,最大程度实现物资需求与供应的匹配,从而保障物资的准确及时供应。

1.1需求前移,定额为主

厂家物资供应周期长一直是物资供应的短板,物资管理应将需求管理界面延申至业扩项目下达节点,提前预测物资需求,合理安排物资采购计划。一是要求项目部门在配网业扩项目下达发文中同时附上《物资领料需求表》。项目部门根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历史经验预估未来领用物资的数量,报送至物资管理部门。二是引导需求单位使用标准化物资,推动其上报的业扩物资需求包含在储备定额内,使储备定额物资占比达到99%。由于储备外物资采购耗时长,无法保证在14个工作日内完全供应,因而将大部分业扩项目可能使用的物资纳入储备物资范围,并且尽可能用标准物资代替非标准物资,优化储备物资种类。

1.2规范流程,提升效率

各需求单位所提交的物资需求计划是需求预测的基础。为了提高需求计划的规范性和及时性,物资管理部门编写统一的配网业扩储备物资领用工作指引及流程图、表格,并组织进行宣贯学习。

1.3常态监控,定期公布

需求信息是需求管理的依据和手段。实行需求信息周管理机制,建立物资信息共享渠道,缩短信息传递周期,减少信息失真和无效传递,具体做法如下:每周上报需求。要求需求单位由每月上报业扩物资需求计划调整为每周上报业扩物资需求计划,以及时调整供货计划安排。每周公布库存。建立每周库存情况公布机制,让物资需求方对库存情况“心中有数”,避免需求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申报。每周发货计划公布。建立每周发货计划公布机制,让需求方清楚需求计划的处理情况,包括发货方式、安排领用时间、联系人等信息。

2储备定额管理

储备管理是物资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电网企业优化和调整物资储备结构,控制库存资金占用,保障物资供应的有效手段。而储备管理的关键是进行物资储备的定额管理。为应对复杂多变的业扩物资需求,物资管理部门从静态储备定额管理向动态储备定额管理转变。

2.1计划引领,动态修编

物资管理部门利用“大数据”方法分析历史物资需求数据,主要分析维度包括每种物资在同一段时期内的净出库数量(净出库数量=出库数量-退库数量)、出库金额、净出库次数(出库次数-退库次数)以及与储备方案和清单的匹配情况。对净出库数量多、出库金额高、净出库次数高的物资考虑调入储备方案,对净出库数量少、出库金额低、净出库次数低的物资考虑调出储备方案。计划部分析未来电网技术的发展趋势对物资使用的影响,对未来可能应用的新型物资调入储备方案,对未来可能淘汰的老旧物资调出储备方案。基建部和市场部基于实际物资使用情况,将经常使用但不在储备内的物资调入储备方案,将较少使用的储备内物资调出储备方案。

2.2大合同储备+库存储备模式

采用“大合同储备+库存储备”的双储备模式,减少因采购周期过长导致无法及时供应的情况。横向上,以大合同为基础,分批次与省公司分配多个厂商签订合同,减少某一厂商无法及时供货的风险;纵向上,结合业扩物资年度计划,增加合同签订额,与厂商签订“大合同”,扩大“蓄水池”容量以应对不断增长的物资需求。通过采用多厂商大合同措施,可有效提升库存金额额度。

3供应周期管理

3.1归口管理,重点把控

一是由物资管理部门作为供应信息统一出口。需求信息和发货信息的准确、及时、有效传递,同时也消除需求部门多头对接的不便性。对不能按时供应的情况及时与需求部门沟通,并妥善安排解决方案。二是主动与供应商沟通协调。物资管理部门定期与供应商召开物资供应协调会,沟通签订物资排产计划,确保厂家按时履约。

3.2信息联动,及时传递

一是物资信息集中管理:由物资管理部门作为供应信息统一出口,确保及时掌握物资供应情况和向其他部门反馈信息。对物资到货时间点进行预警。二是供应全过程监控:改变过往单一的、静态的仓储分部库存管理模式,将需求计划、发货计划、合同履约、合同采购和实物库存五张表信息相关联,构建库存物资监控模型。通过对本月和下月的库存信息、需求到货信息进行统计,从而对未来第二个月的需求进行预测,主动式安排补货计划和采购计划。

结语

目前,业扩物资供应流程比较复杂,供应环节多,而且涉及到不同的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就会影响整体的物资供应。因此,为了提高整体执行效率,需要加强各部门间的信息沟通和物资信息的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秀峰,常丽丽,宋艳阳,等.县级供电企业物资智能管理深化实践[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8,537(24):48-49.

[2]方怀玉.关于县级供电企业物资存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科技创业家,2013(24).

[3]李阳.电力企业物资计划管理新模式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15,12(31):216-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