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戏剧单元教学开发潜在课程资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08-18
/ 2

创新戏剧单元教学开发潜在课程资源

雷连河

雷连河(开封市第十二中学河南开封475000)

【摘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实现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的资源观决定着开发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资源开发和创生的过程,只有学生的参与,才能开发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实用有效的课程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研究,发现学生身上一些具有潜在价值的课程资源,从而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作者在戏剧单元教学中进行了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关键词】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戏剧教学

高中新课改目标的实现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和支持系统。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构成课程改革支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好的课程理想也只能停留在理论层面上,不能进入课堂教学,不能带来实际的效果。因此,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为基础教育提供丰富的、适切的课程资源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一环。所以,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实现高中课程改革的目标是至关重要的。

课程资源丰富多彩。从课程的视角来看,凡是具有课程意义,能够作为课程的要素进入课程的教育资源,都可以成为课程资源。也就是说,我们可以将课程资源视为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包括教材、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学校、家庭和社区中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生有个性的全面发展的各种资源。因此,生活中和教学中处处是课程资源,只待你去发现、开发和挖掘。于是,哪些课程资源可以进入课堂,哪些课程资源是潜在的可以开发利用转化为现实的课程要素,教师的作用就显得尤其重要。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载体,教师的资源观决定着开发利用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如果教师认为只有教材、教辅才是课程资源,那就会对身边丰富多彩的课程资源视而不见,更不会去利用。但同时我们也不可忽视,学生也是课程资源开发的主体,教师要有这样的观念,就是课程是由课程资源构成的,课程实施的过程就是资源开发和创生的过程,课程资源成为课程要经过筛选、整合、施教等过程,有创生的过程才是有生命的课程,才是有效的课程。这个过程如果没有学生的参与,那就开发不出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实用有效的课程资源。

在戏剧单元教学中,我做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今年,我教的高二两个班与往届不同,学生的专业倾向和兴趣爱好迥然不同。在开始戏剧单元教学之前,我对学生兴趣爱好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高二三班学习艺术专业的学生较多,有志于从事表演、主持、曲艺的学生有十几个,而且,有几个学生从小学到现在专业学习训练从未间断,并在各级各类演出比赛中获奖,有比较扎实的专业功底。高二四班的学生大多喜欢理科,逻辑思辩能力较强,对文艺的兴趣爱好不够浓厚。于是,我在设计本单元教学时,决定结合学生实际,从课程资源开发的角度做一次挖掘和尝试。

在设计《雷雨》教案时我写了两份,一份是按照正常的教学环节来安排的:导入新课、作者介绍、全剧情节、标题意义、人物关系、节选部分的情节结构、剧中人物形象分析、品位语言、总结本剧特点、课外观看话剧《雷雨》等。另一份教案我是这样安排的:布置表演(导演、演员、化装、录像等)、学生演出(录像)、“演员”谈戏、学生评论、播放《雷雨》话剧片段、对比评论人物形象和人物语言、总结演出得失等。所有环节全部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自己来完成。在实际教学中,四班我执行了第一份教案,三班我执行了第二份教案,其结果是三班教学任务完成得非常好,学生对这节课评价非常高,四班学生则反映平淡。于是,我将两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起,让三班的学生再进行一次表演,四班的学生给予评论。随后,为检验学习效果,每班抽出四名学生进行辩论赛,正反方由抽签来决定,题目是: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辩论结果是三班大获全胜,辩论中学生不但人物语言信手拈来,而且人物形象分析得入木三分,直驳得一向以论辩能力见长的四班选手哑口无言,充分显示了三班学生对课文知识及相关戏剧知识掌握的牢固性。课后,四班学生强烈要求表演课本剧,于是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放手让学生组成剧组、挑选角色、排练演出,并成立评审组,要求从专业的角度对“演员”品头论足,我彻底退到了幕后,成了学生表演和学生评论的欣赏者和观众。

单元学习结束后,我及时进行了单元考试,考试结果明显好于往届,绝大部分学生成绩优秀。在校“庆五四”文艺汇演中,两个班排练的课本剧均获得了一等奖。三班表演的《雷雨》片段录像成为教学资料被学校收藏保存。学生们学习语文的积极性空前提高,学习中的创造性思维得以充分锻炼。

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中,我通过调查发现了三班学生身上艺术才能,四班学生身上的思辩才能,我把它视为可开发的课程资源。如何把它开发出来,我还是依靠学生自身,高中生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戏剧常识,有专业特长的学生更是积累了一定的表演经验,同时具有强烈的表演欲望和冲动,这些都是潜在的可开发的课程资源,这时,如果教师能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加以引导,比如,学生评戏、演出录像、舞台演出等形式激发学生,学生就会表现出极大的创作热情。从实际教学中看,接受任务的学生为了表演好自己的角色,都自觉地投入到了角色的创作中去了,他们查资料、看剧本、讨论人物形象、揣摩人物语言、探讨作者创作的意愿……在这种积极自觉、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生成了许多新的东西来,学生的学习态度得到了转变,创造性思维得以锻炼和开发,使语文教学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这也正是新课程教学中的可贵之处。

由此可见,学生在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方面的主体性作用,往往是潜在的,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及时发现、有效开发。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兴趣、知识、能力以及喜欢的种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从中归纳出能唤起学生强烈求知欲的各种教学方式、活动、手段、设施、方案、问题,以及安排具体的课堂教学活动等。教师要了解学生之间的个性差异,把自己看作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鼓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这些研究,教师可以明确哪些课程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具有价值,发现一些具有潜在价值的课程资源,从而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参考资料:

[1]《走进高中新课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

[2]教育部《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