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分散型顶岗实习问题与管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高职学生分散型顶岗实习问题与管理对策

陈梅

陈梅CHENMei(乌鲁木齐职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乌鲁木齐830002)(InformationandTechnologyCollegeofUrumqiVocationalUniversity,Urumqi830002,China)

摘要院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同时是学生职业能力形成与提升的关键教学环节。在分析高职学生分散型顶岗实习的优势与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以学校为依托平台,以公共管理软件为实习过程质量监控工具等应对策略。

Abstract:Postpracticeistheimportantpartforhighervocationaleducationtotrainhigh-qualityskilledprofessionalsandisalsothekeytotheformationandimprovementofstudents'professionalability.Thisarticleanalyzestheadvantagesanddisadvantagesofhighervocationalstudents'distributedpostpracticeandproposessomestrategiesincludingtakingthecollegeastheplatformandpublicmanagementsoftwareasthepracticeprocessqualitymonitoringtoolsandsoon.关键词院分散型顶岗实习;问题;对策Keywords:distributedpostpractice;problem;strategies中图分类号院G710文献标识码院A文章编号院1006-4311(2014)27-0250-02

0引言顶岗实习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环节,也是提升学生职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的重要实践环节[1]。各高职院校都明确规定在校学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专业顶岗实习以学校指定企业的集中型顶岗实习和学校推荐与学生自主联系相结合的分散型顶岗实习为主,集中型顶岗实习便于学校监督指导和企业的整体管理,但学校联系一次性接收整班同一个专业的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难度很大,也不利于学生实习与就业的对接;分散型顶岗实习主要是学生结合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实际情况,借助学校招聘会平台推荐或者自己联系的方式,学生到相应的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大部分专业均采用后者这种形式。有关院校已经认识到加强顶岗实习管理的重要性,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但在具体的操作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分散型顶岗实习优势及存在问题1.1分散型顶岗实习的优势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采用分散型顶岗实习形式,主要是因为与集中型顶岗实习相比具有以下的一些优势决定的。首先,这种实习形式使得企业接收学生更容易,因学生分散实习,同一家企业接收实习生人数的压力减小,企业根据自身需要,可以安排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其次,学生在学校分散型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内具有相对的自主性,便于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按照自身条件,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自主选择合适的实习企业,学生实习目的明确,提高工作积极性。再次,对学生的就业有很大帮助,分散型顶岗实习鼓励学生自主落实实习单位,学生通过参加企业面试、考试等过程,让学生提前体验就业过程,结合自己的专业特点和需要,去选择实习企业,这个过程为学生就业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同时还有利于学生与企业建立彼此的信任关系,抢占先机,为毕业后的的就业创造有利条件,部分企业因学生在实习单位表现良好,将学生的顶岗实习直接认定为试用期,等实习学生毕业后就直接转为正式员工。

1.2分散型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1.2.1企业方面首先,企业以营利为目标,为了保证生产任务的正常进行,大部分企业并未按照学生的顶岗实习需求提供实习岗位,仅按照企业自身需求设定岗位,由此不能保证学生顶岗实习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其次,分散型顶岗实习中因人数规模小,多数企业仅与学生之间签署实习协议,而未能与学校签署实习合作协议,这样不利于学校对学生利益的保护。再次,企业对实习生的管理没有针对性,多数企业把实习生与社会招聘人员一同管理,指派的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仅仅停留在生产操作表面步骤上,学生只需要记步骤,无法在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上进行指导。

1.2.2学校管理方面学校缺乏高效的过程监控与考核评价。首先,顶岗实习的学生分散在多个不同企业,不同的岗位上,学校无法派驻专人教师对顶岗实习的每位学生进行全程管理与指导,实习生在企业多数是由企业进行管理和指导。其次,即使学校指定了实习的专业指导教师,教师的指导也只能是定期打电话、qq、微信进行即时沟通,但指导教师还要完成其他教学工作,对学生在实习期间产生的问题和疑惑不能完全及时答复,对学生的实习环境和工作情况不能保证直接监督和管理。再次,整个实习过程中学生实习情况仅凭考勤、实习企业评价和教师评价等几方面划分出学生成绩的优良中差等级,这种评价方式主观性和随意性太强,不能公平合理的体现出学生实习的真实情况。最后,学校指定的专业指导老师,不一定能准确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性格特点,对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各种问题,仅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处理,缺乏人性化管理,尤其是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和疏导。

1.2.3学生个人方面目前学校的顶岗实习学生全是90后,学生的自主意识强、缺少耐性和责任心,以自我为中心,在分散型顶岗实习中暴露出不少问题:淤学生在实习期间纪律性不强,没有认清自己既是学生又是岗位员工的双重身份,工作中责任心不强,缺乏团队意识,过多强调个人得失,对待工作缺乏上进心和主动学习的心态。

