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性》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1

《可能性》教学设计

孔令丽

孔令丽山东省曲阜市实验小学273100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104、105页例1、例2及练习。

教学目标:1.通过游戏、摸奖等形式,让学生经历猜测、试验、交流,体验事件的发生有些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2.列出简单事件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3.学会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的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教学准备:课件,透明的玻璃杯,不透明的盒子(上面留有巴掌大的孔),白色乒乓球、黄色乒乓球若干个。

教学设计:

一、游戏中学习——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生:喜欢。

师: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摸球的游戏,好吗?

[设计意图]把教材中呈现的“新年联欢会上抽签表演节目”的情境改变为更贴近学生、学生更熟悉、更现实的游戏情境,为更好地引导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作好心理上的准备。

1.体验“可能”。

在游戏之前,请你听清游戏规则(出示装有乒乓球的透明玻璃杯)。这个杯子里有三个白球、三个黄球,现在我要把它们放进一个盒子里(不透明的盒子),然后请一位同学到前面来,从里面摸出一个,摸之前请大家猜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

(1)师:谁想上来摸球?生举手。

指名一生上台:“猜一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生猜。

请学生摸出球举起给大家看,有人猜对了,有人猜错了。

(2)师:谁还想上来试一试?生举手。

指名生上台摸,猜他会摸到什么颜色的球?生猜。

请学生摸出举手看一看。同样有人猜对有人猜错。

(3)我们再让一位同学来摸一次。同上,还是有人猜对有人猜错。

(4)师:为什么不能保证人人每次都能猜对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是新课标提倡的学习方式。创设学生感兴趣的摸球游戏,在活动中体验什么情况下事情发生的结果不能确定,用“可能”描述。

2.体验“一定”、“不可能”。

师:有一家商店正在举行有奖促销活动,想去看看吗?(出示图)这个商店有吃的、有玩的真是琳琅满目。店老板在门口摆了一个摸奖的箱子(师出示装有6个黄球的不透明盒子),宣布:今天只要在我们店里消费满100元,就能参加抽奖,谁能从这个箱子里摸出一个白球,就能中奖,奖品是水彩笔一盒。

师:谁想来碰碰运气?生举手。指名生上台摸,每次都是黄球。

师:怎么没一个人中奖呢?

……

师:其实老师安排这个摸奖的游戏,也是想告诉大家,一些商店为了吸引大家去买他的东西而设的摸奖很可能是骗人的,或者里面的奖很少。

[设计意图]创设学生熟悉的摸奖情境,让学生经历“猜测——体验——推想——验证”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索,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获得愉快的数学体验,并在体验中理解什么情况下事件一定发生、什么情况下不可能发生。

3.揭示课题。

刚才我们通过摸球的游戏,知道了在装有白球和黄球的盒子里,可能摸到白球也可能摸到黄球;在只装有黄球的盒子里一定能摸到黄球,不可能摸到其他颜色的球。这就是事情的可能性(板书课题)。在生活中,很多事情的发生也有这几种情况。

二、联系实例——解决问题

1.我这里有几组漂亮的图片,看能不能用上合适的词来描述它们。

2.“一定”、“可能”、“不可能”判断(例2)。

下面的事件想让你判断一下可能、不可能还是一定。

①地球每天都在转动。②我从出生到现在没吃过一点儿东西。③三天后下雨。④太阳从西边升起。⑤吃饭时,人用左手拿筷子。⑥石狮子在天上飞。

3.说说生活中“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

师:你还能举出生活中其他“一定”、“可能”、“不可能”的例子吗?小组交流。

[设计意图]借助现实世界中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判断、列举哪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哪些事件的发生是不确定的,在描述、思考、讨论和交流的活动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学生对确定和不确定事件的认识。

三、学习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生说,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