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麻联合静脉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1

局麻联合静脉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袁选凤王罡闵伟红王明莲剧莉

袁选凤王罡闵伟红王明莲剧莉(湖北兴山县妇幼保健院湖北兴山443700)

【摘要】目的探索局麻联合静脉麻醉行剖宫产手术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选择足月妊娠,因头盆不称、臀位、珍贵儿、无胎儿宫内窘迫需行剖宫产而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的孕妇,即行局部麻醉加静脉麻醉。结果产妇术中血压、心率较平稳,血氧饱和度正常,疼痛轻,新生儿的评分及术后产妇肠蠕动恢复良好。结论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行剖宫产手术安全有效,对减少单独局部麻醉的痛苦和静脉全身麻醉造成的新生儿窒息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局部麻醉静脉麻醉剖宫产

【中图分类号】R6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24-0145-01

对于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而需行剖宫产的孕妇,全身麻醉易造成新生儿窒息。但单独局部麻醉对产妇造成的痛苦太大,为了寻求一种安全、痛苦小的麻醉方式,解决不适于椎管内麻醉的患者,我院4年来对此采用了局部麻醉联合静脉麻醉的方法,经临床实践,效果较好,现将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观察对象2006年10月~2010年10月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选择足月妊娠,因头盆不称、臀位、珍贵儿,无胎儿宫内窘迫需行剖宫产结束分娩不存在妊娠合并症的产妇12例,术前禁食6小时,禁饮4小时以上。

1.2麻醉方式局麻浸润麻醉,由产科医生分四步操作,麻醉医生在一旁指导产科医生施行局麻,同时监测产妇生命体征,常规吸氧,酌情使用小剂量镇痛药。第一步:常规消毒手术部位后沿切口用1%利多卡因约10ml,广泛浸润皮肤和皮下组织,部分局麻药抵达腹直肌前鞘和肌肉层。第二步:切开皮肤、皮下分开脂肪后,在尚未切开腹直肌前鞘之前,经静脉推注盐酸派替啶50—75mg,然后在直视下将局麻药1%利多卡因10ml,多点注入腹直肌(前后鞘囊)内,稍加按摩以促进局麻药扩散。在此基础上,切开前鞘膜和钝性分开腹直肌,直至腹直肌后鞘。第三步:在直视下将局麻药1%利多卡因10ml注入后鞘与腹膜之间的间隙中,加以局部按摩片刻(此步最为关键),然后切开腹直肌后鞘和腹膜层。第四步:置入腹腔拉钩撑开切口后,在直视下施行子宫外膜下浸润局麻1%利多卡因约10ml,(1%利多卡因分次注射的总量40ml,合计400mg)。注意所有局部浸润注药前一定要回吸。以免药物进入血管,造成局麻药中毒。这时如果产妇血压及心率平稳,首先静脉慢推胃复胺10mg,然后缓慢推入氯胺酮1mg/kg,快速切开子宫壁娩出胎儿及胎盘,子宫肌内注射宫缩素10—20U,胎儿娩出后按常用剂量追加氯胺酮,如果产妇血压高就缓慢推入丙泊酚1—2mg/kg,清理腹腔时静脉缓慢推入芬太尼50ug~100ug镇痛,如患者血氧饱和度下降90%以下,托起下颌,面罩吸氧,在医生缝合皮肤前停止用静脉麻醉药,术毕患者清醒。

2结果

我们对12例病人采用了局部浸润麻醉联合静脉麻醉,手术操作顺利,病人痛苦小,无呼吸抑制及恶心呕吐,术毕患者清醒快,安返病房。术后产妇肠蠕动恢复快,新生儿的评分良好。

3讨论

此方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比单纯局部麻醉小,为有椎管内麻醉禁忌症而需行剖宫产手术的患者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4总结

(1)局部麻醉起效快,可以迅速切开腹部各层。(2)静脉麻醉起效迅速,在切开子宫后可以很快娩出胎儿,不会影响新生儿的评分,亦减轻了病人的痛苦。(3)静脉麻醉药用量小,时间短,苏醒快,无呼吸抑制。因此,局部浸润麻醉联合静脉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