于学生的顶岗实习时间在半年左右,一般都在最后一学期,在实习期间还要完成毕业设计或者是毕业论文,学生实习期间仅按照企业管理要求上班参加实习工作,业余时间少有积极主动思考学以致用的问题,学生的实习内容与完成的毕业设计或者论文相关性不高,部分学生未能将实习收获与所学知识、技能结合起来完成毕业设计或者论文。

盂学生实习期间的实习日志填写不认真、不规范,形式单一。因分散型实习的特点,指导老师不能及时查阅学生实习日志填写情况,学生只是为了应付老师检查,不注重归纳总结,学生对实习总结重视程度不高,抄袭现象严重。

2应对策略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顶岗实习因工作岗位的真实性、工作环境的复杂性、工作经历、团队协作、自主学习、心理素质等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2]。针对上述提出的诸多问题,为保证顶岗实习的教学目标更好的完成,使顶岗实习工作真正有序并有效的进行。实现学生与企业在实际意义上的“零距离”接触,这里提出以下的应对策略:淤学校为实习生接收企业建立企业管理档案,对学生反馈较好的实习企业,主动建立长效合作关系,在学校内为企业免费做宣传,在下一届顶岗实习中推荐优秀学生到企业实习,并在企业参加学校毕业生招聘会中,优先考虑优秀实习企业到学校招聘毕业生。

于学校为顶岗实习学生在下企业实习锻炼之前,进行实习动员,这项工作要课程化,针对不同专业,以系为单位,在学生下企业前进行课程教育,内容应包含劳动法、安全操作规范与常识、历届实习学生安全常识典型案例等,保障学生从法律上、安全上、生活上都有可以借鉴的经验。

盂学校在有条件的情况下最好选派实习班级的班主任老师为专业指导教师,如果条件不成熟,也可以选派给班级上过专业课程的老师为实习指导教师,这样在指导顶岗实习期间,教师更容易掌握学生的情况。学校对实习指导教师也要组织实习指导培训,针对实习期间学生心理问题的引导、生活问题如何引导、遇到紧急情况,指导教师如何快速应对等方面进行培训,以此保障学生能顺利完成顶岗实习。

榆在学生到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前,学校制定相应的顶岗实习校企合作协议,在协议中明确双方承担的责任与应尽的义务,合理合法的保障学生应有的权益,避免学生在实习期间出现安全事件后彼此推诿的现象。

虞对顶岗实习的过程质量监控进行进行网络化管理,目前虽然实习指导教师借助qq、微信等软件与学生进行网络交流和指导,但这些软件具有一定的随意性,不利于信息的保存和整理归纳,建议指导教师和学生借助企业周报管理系统、今目标管理系统等目前运用较成熟的公共管理平台及大学城云空间,对学生的实习过程进行质量监控,可以将实习日志、工作小结等检测信息电子化,对学生的实习日志、工作图片等信息可以及时查阅、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可以及时提供指导意见和参考资料,同时在这样的管理平台中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答疑和资源共享,共同进步。因系统自动记录时间和活动轨迹,这样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工作状态、思想状况、出勤情况等都有详细记录。系统中有学生的顶岗实习日志、周记、总结,这些记录信息中有相关企业指导教师的审阅意见和学校指导教师的审阅意见。可以很好的体现出哪些同学认真填写实习日志,也可以实现企业指导教师对学生的指导记录,及学校指导教师对学生指导、帮助及监督查阅工作情况记录进行管理,公共管理平台属于免费软件,免除了软件开发成本和购买成本,方便实用。

愚对学生的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相关性考核,这样更好的保证学生能将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学以致用,此外对学生顶岗实习的考核评定应结合企业指导教师、学校指导教师、实习同事三方评价。评价标准应包含考勤、工作态度、环境适应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过程性文档完成情况、实习总结等多方面分值化进行评价,三方打分,再按照比例折算形成最终的顶岗实习成绩。尽可能的客观公正的评定。

3结语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的主要目标是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级技能型专门人才[3]。通过分散型顶岗实习锻炼,学生既能与工作岗位的要求紧密对接,又能充分调动工作积极性,并且有较好的可持续发展的潜力。顶岗实习是学校与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每个高职学生毕业前必须要完成的一项实践任务。综上所述,只有通过不断地总结经验、改革和完善管理对策,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整体素质,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院[1]王淑萍.高职院校顶岗实习精细化管理研究[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14(85):119-122.[2]韩旭,宫相荣.高职院校学生顶岗实习现状调查[J].职教通讯,2014(11):29-31.[3]凌成树,仇大勇.高职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职教论坛,2013(11):5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