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与心理

/ 2

麻醉与心理

浦鹏飞

浦鹏飞(广西北海市中医院麻醉科广西北海536000)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心理学已广泛应用于医学临床,并日益引起重视。麻醉在临床上是一种常用的手段,而它对病人则是一种严重的心理性和躯体性应激源。可引起病人一系列的应激反应,产生紧张、恐惧情绪导致机体机能改变,内分泌紊乱,新陈代谢增强及耗氧量增加等等。因此认真做好麻醉病人的心理疏导,对麻醉效果和术后的康复显得特别重要。

我院自2008年以来对2000例麻醉病人进行心理分析与疏导,体会如下。

1、临床资料

自2008年以来,2000例病人,年龄15~65岁,平均42岁。男性1035例,女性965例。择期手术1640例,急症手术360例。外科、骨科手术1073例,妇产科手术927例。初次做手术者1460例,2次以上做手术者540例。有明显心理压力者占总数的97%。2000例病人均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法。

2、麻醉病人的心理分析

2.1麻醉前心理

第一,病人麻醉前心理活动往往是对麻醉想像得很可怕,对麻醉是否能成功问题忐忑不安,而呈现焦虑、紧张、恐惧等,有些病人则对麻醉的成功缺乏信心,而表现闷闷不乐,沉默寡言,不愿与人交往、失眠等。

第二,由于病人缺乏医学知识,对麻醉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医生在术前对麻醉、手术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向病人及家属作了告知,因而担心出现告知的那些意外及麻醉并发症,再加上医疗环境的刺激和对既往有麻醉的心理体验,病人往往焦燥不安,顾虑重重,对麻醉效果极为关心,想方设法询问和探究。同时还怕医护人员态度不好,动作粗暴等。

2.2麻醉中心理

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在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没有亲人在旁陪伴、安慰与鼓励,要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陌生的人群中忍受麻醉的痛苦,因此大多数病人意志减弱,病人角色增强,从而使病人更加紧张、恐惧,由于多数病人意识清楚,对麻醉的进行、进展情况相当敏感。仔细听取手术室的各种响声,努力体验手术部位的感觉,盼望手术尽早结束。有的要求多用麻醉剂等,这些心理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麻醉能否顺利进行及术后痊愈问题。

2.3麻醉后心理

麻醉对病人也是一种创伤。病人机体消耗大,痛苦多。他们自觉虚弱,希望尽早恢复正常状态,希望有更多的照顾和关心,依赖性增强,把康复的希望寄托在医护人员身上。

3、麻醉病人的心理疏导

3.1麻醉前的疏导

麻醉前的心理疏导,是使病人逐渐对所要进行的麻醉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做到坦然、镇静、愉快地接受麻醉。我们应做到以下几点。①病人入院时热情接待,耐心介绍医院的情况,细心观察病人,因势利导,掌握病人的心理特点,使病人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②认真进行术前教育。术前护士应对病人、病人家属做必要的教育,以使他们有足够的心身准备,消除不必要的情绪扰乱。③创造良好的环境,是麻醉病人心理疏导的基本内容之一。术前深入病房,了解病人的思想动态,向病人介绍麻醉的一般知识,使病人进一步了解麻醉的意义及重要性。另外要求护士和麻醉医生接病人时,服饰整洁,并主动详细介绍手术室的环境等情况,强调说明手术过程中将始终陪伴病人,使病人感到亲切温暖,安定病人情绪,提高了麻醉的成功率。④介绍麻醉医生的情况,使病人进一步获得安全感,消除顾虑,稳定情绪,从而使病人身心处于最佳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1]。

3.2麻醉中的疏导

①提前15分钟接病人。病人进入手术室后可先休息一下,此时边准备麻醉边主动热心,用亲切的语言、和蔼的态度向病人做心理咨询,叮嘱病人要精神放松,消除恐惧心理,配合医生护士工作。

②手术开始后,由于病人意识清楚,手术过程中尽量用眼神会意和无声传递器械。以免对病人心理产生不良刺激。术中一旦出现清点纱布、器械不全等情况,一定不可大声讲出。一句不相干的话,往往使病人在思想上存在很大的顾虑,尤其是神经质的病人。

3.3麻醉后的疏导

①手术结束后,向病人讲解麻醉手术的顺利,一切正常,身体很快会恢复正常等,使病人得到心理上的安定[2]。

②耐心细致地安慰病人,满足他们的正确要求,鼓励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在一切操作中,动作要准确、轻柔、迅速,避免疼痛刺激,必要时可应用镇痛剂,同时要争取病人家属的密切配合。

③术后有些病人有心理变态反应,尽管与病人的自身素质关系密切,但也不能排除环境因素的作用,这就需要我们医护人员具有高尚的医德,给病人以有效的心理疏导。

④指导病人摄入足够的营养和充足的睡眠,是维持病人正常机体状态和心理平衡的先决条件。

4、体会

通过对2000例麻醉病人的心理分析与疏导,我们体会到心理疏导在麻醉过程中的重要性。通过我们的语言、表情和行为来影响病人的心理变化,以配合麻醉和治疗,使病人能充分调动有利于机体康复的积极性。

另外医护人员应具备高尚的职业道德,娴熟的专业技术,良好的行为修养,恰当的语言表述,以及对病人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才能使病人的麻醉达到预期的目的。

总之,良好的心理疏导,是一种精细的艺术,特殊的措施。我们认为在麻醉的病人中,广泛应用心理学知识,使病人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接受麻醉,对麻醉效果,起到了不可低估的效应。

参考文献

[1]杨奋勤,高赛玲.妇产科手术病人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内蒙古医学杂志,1994,14(74):94.

[2]乌兰,蔺迎霞,王彩霞.普外手术病人的心理护理.内蒙古医学杂志,2001,33(5):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