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设备的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石油设备的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

刘向阳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524057

摘要:2000年以来,设备信息技术已普通用于企业设备管理,特别是石油、石化炼化等大型国企。依据《石油天燃气行业设备分类与编码》(第四版)、《中国石油设备分类、分级管理标准》、《主要专业设备经济、技术报表(部管、自用)》、《主要设备管理指标》等要求,近10多年不断开发应用各版本的设备信息系统,以经运行验证,认为该系统部分子系统不完善和实用,结合设备运行信息和新增设备管理规定,提出了完善改进建议。本文介绍了当前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的现状和主要问题,指出了进一步提高石油企业设备的管理质量是节约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设备使用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并针对在石油企业设备管理中常见的故障,提出了如何提高石油企业设备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为企业提高其设备管理水平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石油企业;设备管理;服务质量

一、我国油企设备管理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1.我国油企设备管理现状

石油行业拥有大量的钻探、采油、集输、炼化等机械设备,由于其设备大多在野外作业,给油企的设备管理工作造成了巨大的困难。随着近年来我国的石油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竞争压力的加大,石油设备的工作能力和性能要有巨大的提高,同时也对设备的管理和维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新设备和新技术所带来的新问题,传统的维修型设备管理方式已经很难适应石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在我国长期存在的设备超期服役现象严重,设备效能严重透支,以及设备维护保养不及时,设备整体技术状况明显下降等问题一直广泛存在,这些都迫切要求企业进一步提高设备管理的工作质量。

2.在设备管理工作中现存的主要问题

由于石油行业属于垄断行业,具有利润高、补贴高、效率低等特点。我国石油行业的设备管理工作受各种体制和情况的制约,主要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完备的管理机构。许多石油企业缺乏完整、严格的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对机械设备的清单、技术资料档案的建立工作尚未完善,管理工作无章可循,管理无序,造成设备使用率低,设备管理工作效率低。由于在石油生产的过程中,生产项目往往点多线长,设备、人员调动频繁,这使得企业普遍存在管理班子不全,人员力量薄弱的问题,特别是缺乏完备的管理机构,常常出现某些设备没有专人负责,出现问题之后部门之间相互推诿的情况。

2)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脱节。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的保养制度不完善,没有将设备保养的具体责任落实到个人,导致出现故障时,操作人员和保养人员相互推卸责任。设备的保养没有与设备使用相结合,在日常维护保养中,过分注重设备的卫生和润滑,对清洗校正等工作重视不够,保养工作不能有效保持设备的使用性能。

3)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较弱。由于故障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涉及相关学科和理论知识众多,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石油行业设备管理中对设备故障的发现和处理能力较弱。目前,我国油企的故障诊断设备严重不足,机械设备往往发生严重故障甚至是造成设备人员伤亡后才能引起注意。另一方面,当故障发生之后,企业的故障处理能力不足,特别是对于一些进口设备,由于国内配件市场的不规范,以及企业故障处理能力有限,一旦出现故障,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4)缺少设备管理专门人才。我国石油企业过去的设备管理,都是由企业设备处或者维修部门兼管,缺少专门的设备管理人才,特别是对于一些引进的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和管理经验严重不足。企业设备管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较低,企业的相关培训课程不足,这些都严重影响了企业设备管理质量的提升。

二、提高我国石油企业设备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机制

在石油企业中,需要建立健全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制度,设立专门部门施行责任到人的设备管理制度,保证企业中的设备管理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落实石油企业的责任问责制,对石油企业的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最大限度的保障责任落实到个人,提高每个员工对设备使用安全的重视程度。企业需要明确管理人员的具体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者的工作效率,采用多种方式发挥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除此之外,还要加强对于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培训的基础上充分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心。企业还要建立档案资料制度,确保各种设备的记录资料准确详细,方便管理人员的资料获取,加快设备故障问题的分析解决。

2、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

在石油企业中,设备保养维护工作开展的好坏,能够直接的影响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当石油企业中的使用设备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需要进行相应的维修保养,避免石油设备在长期使用中出现本可以避免的问题。本来石油企业设备在长期使用之后就容易产生故障、出现问题,所以石油企业要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制定严格的执行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最大限度的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最大限度的提高石油设备的工作性能,提高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

3、提高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石油企业设备产生故障,有效的保证石油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就需要定期进行设备故障诊断。对设备进行诊断的技术应该采纳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手段,并定期的对设备故障检修人员进行培训,和机修部门进行合理的合作,对设备的整个运行状态进行合理的分析,保障设备的总体质量,在此基础上需要制定相对应的措施来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营。

4、加强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技术的进步,在我国石油企业中,不断涌现出新的设备和新兴技术,这就对企业内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当前石油行业的发展阶段,我国石油企业中的设备管理人员及设备操作人员不能单纯的只提高他们的技术能力,还要求他们具备综合素质。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定期的对骨干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学习提高他们的综合修养,将他们培养成为技术素养的综合性人才,只有这样才能使骨干人员在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过程中加深他们对企业设备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三、石油企业设备常见故障及其后果

石油行业所拥有大量机械设备常常会出现以下四种故障:

1.破坏性故障,如:断裂、塑性形变、开裂等

2.退化性故障,如:老化、磨损、变质等

3.失调性故障,如:堵塞、漏油、压力过高等

4.功能性故障,如:功能失效,性能衰退等

它们都严重影响着设备的正常运作,有的甚至可能引起事故,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具体来说,它们可以导致以下四类后果:

1.隐蔽性故障后果。隐蔽性故障对设备运作没有直接的影响,却是造成多种严重性事故的潜在危险。

3.使用性后果。指故障直接影响石油企业的产量和效益。

4.非实用性后果。造成这一类后果的故障,既不影响生产安全也不影响企业正常生产,只增加企业在维修是的费用。

四、提高我国油企设备管理质量的具体措施

1.建立健全设备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责任

建立并完善石油企业设备管理制度,实行有章可依,责任到人,对企业设备进行有效地管理,明确管理人员的职责与权限,采用多种手段发挥管理人员主观能动性。完善设备档案资料和各种记录资料,制定各种检查制度,实施量化考核标准。

2.完善设备保养和维护制度,保证设备使用性能

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设备的保养维护工作的质量决定的。这是由于任何机械设备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产生某些故障,而保养工作的好坏是影响设备故障出现频率和严重性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严格执行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保养制度,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3.提高设备故障诊断能力,及时发现问题

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是对设备故障事后维修向预知状态维修转变的重要形式,是设备管理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对故障设备进行诊断的技术应用采取内、外结合的办法,一是通过与机修部门进行合作,对设备状态进行检验分析,对设备结构进行探伤检测,并制定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设备有效运行:二是通过自备的诊断仪器实施诊断。

4.加强设备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

随着石油企业内新设备、新技术的不断增加,对设备管理和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也随之提高。新形式下,企业设备管理、操作人员不能再只是一个纯工程技术人员,而应该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将自己培养成技术经济复合型人才,以便运用自己的综合能力提高企业的设备管理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润。

五、总结

石油企业的设备管理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要企业上下全体员工的共同参与和积极配合。管理人员应当充分认识到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努力提高设备的利用率,设备使用性能和安全稳定运行的能力,努力提高石油企业设备管理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油田设备技术操作手册》,长江大学编制

[2]《石油天然气行业设备分类与编码(第四版)》石油工业出版社